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馬德雷現象

“拉馬德雷”是一種低溫高壓氣流,通常處於大氣層較高的位置,平均每20年至30年下降一次,持續時間20多年。“拉馬德雷現象”是美國海洋學家斯蒂文·黑爾於1996 年發現的,在氣象和海洋學上被稱為“太平洋濤動”(ODP)。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馬德雷現象
  • 發現人:斯蒂文·黑爾
  • 發現時間:1996 年
  • 又稱為:太平洋濤動
現象詮釋,關係,預測,現狀,災害,地震災害,颱風颶風災害,低溫,

現象詮釋

拉馬德雷現象”是美國海洋學家斯蒂文·黑爾於1996 年發現的,在氣象和海洋學上被稱為“太平洋濤動”(ODP)。科學研究的初步結果表明,ODP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被喻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母親”,“拉馬德雷”一詞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也正是“母親”,它是一種高空氣壓流,分別以“暖位相”和“冷位相”兩種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現,每種現象持續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來,“拉馬德雷”已出現了兩個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發生於 1890 年至 1924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現於 1947 年至 1976 年,1977 年至 90 年代後期為“暖位相”。
拉馬德雷現象拉馬德雷現象
當“拉馬德雷現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現時,北美大陸附近海面的水溫就會異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溫度卻異常下降。與此同時,太平洋氣流由美洲和亞洲兩大陸向太平洋中央移動。當“拉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現時,情況正好相反。在談到“拉馬德雷”與“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之間的關係時。
與“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

關係

如果“暖位相”的“拉馬德雷”與“厄爾尼諾”相遇,將使其更強烈,出現的次數更頻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馬德雷”與“拉尼娜現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將顯示強勁的勢頭,出現頻繁。
我國南京大學氣象學教授也舉例子說明,在澳大利亞的達爾文市,其附近為“暖水區域”,而在東太平洋的塔希提島附近則是“冷水區域”,科學家發現,這兩個地方就好像一個蹺蹺板,當一個地區氣壓高,另外一個高空氣壓就低,而隨著氣壓以及風力的變化,冷、熱水往往隨風吹到另外一邊,形成波濤狀的現象,海水溫度就悄然起了變化。如果海洋溫度下降,大氣上升運動減弱,降水也隨之減少,甚至會出現拉尼娜和厄爾尼諾現象以及影響颱風的生成,全球天氣就得“感冒”,我國南京、武漢近幾年能摘掉“火爐”的帽子,上海、杭州等東南沿海城市近兩年來持續高溫,基本上都是“拉馬德雷現象”在幕後作用的“功勞”。

預測

中國海洋報訊 哥斯大黎加國家氣象協會會長埃拉迪奧·薩拉特近日預測,2000年拉尼娜現象將同拉馬德雷現象在拉美相遇,並給這個地區帶來大量雨水。 這位氣象學家說,厄爾尼諾現象在活躍多年後,已於1998年下半年逐漸被拉尼娜現象所取代。目前,拉尼娜現象正在由弱變強。有趣的是,在拉尼娜現象趨強的同時,伴隨出現了另一種自然現象,即拉馬德雷現象。這兩種自然現象的同時出現和相遇將給拉美加勒比地區帶來大量雨水。
薩拉特介紹說,“拉馬德雷”現象至今仍鮮為人知,被科學家們稱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母親”。“拉馬德雷”是一種低溫高壓氣流,通常處於大氣層較高的位置,平均每20年至30年下降一次,持續時間20多年。 他指出,拉尼娜現象在拉馬德雷現象的支持下將大顯威風,大幅度降低由厄爾尼諾現象提升的太平洋赤道地區的洋面溫度。2000年拉美與加勒比地區的平均降雨量將因此增加25%,成為50年來降雨量最多的年份,有的地區的雨季將相對提前。同時,拉尼娜現象與拉馬德雷現象的相會還造成11個熱帶風暴,其中7個轉變成颶風。
事實證明,薩拉特的預測是正確的。1998年6月發生的拉尼娜事件,一直延續到2000年6月,歷時兩年,強度甚強。
與我國氣候變化周期的關係
20世紀我國氣候可分為四個階段:1903-1918年為低溫期,也是20世紀我國最冷的一段時期;1919-1953年為高溫期;1954-1986年為低溫期;1987年以來又是高溫期,進入1990年後表現尤甚,是20世紀最暖的時期。1951-2000年以來,已1956年最冷,平均氣溫為11.67℃;1998年最暖,平均氣溫為13.70℃。
我國氣候變化的四個階段,大致與拉馬德雷的四個位相對應,變冷和變暖時間有10年左右的提前或滯後。馮松和湯懋蒼經模擬預測後認為,我國從1987年開始的氣候變暖將持續到2015年,將於2016年轉入低溫期,2039年又將轉入高溫期。
據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時的公轉半徑發生相當穩定的準周期變化,與全球尤其北半球氣溫變化的間隔60年振動相一致。在20世紀初的低溫期和60~70年代相對偏冷期,當時(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時的公轉半徑分別延長了94(相當於日地距離的0.6%)和57萬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後期的暖期,地球冬至時的公轉半徑(1940和2000年)分別縮短了76和44萬公里。2000~2020年地球冬至時的公轉半徑由極小值變為極大值,他推測2020年前後全球氣候將進入相對冷期。
韓延本分析了美國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紀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溫度異常變化資料,得到它們存在約60年的準周期性波動的初步結果。該周期是它們的中周期波動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對調製溫度的總體變化趨勢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該周期分量是時變的,周期長度在19世紀略超過60年,之後緩慢變短,到20世紀後期月在55年至60年間。所謂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效應的加劇,似乎並未有打亂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在20世紀的氣候記錄中有兩段時期全球氣溫明顯變暖:1925~1944年,1978~2000年。它們與拉馬德雷暖位相1925~1946年和1977~1999年對應,也與1979~1998年地球扁率變小以及1972~1999年地球自轉減慢相對應。氣候變暖、地球扁率變小與核幔物質遷移有明顯的相關性。
氣候變化與地球自轉的關係
地球自轉的長周期大多分別與太陽黑子周期、行星會和周期和月亮運動周期相對應。其中振幅較大的周期為59.555年、29.783年18.6年等。地球自轉變化的約60年振幅是最大的。
分析表明,當地球自西向東旋轉加速時,赤道帶附近自東向西流動的洋流和信風加強,把太平洋表面暖水吹向西太平洋,東太平洋深層冷水勢必上翻補充,海面溫度自然下降而形成拉尼娜現象。當地球自轉減速時,“剎車效應”使赤道帶大氣和海水獲得一個向東慣性力,赤道洋流和信風減弱,西太平洋暖水向東流動,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積而發生海水增溫、海面抬高的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事件的周期為2-7年,與3-4年的地球自轉加速度準周期變化對應。
同理,當地球自西向東旋轉加速時,赤道帶附近自東向西流動的洋流和信風加強,把太平洋洋面暖水吹向西太平洋,東太平洋深層冷水勢必上翻補充,海面溫度自然下降而影響高空氣流,使全球氣候變冷,形成拉馬德雷冷位相。當地球自轉減速時,“剎車效應”使赤道帶大氣和海水獲得一個向東慣性力,赤道洋流和信風減弱,西太平洋暖水向東流動,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積而發生海水增溫並影響高空氣流,使全球氣候變暖,形成拉馬德雷暖位相。由於拉馬德雷冷位相與拉尼娜形成機制相同,拉馬德雷暖位相與厄爾尼諾形成機制相同,所以,他們分別相遇會使拉尼娜現象或厄爾尼諾現象更加強烈。
在地球自轉速度加快的年代,副高位置偏西偏北,形成南旱北澇,反之亦然。1972~1999年正處在地球自轉速度減慢年代,故我國出現南澇北旱。上述機制表明,地球自轉加快、東太平洋冷海水上翻、拉馬德雷冷位相、全球氣候變冷,我國南旱北澇是一一對應的。反之,地球自轉減慢、東太平洋熱海水堆積、拉馬德雷暖位相、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南澇北旱是一一對應的。
陸、海、氣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質相互交換是全球變化的主要原因。拉馬德雷冷位相意味著一個變冷的自然趨勢的到來,類似於1946~1976年的變冷情況應該得到合理的解釋。2000年拉瑪德雷進入冷位相、和1999年地球自轉開始加速,表明地球系統正在發生一致性的轉折。自1999年開始,連續五年的地球自轉加速和地震活動增強應引起世界關注。海洋深層冷海水上翻導致全球氣候變冷的機制值得關注,強潮汐起激發作用。

現狀

“拉馬德雷現象”正在引起世界各國氣象海洋學家的密切關注,他們正在加緊研究其形成的原因並密切跟蹤它對全球氣候,特別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

災害

“拉馬德雷”現象帶來的主要災害有:

地震災害

當“拉馬德雷”現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現時,北美大陸附近海面的水溫就會異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溫度卻異常下降。與此同時,太平洋高空氣流由美洲和亞洲兩大陸向太平洋中央移動,低空氣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當“拉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現時,情況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覆升降導致地殼蹺蹺板運動,引發強烈的地震活動。
拉馬德雷影響拉馬德雷影響
1889年以來,全球大於等於8.5級的地震共18次。在1890-1924年“拉馬德雷”“冷位相”發生6次,在1925-1946年“拉馬德雷”“暖位相”發生1次,在1947-1976年“拉馬德雷”“冷位相”發生11次。從2000年進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開始,至今已發生2次。規律表明,“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是全球強震的集中爆發時期和低溫期。

颱風颶風災害

進入2000年以來,我國颱風登入多,時間、地點比較集中,造成損失較大,部分地區重複受災,損失嚴重。據統計,我國在“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登入颱風急劇增多。從1995 年起,每年大西洋主要颶風的數量平均為3.8個, 明顯高於60年來的平均數量 2.3 個。科學家分析發現,近60年的數據記錄中,颶風的出現存在一個周期性模式。上一次的颶風高活動期是從1926年到1970年,曾重創全球多個國家。從1970年到1994年颶風轉入低活動期。1995年,新一輪的颶風高活動期又正式開始。
從以上現象中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規律:從“拉馬德雷”“暖位相”轉到“冷位相”,颶風為高活動期;從“拉馬德雷”“冷位相”轉到“暖位相”,颶風轉入低活動期。颶風產生於海洋表面高溫,最終導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溫,其物理機制也很明顯。第三周期“拉馬德雷”現象是從“暖位相”轉入“冷位相”,颶風活動正進入高活動期。

低溫

全球20世紀初的低溫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溫和80年代後的迅速增暖,與“拉馬德雷”冷暖位相的轉變一一對應。
海洋及其周邊地區的巨震產生海嘯,可使海洋深處冷水遷到海面,使水面降溫,冷水吸收較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地球降溫。颶風產生於海洋表面高溫,最終導致深海冷水上翻。在“拉馬德雷”的“冷位相”時期,“厄爾尼諾”年易發生低溫冷害,1957、1969、1972和1976年中國發生的嚴重低溫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馬德雷” 的“冷位相”。
流感 .
1889年-1990年(第一次全球流感大流行),1918年-1919(第二次全球流感大流行)年等都是厄爾尼諾年,都產生在拉馬雷德冷相位內及其界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