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喝

捕喝,西域古地名。見《大唐西域記》,唐稱中安國。《魏書·西域傳》稱忸密。《隋書·西域傳》稱安國。《新唐書·西域傳》一作布豁。《元史·西北地附錄》作不花剌,同書《太祖本紀》作卜哈兒,《察罕傳》作孛哈里。《元朝秘史》作不哈兒。耶律楚材《西遊錄》作蒲華。即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布哈拉。隋煬帝遣司隸從事杜行滿使西域,曾至其國,得五色鹽。大業五年(609)、十一年(615),安國遣使朝隋。唐時有大城40,小堡千餘。其王自言一姓相承已22世。武德、貞觀中朝唐,太宗厚慰其使,鼓勵來中國通商。顯慶(656—660)中,以其首府阿濫謐(舊布哈拉,今拉米坦)為安息州,即授其王昭武殺為刺史。開元十四年(726)、二十二年(734)來獻方物。布哈拉在9世紀晚期至10世紀末為薩曼王朝都城。公元999年被喀喇汗王朝占領。1141年秋轉歸西遼。1220年被成吉思汗攻占。1370年歸帖木兒。1459年被烏茲別克首領穆罕默德·昔班尼占領。1559年,昔班尼王朝阿卜都刺汗據此城後,遷都至此,從此該國稱布哈拉汗國。1740年,淪為波斯附庸,1747年後重獲獨立。1868成為為沙俄保護國。1920年成立布哈拉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24年併入烏茲別克共和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