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古代體育)

拔河(古代體育)

拔河為雙方各執繩一端進行角力的體育活動,屬於我國的傳統運動項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拔河這項活動,不過在那時不叫拔河,而稱為“鉤強”或“牽鉤”,後演變為荊楚一帶民間流行的“施鉤之戲”。

現代,有很多所國小,中學的老師們課間會安排同學們進行這項體育活動,此項體育活動可以鍛鍊孩子們的團結能力,提高孩子們的團結意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拔河
  • 起源:春秋戰國時期
  • 形成:從軍中傳至民間,並沿襲久遠
  • 發展:唐開元年間,舉行千人拔河活動
起源,形成,發展,

起源

拔河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拔河這項活動,不過在那時不叫拔河,而稱為“鉤強”或“牽鉤”,後演變為荊楚一帶民間流行的“施鉤之戲”。《隋書·地理志》稱,故楚地南郡、襄陽一帶“有牽鉤之戲,雲從講武所出。楚將伐吳,以為教戰,流遷不改,習以相傳。鉤初發動,皆有鼓節,群噪歌謠,振驚遠近。俗云:以此厭勝,用致豐穰,其事亦傳於他郡。”這裡的“牽鉤之戲”,實際上是當時配合水戰的一種軍事技能。
那么,“鉤強”或“牽鉤”是怎樣出現的呢?《墨子·魯問》中有較為詳細的記載:“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執,亟敗楚人。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敗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制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執,亟敗越人。”文中提到,公輸子魯班給楚國設計製造了一種在戰船上進行水戰的兵器,叫做“鉤強”。敵船敗退時,可用“鉤強”鉤住敵船,使其不能逃脫;敵船行進時,又可用“鉤強”頂住敵方船隻,使其不得靠近。牽是拉的意思,鉤指鉤拒。這一形式用於軍隊水戰的訓練中,可以鍛鍊水軍戰士作戰時鉤拉或強拒的能力,故稱之為“牽鉤”。當時,楚國在訓練水軍時,是用薄竹片劈成細條做成的“篾纜”代替長鉤,將士分成兩隊,各執篾纜的一端進行對拉,互相較力。
後來,楚國的這項水軍“教戰”項目,逐漸普及到民間,廣為流傳。南朝梁宗懍所撰《荊楚歲時記》稱,立春之日,“為施鉤之戲,以綆作篾纜,相霄(系)綿亘數里,鳴鼓牽之”。施鉤即牽鉤。特別是臨水地區的各水鄉漁村,漁民們仿效“鉤強”製作成類似近代帶有“挽子”的篙,作為使船的工具。與此同時,有的地區還把這項軍體運動變成一項民間的體育娛樂活動,形成為一種習俗,每逢佳節就用“牽鉤”之戲來進行慶賀。
談及拔河活動的起源,唐封演《封氏聞見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相傳楚將伐吳,以為教戰”。可見,楚國訓練士兵練牽拉氣力的“牽鉤”活動,就是的拔河運動的雛形。

形成

緣於楚國水戰的牽鉤活動,後從軍中傳至民間,並沿襲久遠。據《隋書·地理志下》載:“又有牽鉤之戲,雲從講武所出。楚將伐吳,以為教戰,流遷不改,習以相傳。鉤初發動,皆有鼓節,群噪歌謠,振驚遠近。俗雲以此厭勝,用致豐穰。其事亦傳於他郡。”[1]可見,這種用於軍事訓練的活動在隋朝的民間仍然“流遷不改,習以相傳”,並且從“鉤初發動,皆有鼓節,群噪歌謠,振驚遠近”的拔河過程看,我國古代的拔河方式基本形成。
唐代,拔河活動較多,且進一步規範。《新唐書·兵志》載:“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采,食梁肉,壯者為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記載:“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說明到了唐代,正式有了拔河之名,而且拔河已經成為廣泛流行的“風俗”活動,民間通常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拔河活動。
關於唐代拔河的規則方法,唐人封演曾作了詳細的記述。“拔河,古謂之牽鉤……古用篾纜,今民則用大麻絙長四五十丈,兩頭分系小索數百條,掛於胸前,分二朋,兩向齊挽,當大絙之中立大旗為界,震鼓叫噪,使相牽引,以卻者為勝,就者為輸,名曰拔河”。是說以前拔河用竹篾編擰的繩子,唐代改用粗大的麻繩。繩長四五十丈,在大繩的兩頭分系小索數百條,拔河的人將小索掛於胸前,這樣就更易施力。拔河者分作兩隊,在大繩居中的地方立大旗為界,相對而拉。“以卻者為勝,就者為輸。”(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拔河”)可見,那時的拔河雖然與現代大體相似,但不同之處一是拔河雙方不是面對而拽,而是背對而拉;二是所用繩子不是一根而是“兩頭分系小索數百條”。這樣,參與的人數更多,場面和規模也更大,也更加熱鬧而有氣勢。

發展

拔河活動不僅在唐代的民間流傳,在皇宮中也有舉行,這在封演《封氏聞見記》中也有記載。其中一次是在唐中宗時(705-710年)的一個清明節期間舉行的,地點在梨園毬場。當時,“七宰相二駙馬為東朋,三宰相五將軍為西朋。東朋貴人多,西朋奏勝不平,請重定。不為改,西朋競輸。”結果,僕射韋巨源、少師唐休璟因為年老,隨繩而倒,很久都爬不起來。中宗在一旁觀戰,見狀大笑,忙命左右快快扶起[2]。
據《唐語林》載,唐開元年間,唐玄宗多次在皇宮設拔河戲,其中一次有上千人參加,還特地邀請各國使節前來觀看。這次千人拔河活動開始後,鼓聲震天,喧聲雷動。大臣張說曾用“長繩系日住,貫索挽河流”的詩句來描繪此次拔河的盛況。玄宗朝進士薛勝,曾目睹了千人拔河的盛大場面,並寫下了有名的《拔河賦》。其中的精彩描述可以與封演的記載相互補充。在《拔河賦》中,薛勝對拔河的規則及當時的情狀也做了生動的描寫:“伊有司兮,晝爾於麻,宵爾於紉,成巨索兮高輪囷,大合拱兮長千尺。爾其東西之首也,派別脈分,以掛人胸腋。各引而向,以牽乎強敵。載立長旗,居中作程,苟過差於所志,知勝負之攸平。”當拔河開始之後,“執金吾袒紫衣以親鼓,伏柱史持白簡以鑒繩,敗無隱惡,強無蔽能”。當雙方相持不下時,“繩暴拽而將斷,猶匍匐而不回”,“千人抃,萬人咍,呀奔走,坌塵埃,超拔山兮力不竭,信大國之壯觀哉”。可見,這樣的拔河活動,還與顯示國威有關。薛勝在《拔河賦》開篇講到:“皇帝大誇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戲繁會,令壯士千人,分為二隊,名拔河於內,實耀武於外”,其“喧呼動地”的場面,導致“蕃客、士庶觀者,莫不震駭”(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拔河”)。甚至“匈奴失筯,再拜稱觴曰:‘君雄若此,臣國其亡。’”
拔河(古代體育)
史載,唐代的玄宗皇帝不僅經常組織拔河活動,甚至還專門寫過一首名為《觀拔河俗戲》的詩,詩中寫道:“壯徒恆鼓勇,拔拒抵長河。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全唐詩》卷三)可見帝王對拔河的關注與喜好。
此外,唐代宮女也有拔河活動。《新唐書·中宗紀》:“景龍三年……及皇后幸玄武門,觀宮女拔河,為宮市以嬉”。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拔河在唐代的流行。似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則唐代社會,拔河遊戲之盛,一般可鑑。
宋代,拔河活動也偶有記載。宋梅堯臣《江學士畫鬼拔河篇》:“分明八鬼拔河戲,中建二旗觀卻前。”元代以後,關於拔河的記載很少見到,大概是拔河活動衰落所致。
晚清時期,拔河遊戲在民間仍有流行。例如光緒年間,在甘肅的洮州地區,“每歲正月元旦及歲時各節,皆無異俗。惟正月初五午後,有扯繩之戲。其俗在東西門外河灘。以大麻繩作兩二股,長數丈。另將小繩均掛大繩之末。分上下二朋,兩鉤齊挽。少壯威,牽繩首,極力扯之。老弱旁觀。鼓譟聲可撼岳。以西城門為界,上下齊扯。凡家居上者,上扯;家居下者,則下扯。勝者踴躍歡呼,負者頗為失意。其說,以為扯勢之勝負,即以占年豐欠焉。相沿已久,不知自按襄漢拔河之舉、上古牽鉤之俗?(《洮州府志·風俗》)”
清朝末年,西方的拔河運動傳入我國,被列入學校體育課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此後,我國古代的拔河形式逐漸消失。
拔河(古代體育)
[1]馮國超.中國傳統體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297.
[2]崔樂泉.中國古代體育文化源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1:21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