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巇第四

抵巇第四

《抵巇第四》是春秋時期鬼谷子創作的兵書。世間萬物都有自然發展的規律,萬事都有聚合分離的法則。雖然距離很近卻互不認識,雖然距離很遠卻能互相了解;距離近的所以看不見,那是因為沒有考察對方言辭;距離遠的所以可以知曉,那是因為能經常來往,互相體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抵巇第四
  • 作品體裁:兵書
  • 作者姓名:鬼谷子
  • 創作年代春秋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鬼谷子·抵巇第四》
【創作年代】春秋
【作者姓名】鬼谷子
【作品體裁】兵書

作品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見,有遠而可知。近而不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巇者,罅也。罅者,澗也。澗者,成大隙也。
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巇之理也。
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
經起秋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孽之謀,皆由抵巇。
抵巇之隙,為道術用。
天下紛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
賢人不用,聖人竄匿,貪利詐偽者作。
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
父子離散,乖亂反目,是謂萌芽巇罅。
聖人見萌芽巇罅,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
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
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相抵,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
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巇罅,不可不察也。
察之以捭闔。能用此道聖人也。聖人者,天地之使也。
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
可以上合,可以檢下。能因能循,為天地守神。

作品注釋

①自然:天然。這裡指有規律之意。
②見:發現、覺察。
③巇(xī):同“隙”,裂縫。
④澗:山溝。
⑤息:止息。 ⑥得:獲得。

作品譯文

世間萬物都有自然發展的規律,萬事都有聚合分離的法則。雖然距離很近卻互不認識,雖然距離很遠卻能互相了解;距離近的所以看不見,那是因為沒有考察對方言辭;距離遠的所以可以知曉,那是因為能經常來往,互相體察。
巇,也就是罅。罅是由小的裂縫開始,像山澗發展成大裂隙一樣。在裂痕剛出現時就要通過“抵”使其閉塞,通過“抵”使其減小,通過“抵”使破裂停止,通過抵的方法而使之消失,通過抵的方法而獲得成功,這就是用“抵巇”之術堵塞縫隙的道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