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史探(修訂本)

拓跋史探(修訂本)

《拓跋史探(修訂本)》是201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餘慶。

基本介紹

  • 作者:田餘慶
  • ISBN:9787108036827
  • 頁數:279
  • 定價:46.00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1-11
  • 裝幀:精裝
  • 叢書:  三聯文史新論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結束十六國紛亂局面的拓跋鮮卑,是怎樣從落後狀態乘時崛起,擔當了開啟北朝、從而孕育隋唐的歷史任務?本書作者對這個問題作了回答。他以敏銳深邃的歷史眼光,論證了拓跋在與代北烏桓共生的百餘年中發育成長,並從此積累了經驗和力量。拓跋珪用野蠻手段建立了殘酷悖倫的“子貴母死”制度,暴力離散母族、妻族部落組織,鞏固了拓跋君權和北魏政權,把拓跋部落聯盟帶進文明社會,完成了這一歷史任務。
拓跋珪的野蠻手段使拓跋部落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也留下後遺症,以致後人不知道把拓跋史詩中充滿野性的歷史素材如何剪裁成皇帝認可的國史。北魏國史大獄之興及北魏史學不振,根源蓋出於此。

作者介紹

田餘慶,男,歷史學家,湖南省湘陰縣人。1924年2月11日生於陝西省南鄭縣(今漢中市)。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已退休 。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北魏盛樂至平城時期。
著作與教材:
《太平天國史料》,神州國光社,開明書店,1950年(與金毓黻 合編)  《中國史綱要》秦漢魏晉南北朝史部分
《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1年第2版,1996年第三版,2005年第四版
《秦漢魏晉史探微》,中華書局,1993年
《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中華書局,2004年。2006年第2次印刷  《拓跋史探》,三聯書店,2003年  (附)資料編輯: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神州國光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全書八冊,負責編輯一、二冊)
主要論文:
睹書傷逝:紀念逯耀東先生,《書城》2008年第11期。又見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卷首(三聯書店,2008)
中國古代史上的國家統一問題,《部級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關於拓跋猗盧殘碑及題記二則——兼釋殘碑出土地點之疑,《中華文史論叢》2008年第1輯
彭城劉氏與佛學成實論的傳播,《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中華書局,2004)
關於“猗盧之碑”殘石拓片,《拓跋史探》(三聯書店,2003)
文獻所見代北東部若干拓跋史跡的探討,《燕京學報》新十三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代歌、代紀與北魏國史,《歷史研究》2001年第1期
代北地區拓跋與烏桓的共生關係——《魏書·序紀》有關史實解析,《中國史研究》2000
關於子貴母死制度研究的構思問題,《學林春秋》二編上卷(朝華出版社,1999)
北魏後宮子貴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變,《國學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獨孤部落離散問題——北魏離散部落個案考察之二,《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賀蘭部落離散問題——北魏離散部落個案考察之一,《歷史研究》1997年第2期
南北對立時期的彭城叢亭里劉氏,《湯用彤先生誕辰百周年紀念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與滕昭宗合著
東三郡與蜀魏歷史,《國學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蜀史四題——蜀國新舊糾葛的歷史追溯,《文史》第三十五輯(1992)
孫吳建國的道路,《歷史研究》1992年第1期
暨艷案及相關問題,《中國文化》第四期(香港,1991)
隆中對再認識,《歷史研究》1989年第5期
說張楚,《歷史研究》1989年第2期
北府兵始末,《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又載《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史上所起的作用》(谷川道雄主編,日本玄文社,1989)
消除“代溝”,共同前進——《文史哲》筆談,《文史哲》1987年第1期
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6)
古運河開發中所見的一個問題,《運河訪古》(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論輪台詔,《歷史研究》1985年第1期
漢魏之際的青徐豪霸,《歷史研究》1983年第3期
秦漢魏晉南北朝人身依附關係的發展,《中國史研究》1983年第3期
諸葛亮《與兄瑾論白帝兵書》辨誤,《文史》第十四輯(1982)
李嚴興廢與諸葛用人,《中華學術論文集》(中華書局,1981)
曹袁鬥爭與世家大族,《歷史研究》1974年第1期
關於曹操的幾個問題,《光明日報》1959年4月9日,又1960年三聯書店出版《曹操論集》
獲獎情況:
2008年5月,《東晉門閥政治》獲北京大學三十年精品獎。
2004年12月,《拓跋史探》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特等獎。
《中國史綱要》獲第一屆國家教委高校教材特等獎
《東晉門閥政治》獲第一屆國家圖書獎和多項省(市)部級及其他獎

作品目錄

前言
北魏後宮子貴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變
一 《魏書》“子貴母死”所據的漢典和舊法
二 拓跋部早期君位傳承中后妃的作用
三 君位傳承中后妃的部族背景
四 離散部落與子貴母死
五 子貴母死制度的幾個問題
六 小結
賀蘭部落離散問題——北魏“離散部落”個案考察之一
一 賀蘭與拓跋
二 賀賴頭徙平舒與賀訥總攝東部
三 道武帝離散賀蘭諸部落
四 賀蘭部落離散以後的餘波
獨孤部落離散問題——北魏“離散部落”個案考察之二
一 前秦滅代以後的獨孤部
二 劉顯引窟咄爭位和道武帝離散獨孤諸部落
三 《魏書》所見的劉奴真與劉羅辰
四 部落離散以後的獨孤部民
關於子貴母死制度研究的構思問題
代北地區拓跋與烏桓的共生關係——《魏書·序紀》有關史實解析
一 緣起
二 拓跋東、中、西三部簡況
三 釋《序紀》所見惠帝、煬帝東奔諸事
四 惟氏、維氏與祁氏
五 代谷的地理背景與兩晉護烏桓校尉的廣義職能
六 東木根山地名的來歷和拓跋立都問題
七 兩種類別的代北烏桓
八 拓跋內亂與烏桓動向
九 前燕雲中之戍——代北周邊關係之一
十 朔方局勢與前秦滅燕、滅代——代北周邊關係之二一
十一 前秦滅代後對代北烏桓的處置
十二 拓跋與代北烏桓的共生關係《代歌》、《代記》和北魏國史——國史之獄的史學史考察
一 《真人代歌》釋名
二 《代歌》、《代記》及其與《魏書·序紀》關係的推測
三 國史獄事造成的史風問題
文獻所見代北東部若干拓跋史跡的探討
一 方山西麓的祁皇墓
二 草原部落大會與平城西部的郊天壇
三 新平城近處的拓跋史跡
四 關於祁後事跡的兩個疑點
關於拓跋猗盧殘碑及拓本題記二則——兼釋殘碑出土地點之疑
附錄一 關於拓跋地境等討論二題(摘錄)
附錄二 《魏書》所見的若干烏桓姓氏(摘錄)
修訂本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