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拱壩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電話區號:0941
- 地理位置:甘南藏族自治州南端
- 人口:4876人
- 年均氣溫:14℃
概況,沿革,地區簡介,行政區劃,文化遺址,教育事業,
概況
位於舟曲縣東南部。地處拱壩河中游,境南、北部為山地,平均海拔1600米。面積89.7平方千米,農業人口1246戶5661人(2008年末)。轄11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拱玫村,距縣城110千米。
沿革
1958年建拱壩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89.7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其中藏族占96%,轄拱壩、纏岱、自布、白希、拉亦諾、脫洛、坎坎壩、巴吾、恰子、羅歐、勿一諾11個行政村。
地區簡介
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552.27萬元,糧食播種面積649.27萬畝,糧食總產量1219.64噸,財政總收人166.04萬元,財政支出166.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1315元。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數6人,病床8張。
行政區劃
拱壩鄉全鄉轄11個村委會,21個自然村,共有990戶。所轄村:拱壩村、 纏坪村、匆一族村、卡子村、坎坎村、麻一坪村、片片村、脫落村、先鋒村、陽莊村、只木舟村。通電話的村9個,通公路的村1個,通自來水的村7個。鄉鎮總戶數1093戶,鄉鎮總人口5383人,鄉鎮從業人員2738人。
文化遺址
上駝駱文化遺址:位拱壩鄉東南半高山台地,1990年調查發現。文化遺層為村落迭壓,含灰層、紅褐土層,不具紋飾的泥質褐灰陶鼓腹罐、盆、碗和橙紅陶、灰陶盆、罐腹沿殘片。出土灰陶鼓腹罐和橙黃陶折肩罐及高54厘米、口徑48厘米的石臼石器。系寺窪和安國類型同存文化。
坎坎壩文化遺址:位於拱壩鄉政府北二階地(現為耕地)。東西長約310米,南北寬260米,耕地表有大量陶片。遺層堆積含褐紅燒土、灰燼層、灰坑和泥質橙紅陶的侈口折沿盆、罐及侈口折沿灰陶壺、罐的殘片。橙紅陶厚胎,飾指壓紋、豎行繩紋。灰陶薄胎,素麵無紋,夾砂陶片繩紋,指壓紋口沿,屬齊家文化遺存。
拱壩坪文化遺址:位拱壩村東側台地。遺層含灰坑、灰燼層、紅褐土層,炭屑、圓狀磨谷器、砍砸器、紅、灰陶片和夾砂陶片。另出現灰陶鬲器底和罐、瓶、缽的殘片,不具文飾。出土木耳灰陶瓶、無耳折肩腹罐和磨製精細的圭形鑿、窄肩石斧。屬齊家文化遺存。
教育事業
學區占地面積4968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106平方米,生均2.68平方米,鄉中心學校占地2130平方米,建築面積1272平方米。全學區近年來擴(重)建校舍162平方米,維修300平方米,築圍牆120米,鄉中心學校現有1幢教學樓、1幢教工宿舍,校園整潔布局合理,能超額完成每年上級下達的各類指標。全學區有課桌凳393套,配齊率100%。鄉中心學校兩箱三儀配齊。
全學區現有教職工42人,男38人,女4人,藏族26人,黨員16人,團員10人,公辦教師23人,招聘教師3人。教師分布:拱壩藏校14人,陽莊壩國小、先鋒國小各3人,纏坪村學2人,陽莊山村學、勿依族村學各1人,脫落壩國小2人。學歷:大專0人,中專19人,高中以下7人。取得教師資格證的有23人,全學區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92%,中心學校學歷達標率為100%。職稱結構:小教高級0人,小教一級14人,小教二級9人,小教三級0人,未評的3人,校長崗位培訓率100%。全學區教師平均年齡在38歲左右,專業結構合理,教師隊伍穩定。九五年付玉祥同志獲“甘南州教育基金先進個人獎”,九六年付玉祥獲“舟曲縣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九七年任建軍同志獲“舟曲縣優秀教師”之稱號。九八年苟蘭木草同志獲“舟曲縣優秀教師”稱號。九七年以來,鄉教委和學區表彰獎勵的教師有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