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郎

挽郎

挽郎是漢語詞語,拼音wǎn láng,意思是出殯時牽引靈柩唱輓歌的少年人。流行於魏晉至唐期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挽郎
  • 拼音:wǎn láng
  • 意義:出殯時牽引靈柩唱輓歌的人
  • 注音:ㄨㄢˇ ㄌㄤˊ
解釋,歷史記載,歷史意義,

解釋

出殯時牽引靈柩唱輓歌的少年人,一般是指為皇帝、皇后、妃嬪、親王等級別的人出殯時引柩唱挽的少年人。

歷史記載

晉書·禮志中》:“ 成帝 鹹康 七年,皇后 杜氏 崩……有司又奏,依舊選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為挽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紕漏》:“ 武帝崩,選百二十挽郎,一時之秀彥, 育長亦在其中。”
宋·蘇軾 《艾子雜說》:“挽郎乃死者之導也。”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八篇:“《李娃傳》,言滎陽巨族之子溺於長安倡女李娃 ,貧病困頓,至流落為挽郎。”
唐穆宗《景陵優勞德音》:“其挽郎,放出身後,七選許集”。

歷史意義

挽郎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參與治喪活動,卻是天賜的入仕當官的機會。
未知出於何種考慮,擔當挽郎之人通常要求男性青少年充任,所以叫挽郎,表示了年齡和性別上的限制。至少是魏晉時期開始實行的規矩吧,凡皇帝、皇后或太子、親王這個級別的人死了,官府都要在六品以上的貴族子弟中,挑選一批人進行做表情、走步子、唱輓歌的培訓,大抵以形容哀戚、步履沉重和音調哀遠為合格標準。最終經禮部考核遴選出規定的人數,充當挽郎。
《晉書·禮志》記,成帝鹹康七年(公元341),皇后杜氏病逝,“有司又奏,依舊(例)選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為挽郎。”這是皇后出殯所需挽郎的人數。皇帝呢,翻個倍,《世說新語·紕漏》記“(南朝宋)武帝崩,選百二十挽郎,一時之秀彥。”
選上挽郎的實惠,當然不止治喪期間的包吃包住和免費治裝,最重要的是由此便算獲得了後備幹部即“選人”的身份。俟治喪結束,挽郎的檔案材料馬上由禮部移交負責組織人事的吏部,轉入分配工作和提拔當官的程式。換句話講,被選上挽郎,就可以當官,這是皇帝讓人“抬棺材”的代價。
一部二十四史的人物傳記長廊中,有的履歷是科舉起家,有的是軍功起家,也有的是挽郎起家,如北魏史上的名人崔巨倫,其出身就是“以世宗(魏宣武帝)挽郎,除(授)翼州鎮北府墨曹參軍(《魏書·崔巨倫傳》)。
這是一個七品官,放在科舉取士的唐宋時代,一個人寒窗苦讀多年,僥倖考出個進士,也只是授你一個七品官。所以做官的捷徑,莫如抬棺材。
與科第或薦舉相比,挽郎入仕的年齡大大降低。十八九歲就中進士的歷史上罕聞,十三四歲選上挽郎的卻不稀罕,因為挽郎的選拔對象就是這個年齡段的人。
比如唐代的贈太洲刺史楊志誠,年僅十三,逢上唐太宗李世民逝世,被選為挽郎,治喪結束即授潞王典簽,從此就是吃俸祿的“國家幹部”了。按這樣的年資熬下去,只要不犯大錯誤,每三年一次考核,加階提職一次,二十歲出頭便可進五品以上的高幹行列了,這對科舉出身的官員來說是難以想像的鴻運了。
唐代雖然實行科舉選士制度,但在非科舉入仕途徑中,除軍功占有較大比例外,第二位是門蔭。門蔭入仕途徑很多,其中較重要的是齋郎與挽郎。挽郎的充任者“歲數不定。最小的有十三歲,大的也有二十餘歲”,挽郎得官容易,況且初任年歲既小,每次授官人數比選取進士還多,自然要引起靠科舉博官者的不滿。
武則天當政時,就有人上疏稱:“今貴戚子弟,例早求官。或齠齔之年,已腰銀艾;或童卯之歲,已襲朱紫。千牛,輦腳之徒……少仕則廢學,輕試則無才,於其一流,良可惜也(《通典》卷十七)。”所謂“輦腳之徒”,就指挽郎。
為此,也有極少數想爭氣的官僚子弟,不願意被人說是靠抬棺材起家的,即使選上了挽郎,也寧肯放棄入仕機遇。如武則天的名相姚崇,本名元崇,曾被選為親王李弘的挽郎,事後未去吏部註冊,而是改名姚崇參加科舉,獲捷後授濮洲司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