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拉海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嫩江中游
- 人口:818人
簡介,拉海村基礎建設,經濟,
簡介
拉海村位於塘州鄉北面,距鄉政府駐地4公里,塘州鄉至合江鎮公路穿境而過。村組道路硬化70%,交通條件較好,平均海拔860米,氣候濕潤溫和。全村共有11個組,309戶,1444人(99%以上為水族人口),全村耕地面積1003畝,人均0.69畝,人均基本農田0.56畝,自然資源以山林為主,人均林木面積2.04畝,草山草地210畝,可開發荒地面積為1150畝。
在沒有整村推進之前,拉海村有貧困戶98戶,其中特困戶52戶,占總戶數的23.8%,占貧困戶53.1%。由於連續幾年旱災、風災、澇災,加之1998年特大洪水,拉海國堤決口,使村里致貧戶和返貧戶急劇增多。全村218戶的口糧,全部由國家和全縣各鄉鎮支援解決。為渡過難關,銀行發放貸款80萬元。全村產業結構不合理,窪地、崗地全部種旱田,全村沒有一畝稻田,沒有一台大型拖拉機,各戶沒有一部電話,沒有一座磚房,村至鄉農村道坑窪難行。村沒有衛生所,農民就醫難,沒有畜牧綜合服務站,全村畜牧業沒有大發展,由於生活貧困造成人心渙散,有17戶特困戶,賣掉家產,投親靠友遷到外地謀生。拉海村發展
杜蒙縣江灣鄉拉海村
根據該村的貧困狀況,1997年前就定為貧困村,2002-2003年又將該村定為第一批扶貧村,開發整村推進實施重點村。杜蒙縣委、縣政府和江灣鄉黨委政府,把拉海村做為扶貧村,做為開發整村和推進工作的重中之重,從組織與措施上,資金和項目上進行全力傾斜,加大了領導力度,調整了村兩委班子,針對拉海村農業災害頻繁的實際,縣人大主任李澤春主持包扶單位和農業、林業、水利、環保單位的專家,在拉海村召開了綜合治理座談會、論證會,提出來了“近抓牧、遠抓樹、抓好稻田走富路”的思路,制定了“以稻治澇”,“興牧富民”,“植樹造林,恢復植被”,“加強公益事業建設”的規劃。依據拉海村的規劃藍圖,經過八年的努力拚搏,各項投入達541萬元,其中各單位包扶資金60多萬元,以工代賑資金331萬元,財政扶貧資金150萬元。
拉海村基礎建設
拉海村崗上沙土地,遇旱風起沙飛草發黃,種地投入不收糧。村兩委會想長遠,謀大計,從改善生產生活基本條件入手。
一是堅持生態環境建設,認真實施了生態林工程。現已完成退耕還林工程2486畝,造林成活率95%,八年享受國家補貼331萬元,拉動年人均收入486元。治理跑風大沙丘2500畝,改善退化風蝕地2000畝,全村現有林面積達20000畝,森林覆蓋率達 31.8%,產值達2000萬元,初步建起了綠色銀行。
二是加強了公益事業建設和村屯環境建設。接照村建設規劃藍圖,現已建成標準化衛生所60平方米,做到小病不出村,建成標準化畜牧綜合服務站70平方米,購優良種公羊8隻,實現了肉羊鮮精配種,做到了牛羊防疫、配種不出村,建成400平方米榨乳站,做到了農戶送奶不出村,建成鄉至村紅磚路4公里,達到物資運輸暢通無阻。公益事業的建成大大推進了村域經濟發展,為農民穩定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濟
拉海村在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村容村貌有了巨大的變化,人均收入2005年已達到4200元,比1997年提高了7倍,全村水稻面積達4000畝,人均4.9 畝,牛500頭,羊5000隻,小四輪拖拉機160多台,機車達110台,程控電話180多門,電話入戶率達83%,各戶建磚房70座,磚瓦化率達32%,電視入戶率99%。2004年,外遷的村民和外嫁的姑娘又回遷25戶。村兩委班子,沒有滿足眼前的成績止步不前,而是把工作重點繼續放在村規劃上,他們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從建設和諧社會為出發點,為確保拉海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一要按照村規劃,全村實現整體脫貧,鞏固扶貧成果,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2005人均收入達4200元,2006年力爭達到4800元,2010年人均收入達到8400元,全村磚瓦化率達到85%,。二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力度,認真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把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在現有10名積極分子基礎上擴大到15名。廣泛開展普法教育,不斷完善規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資源使用,鄰里和睦,村務公開等各項制度,確保拉海村全面、有序、和諧、穩定發展,為把拉海村建成“崗上森林綠,崗下稻花香,草肥牛羊壯,生活進小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而努力奮鬥。
2002-2003 | 第一批扶貧村 | |
2011 | 拉動年人均收入486元。 | 產值達20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