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礱地堵

挨礱地堵

別名挨礱地堵、王不留行、磨礱草(潮汕)、磨礱草、王不留行(潮陽)、下礱被哺(陸豐、惠來、普寧)、一堆礱(潮安)、磨仔草(廣州)、假茶仔(佛山)、牛響草(海南)、磨檔草、耳響草(新會)、磨穀子(湛江)、磨龍子(瓊中)、磨籠草(五華)、耳響草、石磨仔草(南澳)、磨籠草、磨子草、流行草(惠陽)、耳響草、石磨子、白麻、牛響草(福建)。

來源:錦葵科苘麻屬植物磨盤草Abutilon indicum (L.) G. Don.,以全草或根入藥。夏、秋採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挨礱地堵
  • 別名:響耳草
  • 性味:甘、淡、平。
  • 功效:疏風清熱、益氣通竅、祛痰利尿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亞灌木狀草本,高0.5-2.5米,通體被灰白色短柔毛。莖直立,分枝多。單葉互生,葉柄長1.5-5厘米,托葉呈葉狀,葉片卵圓形至寬卵形,長3-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邊緣疏生鋸齒,有時全緣,下面灰綠色。秋季開花,單生莖頂和葉腋,花梗長而芊弱,可達4厘米,花萼5裂,被有柔毛,花冠淺鐘狀,直徑約2厘米,黃色,花瓣5,倒卵形,長於萼片2倍以上,雄蕊多數,合生成筒狀,心皮15-20枚,環繞中軸而生。果實扁圓形,磨盤狀,有棱,直徑約2厘米,分果頂端具短芒。種子腎形,疏被短柔毛。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地、原野、濱海、田邊。

分布範圍

分布於福建、台灣、廣西、廣東、貴州、雲南等省區。

主要價值

本品為錦葵科苘麻屬磨盤草。
功效
有疏風清熱、益氣通竅、祛痰利尿的功用。
主治
感冒、久熱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聾、耳鳴、小便不利等。
單方驗方
1、治早期浸潤型肺結核:挨礱地堵根、山梅根各15-3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2、治聽力減退:挨礱地堵根、毛將軍、草決明各30克,豬尾適量,水煎服。
3、治流行性腮腺炎:挨礱地堵60克,豬赤肉適量,水煎服。
4、治風熱耳痛、腮腺炎:挨礱地堵、菊花葉、蒲公英、金銀花各30克,水煎沖紅糖服。
5、治耳鳴耳聾、耳孔流膿:挨礱地堵20克、蒼耳子、石菖蒲、山枝子各15克,水煎服。
6、治慢性胃炎、潰瘍病:挨礱地堵(乾)90克,水煎服。
7、治竹木入肉:挨礱地堵根二層皮、紅糖各適量,搗爛外敷。
8、治高血壓:挨礱地堵根少許,雞半隻,煲湯,喝湯吃肉,可降低血壓。
本品內服常用量乾根30-60克,孕婦忌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