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至今有九百多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尤其是京旗文化旅遊區,與其他地區的滿族相比有其迥異性,同北京的滿族同源同根。清乾隆時期的京都移民,不僅促進了民族團結,更促進了京旗文化的融洽與發展,使拉林成為京旗文化的發源地。京旗文化作為京都文化的一個分支,在東北邊疆的開發建設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至今,該地區仍保留著大量的京旗文化遺存和京旗遺風習俗及較特殊的宗教信仰。經調查發現京旗文化遺存、文物資料1100多件,其中有史料價值的270件,包括滿漢兩種文字的譜書19冊、譜單41件,清末旗人照片2張,器皿47件,家具33件,宗教祭祀用品57件,滿漢家書遺錄4冊,滿漢功德牌2件,滿漢兩種文字的皇帝詔書2件。還有大量的生產生活用具及石雕碣、木雕、磚雕、兵器等文物。很多文物在國內很少見,其價值無法估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林
- 外文名:無
- 位置:黑龍江
- 主要文化:京旗文化
- 旗屯:24個
地區介紹
京旗文化搖籃
基本地理概況
特色文化
拉林鎮扯起“京旗文化”大旗
據參與規劃的哈爾濱市社科院地方史及旅遊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晶介紹,京旗文化是黑龍江滿族文化的一個重要類型,其歷史背景深刻,文化內涵豐富,是黑龍江民族文化不可多得的瑰寶。五常市拉林鎮是京旗文化的搖籃,至今在黑龍江五常拉林鎮及周邊地區還保留有當年旗屯布局的完整形制,而且副都統衙門、巴爾品故居、永海故居等重要的遺址仍在,幾千件珍貴的家族譜書譜單、祖宗畫像等器物還保留在後代手中,在民間喝豆汁兒的習慣仍然保留,語言中的京腔京味仍可聽到。這種獨具特色的文化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在全國,尤其是北京、黑龍江等地學界、政界得到廣泛的共識。
人們對這份極其珍貴的歷史遺存的研究探討及保護開發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過。2000年哈爾濱社科院地方史及旅遊發展研究所開創了這項研究,並成立了京旗文化研究所,出版了《拉林阿勒楚喀京旗文化》 、《京旗文化研究》等著作。與此同時,五常市委、市政府也組建了京旗文化開發辦,積極推進京旗文化的保護與利用。2007年10月,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哈爾濱市社科院、哈爾濱赫氏滿族文化研究所和五常市委市政府聯合召開了《黑龍江·哈爾濱京旗文化五常高峰論壇》。京旗文化的概念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調撥北京閒散旗人到拉林阿勒楚喀,讓他們到滿族的發祥地學習農業,練習騎射,恢複本族舊俗,既能解決旗人生計問題,又可延續國祚,是清代中葉實施的一項帶有戰略意義的舉措。這項決策始於乾隆九年,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持續近百年,成為清政府的國策之一。
拉林滿族人說話仍用京腔
在五常市拉林滿族鎮的一些旗屯內,滿族人至今仍操北京口音,有許多滿語辭彙和專用名詞、地名,以及食品、文藝、體育、服飾都保留著京旗的特點,這些文化都是與北京的滿族同根同源的。五常市將著力打造京旗文化旅遊區。
據了解,以北部拉林滿族鎮為中心,輻射4個滿族鄉及部分鄉鎮的滿族村屯,形成了京旗文化區,包含了24個旗屯和41個八旗窩棚(屯),滿族人口達12萬人之多。
拉林至今有9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尤其是京旗文化,與其他地區的滿族相比十分特殊,與北京的滿族同根同源。清乾隆時期的京都移民,不僅促進了民族團結,更促進了京旗文化的融洽與發展,使拉林成為京旗文化的發源地。京旗文化作為京都文化的一個分支,在東北邊疆的開發建設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經調查發現京旗文化遺存、文物資料1100多件,其中有史料價值的270件,包括滿漢兩種文字的譜書19冊、譜單41件,清末旗人照片2張,器皿47件,家具33件,宗教祭祀用品57件,滿漢家書遺錄4冊,滿漢功德碑2件,滿漢兩種文字的皇帝詔書2件。還有大量的生產生活用具及木雕、磚雕、兵器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