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饃是一種寧夏回族特色的清真糕點,主要由小麥麵粉、雞蛋、牛奶等純天然食材烘焙而成。口感酥軟香甜,奶香四溢、回味無窮。並且低糖、低熱量。事宜各種人群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捆饃
- 外文名:kun mo
- 主要原料:麵粉、雞蛋、牛奶等。
- 事宜人群:各種人群
- 地區:寧夏
- 儲藏方法:乾燥密封
特色和背景,製作工藝,
特色和背景
捆饃源自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一種清真食品,包含西北風味,口感獨特。在吃慣了時下細膩而又玲琅滿的高級點心之後,捆饃帶著傳統的概念給予您舌尖上一種粗線條的美味!
又叫“爐果子”、“沓餅”,或“捆蛋子饃饃”。捆饃味道醇香,老少鹹宜。歷史上關於“捆饃”的最早記載,是在宋朝時期的西夏國,一位放羊的回族老漢,在一次放牧中,偶然將發酵的面放在兩個大小不一,相扣的銅罐里,周圍埋上木炭烘烤,不想味道還不錯.於是這種獨特烹飪方式流傳了下來,並且在後人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中,捆饃也進行了一次華麗轉身。而後捆饃再新疆地區也出現過類似的食物,但是從根源上來講,捆饃確實“出生”於寧夏地區!
製作工藝
捆饃的製作和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糕點不同,用香豆子、芝麻、牛奶、雞蛋等拌好的糊糊刷到麵皮上再進行烘焙。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天然。無任何的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食材的選用雖然單一但是絕對綠色健康。口感上捆饃雖然沒有太多樣的味道,但是其醇厚的香酥也足夠回味!捆饃的烘焙方式主也接近最原始的方式,人類自從會使用火以後,“飲食文明”也在逐漸的發展,捆饃在烘焙的歷史長河裡也許微不足道,但是卻也留下了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