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日軍

捧日軍是宋朝組建的一個軍隊,是宋初上四軍之一,主要由具裝騎兵組成,最早是一支梁晉夾河對峙時,投降過來的梁軍部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捧日軍
  • 組建於:宋朝
簡介,歷史,史書的記載,

簡介

宋代禁軍番號,宋初上四軍之一,屬殿前司。是主要由具裝騎兵組成的軍隊。
捧日軍

歷史

唐代宦官田令孜“在蜀募新軍五十四都,每都千人,分隸兩神策,為十軍以統之”。其中包括天武都、天威都、捧日都、登封都,勇勝都、扈蹕部、耀德都,宣威都、清遠都等等番號。
捧日軍,最早是一支梁晉夾河對峙時,投降過來的梁軍部隊。朝城(今山東莘縣西南)之戰,原屬河東亡命汴梁的梁軍客將右先鋒指揮使康延孝,率百騎來歸,將梁軍底細和盤托出。莊宗當即解下身上的寶帶,賜給康延孝,並以其所部為基礎,組建了捧日軍。
後晉時,捧日軍軍號未能出現。
小底、東西班、龍棲、鐵騎軍等部隊,都是後漢開國伊始,迅速組建的侍衛親軍部隊。此外,還大量繼承並保留了內殿直、散員、散指揮、控鶴、廳直等後晉禁軍部隊及其軍號。這些後漢禁軍部隊及其軍號,也基本上,在後周開國之初,保留下來。
北宋建立後,進一步沿用了後周的軍號。其最核心,資格最老的,則是沿用後周番號的殿前司鐵騎馬軍和控鶴步軍,侍衛司龍捷馬軍和虎捷步軍。 這四支部隊是後周的四支主力部隊。太宗時改鐵騎為日騎,控鶴為天武,龍捷為龍衛,虎捷為神衛。後來日騎又改為捧日。 捧日,天武,龍衛和神衛是禁軍的精銳部隊,是禁兵中的上兵,通稱上四軍。  捧日、天武、龍衛和神衛上四軍,也分左、右廂。宋太宗端拱元年(988),還“特置馬步軍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殿前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分別由孔守正和范廷召擔任(《長編》卷29十月甲子)。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一職,實際上也是沿用後周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的舊制。
禁軍兵符禁軍兵符
按照五百人一指揮,五指揮為一軍,十軍為一廂的正規編制,每廂應有二萬五千人。捧曰、天武.龍衛和神衛上四軍既然各設左、右廂,則四軍應各有五萬人,總計二十萬人。然而在事實上,上四軍的兵力顯然大大少於此數。宋真宗時,規定上四軍“廂各三軍,每軍五指揮”,而捧日軍與龍衛軍每指揮僅有三百人或二百五十人(《長編》77大中祥符五年正月乙酉,卷99乾興元年七月癸巳)。如天武軍與神衛軍每指揮兵力和前兩軍相同,則捧日軍和天武軍每廂才四千五百人,四廂共一萬八千人,龍衛軍和神衛軍每廂才三千七百五十人,四廂共一萬五千人。此外,上四軍還各設第四軍,“以處所退年高者”(《東齋記事》卷2)。總的看來,大約因廂一級編制的兵力較多,各廂都指揮使的軍權較大,故自北宋前期至中期,已逐步縮小或廢棄左、右廂的編制。宋太宗時特設的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和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兩職,因兵權過大,逐漸成為虛銜。宋仁宗時,武將高化任涇原路副都部署、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龔州防禦使(《長編》卷111明道元年九月甲戌),後兩個官名都是虛銜,當時捧日和天武兩軍駐守開封,不去陝西戍邊。葛懷敏在陝西與西夏對峙,也被授予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的軍職,“遷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宋史》卷289《葛懷敏傳》)。南宋初,王躞被楊么起義軍擊敗,由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降授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要錄》卷79紹興四年八月辛巳),故人稱“王四廂”(《金佗續編》卷25《楊么事跡》)。事實上,他們都未統率上四軍作戰。宋太祖時,龍捷軍左廂至少有六軍,[《長編》卷10開寶二年九月辛未有“龍捷左廂第六軍〔都〕指揮使潘光裕”。]改名龍衛軍後,至宋真宗時,已縮編為三軍。捧日軍在宋太宗時“分左,右廂,各四軍”,而到宋真宗時也縮編為三軍。

史書的記載

1、《舊五代史》卷七十四(唐書) 列傳二十六
康延孝,塞北部落人也。初隸太原,因得罪,亡命於汴梁。開平、乾化中,自隊長積勞至部校。梁末帝時,頻立軍功。同光元年八月,段凝率眾五萬營於王村,時延孝為右先鋒指揮使,率百騎來奔。莊宗得之,喜,解御衣金帶以賜之。翌日,賜田宅於鄴,以為捧日軍使兼南面招討指揮使、檢校司空,守博州刺史。莊宗屏人問梁兵機,延孝備陳利害,語在《莊宗紀》中。莊宗平汴,延孝頗有力焉,以功授檢校太保、鄭州防禦使,賜姓,名紹琛。明年,郊禮畢,授保義軍節度使
2、《宋史》卷二百五十九 列傳第十八
皇甫繼明,冀州蓚人。父濟,汾川令。繼明身長七尺,善騎射,以膂力聞郡中。刺史張廷翰以隸左右,薦於太祖,補殿前指揮使,歷左右番押班都知。太宗即位,累遷至捧日軍都指揮使、領檀州刺史。太平興國七年,坐秦王廷美事,出為汝州馬步軍都指揮使。雍熙三年,召入為馬步軍副都軍頭。四年,復為捧日右廂第三軍都指揮使、領澶州刺史。
3、《宋史》卷三百二十三 列傳第八十二
范恪,字許國,開封人。初名全,少隸軍籍於許州,選入捧日軍,又選為殿前指揮使,歷行門、龍旗直、散員押班。康定元年,元昊數寇邊。試武伎,擢內殿崇班、慶州北路都巡檢使,與攻白豹城,破之。既還,夏人遣騎襲其後。恪設伏崖險,敵半度,邀擊之,斬首四百級,生獲七十餘人。以功遷內殿承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