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幡藝術是古老的地方傳統民俗。幾百年前就開始在建甌地區民間流傳。相傳在明末 ,民族 英雄鄭成功招募抗清復明大軍,橫渡海峽收復台灣。當時建甌城郊 大洲村的青壯年,大都紛紛應徵入伍。在收復台灣之後,部分將士於農曆正月二十四凱旋,全村男女老幼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家家戶戶設酒宴,村里還搭台唱戲慶賀。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勇敢,聰明與才智,在傳統藝術中有著獨特的價值和地位,對於豐富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起著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挑幡
- 節日時間:正月二十四
- 節日起源:在建甌地區民間流傳
- 節日活動: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家家戶戶設酒宴,村里還搭台唱戲慶賀
- 節日意義:英雄鄭成功招募抗清復明大軍,橫渡海峽收復台灣
起源,表演,
起源
挑幡藝術幾百年前就開始在建甌地區民間流傳。相傳在明末 ,民族 英雄鄭成功招募抗清復明大軍,橫渡海峽收復台灣。當時建甌城郊 大洲村的青壯年,大都紛紛應徵入伍。在收復台灣之後,部分將士於農曆正月二十四凱旋,全村男女老幼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家家戶戶設酒宴,村里還搭台唱戲慶賀。當時,將土們將帶回的軍旗置於長竿之上,盡情揮舞,藉此紀念壯烈捐軀的弟兄。從此,每逢正月二十四 ,大洲百姓都要按例擂鼓鳴鑼,將旗竿來一番裝點,舞動一番 ,以表慶祝與紀念之意。隨著歲月流轉,便逐漸淡化成了當今建甌地區民間特有的挑幡習俗。
表演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建甌挑幡製作工藝上有獨特的風格。就形制而言,建甌挑幡的幡,要求選用一根約 l0 米長的筆直毛竹,削去校葉,晾乾後,外上朱紅油漆,畫上各種吉祥圖案;竿頂扎著彩燈 ,彩燈之下是一座用竹骨和彩綢製成的六角寶塔,四周綴掛著數隻小銅鈴 ,塔底順桿懸掛綿幡一幅,幡幅上繡有褒頌詞句。據鑑定,最長的幡為 10.2 米,幡重為20.6公斤。
表演時,有的頭頂長竿,有的肩挑腳踢,有的鼻托牙咬,個個技藝精湛,身手不凡。演興至時,還你爭我奪一竿 ,竿旋旗飄,幡幅呼嘯 ,迎風招展,令人心馳神往 ,嘆為觀止。如今,建甌挑幡在現代挑幡傳人陳老藝人的帶領下,在保留傳 統技法的基礎上不斷發揚光大 ,形成了一套既異彩紛呈又新穎高難的新套路,如:手舞東風轉,肩扛南天松,肘擎中軍令 ,牙咬北海塔 ,口挑百戰旗,鼻托乾坤棒,腳踢西方柱等跌看起伏、穿梭組合而成的 多彩多姿的招法。1996年1月,由陳老藝人帶領的挑幡表演隊,參加了上海電視台"天下第 -"欄目表演後,被授於"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殊榮,並列入《吉尼斯大全》。
建甌的挑幡藝術已深入城鄉及學校,當地通過舉辦培訓等方式培養了大批挑幡後人,發展了一支擁有青壯年、老人、女子、少兒挑幡等多種形式的表演隊伍。根植於閩北土地上的這一藝苑奇葩, 正在民俗文化土壤里不斷生根發芽,花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