捻軍五旗軍制,捻軍以黃、白、藍、黑、紅五色旗區分隊伍的制度,有總旗、大旗、小旗之別,旗無定額。另有各色鑲邊旗。見“捻軍”。 ...
五旗軍制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捻軍的軍事編制。1855年(鹹豐五年)各路捻軍齊集安徽亳州雉...
鹹豐六年正月,各路捻軍在雉河集會盟,建立五旗軍制。侯士偉受命為紅旗總旗主。紅旗是捻軍五旗中人數最少的一旗,常與張樂行黃旗共同行動,聯合作戰,故有“黃、紅...
組成捻軍,建立黃、白、藍、黑、紅“五旗軍制”,人數達十萬。總黃旗主由張樂行自兼,總白旗主龔得(龔得樹),總紅旗主侯士維,總藍旗主韓老萬(萬峰、狼子),總...
正準備豎旗舉義的張樂行甚喜,即收張宗禹為師爺,幫辦文墨。鹹豐六年(1856 年)正月初,捻軍雉河集會盟後,張宗禹領正黃旗兼領鑲黃旗,是張樂行的禁衛軍,隨張樂行轉...
1858年),又名士維、世維、世偉,亳州渦陽縣張老家東北侯老營人,捻軍紅旗總旗主...鹹豐六年正月,各路捻軍在雉河集會盟,建立五旗軍制。侯士偉受命為紅旗總旗主...
組成捻軍,建立黃、紅、藍、白、黑五旗軍制,擴大隊伍,積極活動。杜金蟬因領軍有方被推為黃旗捻軍女旗主。杜金嬋活動事跡 編輯 ...
鹹豐六年正月,張樂行被各路捻股推為大漢盟主,建五旗軍制,龔德樹被命為盟主軍師兼白旗總旗主,成為捻軍首領。鹹豐六年五六月間,清軍採取分進合擊戰術,圍攻雉河...
[6] 次年正月,永城、亳州及附近州縣各捻會盟於雉河集,張樂行被推為首領,稱“大漢明命王”,建黃、白、紅、黑、藍五旗軍制,各路捻軍俱聽調遣,併兼領黃旗。...
至1855年秋,豫皖邊的捻軍首領齊集亳州的雉河集會盟,公推張樂行為盟主,決定建立五旗軍制,推舉了各色旗的總首領:黃旗張樂行自兼,白旗龔得樹,紅旗侯士維,黑旗蘇...
1855年8月各地捻黨首領在亳州雉河集會盟,商討各部捻黨聯合的問題。會議決定成立“大漢國”,組成捻軍,並建立五旗軍制。會議發表了《告示》和《行軍條例》,規定了...
聯合後的捻軍建立五旗軍制,用黃白紅藍黑五色旗區分軍隊。總黃旗主由張樂行自兼,總白旗主龔得(龔得樹),總紅旗主侯士維,總藍旗主韓老萬(萬峰、狼子),總黑旗主...
仿捻軍五旗軍制,陳太安、梁道榮、蕭況、王三辮子、管紹堂分別為黃、紅、藍、白、黑旗旗首,活動於豫西、豫南數十州縣。河南巡撫英桂急調各地兵勇、團練“兜...
各旗統將,皆聽盟主調遣。雖是一個鬆懈的聯盟,但五旗軍制的組織形式,畢竟把處於分散狀態的捻軍初步統一起來。會議發表《告示》和《行軍條例》等檔案。《告示》...
捻軍的一次重要會議。1855年(清鹹豐五年)秋(一作1856年春)張樂行在雉河集(今屬安徽渦陽)召集各路捻軍首領會盟,被推為盟主,建立五旗軍制,制定《行軍條例》十九...
1855年8月,永、亳及附近州縣各捻會盟於雉河集,被推為首領,稱“大漢明命王”,建黃、白、紅、黑、藍五旗軍制,各路捻軍俱聽調遣,併兼領黃旗。還發布告示和...
在鬥爭中,各支捻軍為進一步結合,主要捻軍首領再次會盟於雉河集,推張洛行為盟主,稱“大漢就王”(或“大漢明命王),建五旗軍制。張洛行自統黃旗,龔得樹統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