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退化假說(frustration-regression hypothesis)是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和N.E.米勒人格理論概念。與“挫折一攻擊假說”相對。他們在《挫折與攻擊》(1939)中提出。指當個體遭受挫折而喪失追求目標的動機時,常出現早年得到滿足的或較幼稚的行為。參見“挫折-攻擊理論”。
挫折的水平和興奮的強度受制於尋找目標行為的強度、干擾的範圍以及受干擾的指向性行為目標的數目。該理論提出後,被犯罪心理學用於解釋犯罪的原因。認為許多犯罪行為是由於犯罪人遭受某種挫折後產生的攻擊行為。而且認為經濟、職業和教育方面的地位低下,智力低下,青春期容貌和身材的缺陷,私生子,離婚等這些情況容易使人產生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