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樹節

拜樹節

仡佬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隆林等地。農曆正月十四中午,每家以兩人為一組,帶上米酒、豬肉、糯米飯出門拜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拜樹節
  • 節日時間:農曆正月十四中午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廣西隆林等地
  • 舉行民族:仡佬族
基本介紹,起源,相關習俗與活動,

基本介紹

仡佬族的拜樹節時間是每年農曆正月十四日。節前,由六戶人家負責收錢買祭品,由一人推石磨空轉三次,表示告之山神,並逐巷逐寨吶喊“久剁刀”(意即祭山神)。節間,在山上用樺樹枝扎一高1米寬1米的小屋,放置於大神樹底下,插以三角形小彩旗,牽雞、豬、羊繞樹三次宰殺祭祀,燃以香、燭、紙,請山神入座祭之,鬼師念念有詞,全族跪拜,以祈禱神靈保佑,五穀豐登。這一節日使得許多仡佬村寨至今仍保存著千年古樹。
拜樹節
拜樹節這天家家戶戶帶上酒、肉、糯米飯、鞭炮,輪流向房前屋後及山上的樹木“拜樹”儀式,預祝林木旺盛,果樹豐收,並刨掉樹根周圍的野草,培土,選遠山上一棵高大的樹作“代表”去拜。拜樹節後全寨就自發地進行造林活動,形成習俗,成了綠樹造林的一個好傳統。

起源

仡佬人民拜樹,並不是拜所有的樹,而是只拜青剛樹。因為青剛樹是仡佬族的祖宗樹,它同這個民族在歷史上的遷徙活動有關。仡佬族有一首民歌唱道:
雲南下來一條河,這裡流來那裡落。
仡佬古時無住址,貴州遷來廣西落。
相傳在古代,居住在貴州安順等地的仡佬人民,曾經向廣西的隆林遷徙。由仡佬族的“大房”(輩分最高者,下同)帶著祖公婆的香爐和靈位先走,經過的道路,都用樹葉打記號,為後邊來的本族人做路標。
“大房”邊走邊觀察各地的山山水水,總想找個可以開發的好地方定居下來,建設家園,繁衍後代,振興仡佬。他走了一山又一山,過了一村又一村,也不知走了多少日子,終於愛上了一個地方。只見那個地方四周山青樹綠,“草有九擘(擘,兩手向橫平伸的長度)長,樹有九擘高,燒茺能種地,挖坎可造田,牧畜有水草,林業更優先”。實在是個開發的好地方。“大房”一打聽,才知道他來到了現在的隆林縣德峨鄉磨基村下沖屯,於是,他決定在這裡定居。
居住在下沖屯的人們,熱情地接待了仡佬族的開發者。沒有房子,就騰出自己住的半間讓仡佬客人住。這使“大房”十分感激。然而,當他看到堂屋己布置上主人家的祖宗神位後,不禁發愁了:自己帶來的祖宗靈位安置在哪裡!如果自己的祖宗神位同主人家的安在一起,這是不合風俗的。“大房”一時無法決定,只好悶悶不樂的走出寨子。
快走出寨口時,只見兩株蒼勁挺拔的青剛樹直指藍天,“大房”不由得停步觀察起來。這兩株樹,有著堅硬、粗大的軀幹,暴風雨也刮不倒;它們那茂密的枝葉,夏天的烈日也曬不透。它們那種威武、堅毅和頑強不屈的氣魄,使“大房”越看越喜愛,越看越感動,情不自禁地放聲高歌起來:
青剛樹呵樹青剛,根深葉茂好陰涼。
遮得太陽遮得雨,仡佬靈位有地方!
山歌一唱,心裡亮堂,“大房”立即找來刀斧,在這兩棵青剛樹上各開了一個洞,分別把祖公、祖婆的靈位安居在樹洞裡。從此,代代相傳,隆林境內的仡佬族人民就拜青剛樹為自己的祖宗樹。
拜樹節為什麼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也是有原因的。原來,“大房”最先到下沖後,以為隨後遷徙的仡佬族人會沿著他放的路標找到他的。誰知,那些用樹葉做成的路標,很快就被牲畜吃光了,後面的來人看不見路標,就分頭四處去找尋“大房”找不到就自己落實地方定居下來。過了很久,分散居住在隆林各地的仡佬族人,才知道“大房”定居的地點。為了紀念祖宗,全族討論定在每年中的重大節日,所以,每個人都自覺承擔節日賦予的義務。如祭祀所需的一頭黃牯子牛,每年都輪流由三戶人獻出,合夥養或湊錢買都行;今年這三戶出了牛,明年就輪到另外三戶出就這樣周而復始。祭祀祖宗樹的前幾天,首先殺牛聚餐,除本族人參加外,還邀請附近寨子的各族人民來會餐。會餐只吃牛下水及其他酒菜,留下牛心到八月十五祭祀祖宗樹。牛肉則按會餐人數平分每人一份帶回家.
祭祀祖宗樹時,由“大房”主祭。先將兩隻半斤重的小公雞扭斷脖子,扯出翅膀、雞腳以及牛心等作為祭品,祖公樹放一隻雞頭,雞左邊的翅膀和腳,祖婆樹也放一隻雞頭及右邊的翅膀和腳,均用紅紙包好後,分別送進祖公祖婆的樹洞裡,再用紙錢封好樹洞,由“大房”向祖宗樹下跪祈禱,敬酒、鳴炮、會餐,並將牛心分給本族各戶。
分牛心是有嚴格規定的:只分給本族中各戶的“大房”,“大房”有多少人,牛心就切成多少片,每人只分一片;晚輩及婦女均不得享用。

相關習俗與活動

拜樹節,農曆正月十四中午,每家以兩人為一組,帶上米酒、豬肉、糯米飯出門拜樹。選擇高大的樹,由近及遠舉行停工先在樹前點燃鞭炮四響,一人向樹身輕砍三刀,成嘴巴狀,每砍一刀問答一句。然後將祭品塞進“樹嘴”,用紅紙封住,表示樹飽勁足。接著除草、培土、植樹造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