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文字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yā wén zì,意思是簽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押文字
- 讀音:yā wén zì
- 注音:ㄧㄚ ㄨㄣˊ ㄗㄧˋ
- 釋義:簽字
押文字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yā wén zì,意思是簽字。
押文字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yā wén zì,意思是簽字。解釋簽字。出處《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四年》:“自呂頤浩再相,專權自私,會食外往往各於閤子押文字,雖軍旅之事,差除之屬,亦有不同相關決者。”1...
押文是指在錢幣、書畫、文書等物品上的押字,是版主、作者自己設計的標記符號,嚴格講不能算是文字。這很類似於現在的個人簽名,但具有更大的藝術性(更多地脫離現實),多用來防偽和標記。『釋義』在錢幣、書畫、文書等物品上的押字...
(3) 又如:押了花字(押花);押契約(簽訂契約);押榜(在官府文告上籤字);押敕(簽署詔令);押文字(簽字);押字(簽字);押署(簽名;畫押)(4) 抵押,典當 [pawn]暫且押四百兩銀子。——《紅樓夢》(5) 又如:押月(租賃房屋...
元琵琶形銅押字 元琵琶形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琵琶形銅押字長4.25厘米, 寬2厘米, 高1.2厘米。
元“永”銅押字 元“永”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永”銅押字高1厘米,寬1.9厘米。
元“宋”銅押字 元“宋”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宋”銅押字長3厘米,寬1.1厘米,高1.4厘米。
元“汪”銅押字 元“汪”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汪”銅押字長3.1厘米,寬1.6厘米,高1.8厘米。
元“王”銅押字 元“王”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王”銅押字長3.2厘米,寬1厘米,高2.1厘米。
元“郎”銅押字 元“郎”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郎”銅押字長2.6厘米,寬1.5厘米,高1.5厘米。
元“胡”銅押字印 元“胡”銅押字印是一件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胡”銅押字印長2.4厘米,寬1.4厘米,高1.3厘米。
元“馬”銅押字 元“馬”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馬”銅押字長2.7厘米,寬1.3厘米m,高1.6厘米。
元“大吉”銅押字 元“大吉”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大吉”銅押字長1.7厘米,寬1.9厘米,高1厘米。
元“業”銅押字 元“業”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業”銅押字直徑2.3厘米,厚1.1厘米。
元“凌璧記”銅押字 元“凌璧記”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凌璧記”銅押字長2.3厘米, 寬2.45厘米, 高2.5厘米。
元蒙文銅長押字 元蒙文銅長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蒙文銅長押字長3.5厘米,寬1厘米,高2.2厘米。
元“關防在心”銅押字 元“關防在心”銅押字是一件元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元“關防在心”銅押字長0.5厘米,寬2.7厘米,高1.9厘米。
1、忌出韻:出韻即俗稱之落韻,如押“一東”韻之詩,誤押上“三江”韻或“八庚”韻中之字,即為出韻。2、忌重韻:即同一個韻字在一首詩的韻腳里重複出現,此乃大忌。3、忌複韻:即同一首詩中使用“花”、“葩”,“芳”、...
“押,說文,署也。” ;“押”押署也,徐曰:“今人言文字押署是也。” ;歐陽修(西元1007-1072年)在《歸田錄》云:“俗以草書為押字。” ;宋洪邁(西元1123-1202年)《容齋五筆》:“押字古人書名之草者,施於文記間,以...
元押上的文事,不拘一格,種類繁多,印章體形也五花八門,形態各異。有獨字的姓氏印,有單押字印,更有根本旁人不識的類文字印。而更多的則是上部為楷書姓氏、下部為花押的押印。這類印多為豎長方形,為元押藝術的主流和代表。...
書法術語,執拿毛筆方法之一,由王羲之、王獻之傳下來,經唐代陸希聲歸納闡明( 源自:中國古代文化知識辭典)。宋代《宣和書譜·儒素帖》載:“古之善書鮮有得筆法者,唐陸希聲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抵。自言出二王,斯與...
yā yùn 也作“壓韻”。作詩詞曲賦等韻文時在句末或聯末用同韻的字相押,稱為押韻。詩歌押韻,使作品聲韻和諧,便於吟誦和記憶,具有節奏和聲調美。舊時押韻,要求韻部相同或相通,也有少數變格。現代新詩押韻,不受古代韻書限制。
平聲,古漢語的第一聲,現代漢語國語的第一二聲。平聲韻,國語中屬於平聲的韻母。詩歌中一般指押平聲韻的字。如《登鸛雀樓》二、四句末字“流”“樓”,《夜雨寄北》一、二、四句的“期”“池”“時”,都是押平聲韻的字。
花押印又稱"押字",興於宋,盛於元,故又稱"元押"。元押多為長方,一般上刻楷書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從實用意義上說歷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偽的作用,作為個人任意書寫,變化出來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種文字,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