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效應

拯救效應

拯救效應是島嶼生物地理學中的一種現象,指一個遷移到某島嶼的物種可能早已存在於該島嶼土,因而具有降低該物種從該島嶼上絕滅機會的效應,即拯救了它。離大陸越近的島嶼,由於遷移率較大,拯救效應也越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拯救效應
  • 外文名:rescue effect
  • 學科:生態工程
  • 領域:環境科學
  • 釋義:島嶼生物地理學中的一種現象
  • 別稱:挽救效應
別稱,霍布斯關於人類生存困境的拯救,中度干擾假說,拯救現象,

別稱

亦稱挽救效應。

霍布斯關於人類生存困境的拯救

霍布斯根據人性第一原則,推導出自然狀態下人類的生存困境,並依據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提出通過簽訂契約建立利維坦的方案來拯救人類,以求最大限度地實現人類的自我保存。這種對人類生存困境的拯救方案雖然拯救了自然狀態下的人類,但卻把人類引入了利維坦困境之中,由此引發了後繼者對此問題的思考。

中度干擾假說

認為一個生態系統處在中等程度干擾時,其物種多樣性最高。這是由於過度的頻繁干擾,不利於處於演替後期的要求較穩定生境的種類生存;而干擾程度很低。由於競爭排除法則,不利於處於演替前期的種類生存。

拯救現象

柏拉圖深信天體是神聖高貴的,而勻速圓周運動又是一切運動之中最美最高貴的一種。所以,天體的運動應該是勻速的圓周運動。可是在天文觀測中,天上的有些星星的運轉,有時向東,有時向西,時而快,時而慢,人們把這些星星叫做行星(希臘文中行星是漫遊者的意思),但柏拉圖對這種叫法不以為然,他相信就是行星也一定在遵循著某種規律性,也一定像恆星一樣沿著絕對完美的路徑運行。因此他給他的門徒們提出了一個任務:研究行星現在這個樣子究竟是由哪些均勻圓周運動疊加而成的。這就是著名的“拯救現象”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