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方言,指一起聊聊天,隨著方言特色的發展,很多人在群里會喊,喂喂都出來拉個呱。在山東膠東半島等地流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拉個呱
- 地理標誌:濰坊
- 類別:方言
- 流行地:山東膠東半島
濰坊方言,日常套用,
濰坊方言
濰坊方言是漢語圈兒里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我經常將濰坊的方言土語與其它地方的方言及國語進行比較,也就琢磨出它的一些道道兒。
任何一種語言都不外乎由語音、辭彙和語法這三部分組成,當然方言也毫不例外。濰坊方言已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它在這三個方面都形成了它自己的特點。
從語音這個角度來看,濰坊方言聲、韻母與調類都全,但是,某些語音雖然有實在的意義也被普遍地套用,卻沒有相應的辭彙與之對應,如,“en”在濰坊方言中表示“你的”的意思,但在國語中卻找不到對應的詞語。
而且,在濰坊方言的語音中,調值普遍地被抬高了,變調也很利害,以致於很多音的音調都變成了去聲,所以濰坊人說話叫人聽起來有一種鏗鏗鏘鏘的感覺。 從語法這個角度來看,濰坊方言亦有自已的獨到之處,這一點突出表現在濰坊方言的詞序和一些特殊的句式上。比如,“我不如他胖”這句話在濰坊方言中是“俺趕不上他胖”或者是“俺不yan他胖”;而國語中的“行不行”在濰坊方言中則是“中啊吧”。
日常套用
在辭彙方面,濰坊方言的特殊性就更明顯了,它有許多國語和其它方言中所沒有的詞兒,在日常的生活中發揮著不能或缺的作用。在濰坊方言中有許多獨到的名詞,如,“蛤蟆蝌索子”指的是蝌蚪,“姐了龜兒”指的是蟬的幼蟲,“檐眠乎子”指的是蝙蝠,對於布穀鳥,棗莊人叫“燒香擺供”,曲阜人叫“張三拐古”,臨清人叫“光棍兒奪鋤”,而濰坊人則叫“光棍多怵兒”。
在《現代漢語詞典》上,醭指的是醋、醬油等表面生出的白色的霉,而在濰坊方言中,它卻是指用在案板(切菜或和面等用的木板)上防止和上的面或正做的麵食粘住的麵粉。在濰坊就有一種餅中間夾著面醭,被稱作邋遢餅。為什麼起這么一個名字呢?在濰坊方言中,塵土就是醭的引申義,一個人邋裡邋遢,指的是做事拖泥帶水,走起路來不利落,背後醭土飛揚,這種情形就類似於吃邋遢餅,一邊吃,一邊從餅里向外掉面醭,所以叫它邋遢餅,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