挃

挃是中國漢字,拼音是zhì,總筆畫是9筆。意思是搗,撞:“五指之更彈,不若手之一~。”;割禾聲;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挃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簡體部首:扌
漢字釋義,方言集匯,English,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宋本廣韻,

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
,部外筆畫:6,總筆畫:9,
繁體部首:手,部外筆畫:6,總筆畫:9,
五筆86&98:RGCF,倉頡:QMIG,鄭碼:DHB,
筆順編號:121154121,四角號碼:51014,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303,

方言集匯

1.粵語:zat1 zat6
2.客家話:[客英字典] zhit7 [台灣四縣腔] tsiit7 [海陸豐腔] zhit7

English

(Cant.) to beat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挃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唐韻】【集韻】【韻會】𠀤陟栗切,音窒。【說文】獲禾聲。【詩·周頌】獲之挃挃。【爾雅·釋訓】挃挃,獲也。【集韻】或作秷。又作𥡫。
又【廣韻】撞挃也。【淮南子·兵略訓】五指之更彈,不若卷手之一挃。
又與𢯶通。擣也。
又【集韻】直質切,音秩。亦獲也。
又徒結切,音迭。擿也。與𢲼同。◎按挃銍義異。《正字通》引小爾雅截穎謂之銍,誤。

說文解字

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挃
獲禾聲也。從手至聲。《詩》曰:“獲之挃挃。”陟栗切

說文解字注

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獲禾聲也。周頌良耜曰。擭之挃挃。傳曰。挃挃,獲聲也。從手。至聲。陟栗切。十二部。詩曰。擭之挃挃。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國際音標
羅馬字

陟栗

質B開
入聲

開口三等

眞B
ţĭĕt
trit/ty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