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抱:保持 朴:淳樸,這裡解釋為本有的純真
出處
出自《
老子·十九章 》“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抱朴作為道教教義,源於《
道德經》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詳細釋義
朴,原是未經加工成器的原材料,又作
本真、
本性、質樸解。抱,是
持守。
“抱朴”就是要求學道者持守
質樸無華的本真。這樣才能與道合一。
史書記載
元代道士
李道純《畫前密意·工夫第十一》詩云:“清心釋累,絕慮忘情,少私寡慾,
見素抱樸,易道之工夫也。心清累釋,足以盡理。慮絕情忘,足以盡性。私慾俱泯,足以
造道。素樸純一,足以知天。”知天者,即能與天同壽。
《
道德經》還有“朴”字多處,如“敦兮其若朴”(十五章),“常德乃足,復歸於朴”(二十八章),“朴散則為器”(二十八章);特別是對第三十二章“道
常無名、朴。”這一句,歷代注家都十分重視,認為它說明道總是具有“無名”和“樸質”這兩個重要的特性。
唐五代道士杜光庭注稱:“端寂無為者,道之真也,故謂之朴。生成應變者,朴之用也,故謂之道。道、朴,一耳。”《道德經》還提出人治之道也是要“朴”。第三十七章中稱“吾將鎮之以
無名之朴”,第五十七章中又稱“我無欲,而民自朴”,統治階級將“朴”作為治政原則之一,則民眾也因此可以保持自然和樸實了。《南華真經》稱“同乎無欲,是謂素樸”。還認為從政的人要“靜而聖,
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就是自身要靜,行為要隨道的規律,動靜都要無為。使天下和自身都達到樸素的天然本性,這樣天下就無人能與之爭奪。從道的人則應“雕琢復朴,塊然獨以其形立”,就是去其對本性的雕琢,恢復純樸的本質,以自己本來的形象獨立於世。
《淮南子》也將“朴”視為“道”的重要特性,稱“朴至大者無形狀,道
至眇者無度量”。在天地初辟,萬物未生之時,世界就是“混沌為朴”的。萬物生成以後,“朴散而為器”,因此,治政的人要“澹然無欲而民自朴”,從道的人應該“偃其聰明而抱其太素”,“已雕已琢,還反於朴”。
早期道教太平道信奉的《太平經》,批評世人品行邪惡,頌揚古人的質樸,稱“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質樸,心意專一,各樂稱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無文也”。並且認為:“虛無者,乃內實外虛也,有若無也。反其胞胎,與道居也;獨存其心,懸龍慮也;遂為神室,聚道虛也。但與氣游,故虛無也;在氣與神,其餘悉除也。以心為主,故得無邪也;詳論其意,毋忘其書也;得之則度,可久游也;何不趣精,反與愚俱也,凶禍一至,被大災也;棄其
真朴,反成土灰也。”指出,如果能夠還返到胞胎之中,與世俗之事毫無牽纏,就是“與道居也”,如果拋棄了人的真正的純樸之質,那就是“反成土灰”了。五斗米道的《老子想爾注》也認為“朴,道
本氣也。人行道歸朴,與道合”,並稱:“今王者法道,民悉從正,齋正而止,不可復變,變為邪矣。觀其將變,道便鎮制之,檢以
無名之朴,教誡見也。”要求從政之人,按道的規律治國,以“無名之朴”教誡民眾,並且以道來鎖住邪變。而從道的人要“勉信道真,棄邪知守本朴。
無他思慮,心中曠曠但信道”。
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在述及寫作該書緣由時,自稱:“挾懷樸素,不落
權榮,棲遲僻陋,忽略令名,
執守恬澹,希時安平,遠客燕閒,乃撰斯文。”所謂“挾懷樸素”,也就是“抱朴”的意思。
葛洪自稱“
抱朴子”,他並且以《抱朴子》名其書。有《抱朴子》內外篇傳世。他在說到“抱朴子”一號的來歷
時稱:“洪之為人也,而
騃野,性鈍口訥,形貌醜陋,而終不辯自矜飾也。冠履垢弊,衣或襤褸,而或不恥焉。俗之服用,俄而屢改。或忽廣領而大帶,或促身而修袖,或長裾曳地,或短不蔽腳。洪期於守常,不隨世變,言則
率實,杜絕
嘲戲,不得其人,終日默然。
故邦人鹹稱之為抱朴之士,是以洪著書,因以自號焉。”在《抱朴子內篇》中,葛洪提出了一個與“道”相當的“玄”的概念,認為“玄”同“道”一樣具有“含醇守朴,無欲無憂,全真虛器,居平味淡”的特點,並且指出“道家之教”就是使人精神專一,“事少而功多,務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者也”。哲人大才,應該“嘉遁勿用,翳景掩藻,廢偽去欲,執
太璞於至醇之中,遺
末務於流俗之外”,而一些庸才
近器,是不可能“開學之奧治,至於樸素”的,他們徒然“銳思於糟粕”,也不能“
窮測其精微”。南朝道士陶弘景在《真誥》中也認為“處無用於囂途,乃得真之挺朴;任凡庸以內觀,乃靈仙之根始也”。認為在喧囂煩雜的世事中,無為無用,這就得到真正的“朴”。《西升經》更進一步認為“損思慮,歸童蒙,塞邪智,聖人之朴也”。要求從道的人有意識地減少思想活動,回歸到孩提時代無憂無思的境界,閉塞自己的智慧和邪惡,這才是聖人的朴。沖玄子注稱:“蒙,本作朦,不明也。思繁則巧制盛,慮多則謀賊生,奇物來於
寇盜,矯誣長於誑炫,故令損之,歸於童蒙。童蒙不明無為,
膏火自煎,不
飾智以驚物。閉塞邪智,開明正慧,則偽法不行,真道流布,去邪取正,聖化之本也”。劉處玄注稱:“懲忿窒欲,養蒙以正,分正外智,都去者,是聖人之質樸也。”金元的全真道以
全性固真為修道要求,十分重視損思、塞邪、歸朴。《重陽立教十五論》在《論降心》中稱:“凡論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動,
昏昏默默,不見萬物,冥冥杳杳,不內不外,無絲毫念想,此是定心。”這一“定心”的狀態,正是“抱朴”的寫照。
全真七子之一的劉處玄在《無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中回答“愚者,何也”的
問題時稱:“愚者,古之達人,要遠其世之夢幻,外貌若愚也。儒者
顏回,清貧而
一簞一瓢;釋者釋迦,乞食而一飯七家。道者純陽,無為而
鶉居鷇食,返其朴則高者就於下也,有者就於無為,明者似於暗也,言者若其訥也。經云: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外愚則內抱其道真生也。”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的弟子
王志謹在《盤山語錄》中批評出家修行之人起初以為性命事大,但日久就被俗物移情,口頭伎倆,為奴作婢,“豈是清淨無為主人之事”,“凡欲修行,心地明白而守愚拙,則天下之智巧者,皆為之使用矣”。又稱:“為道者,抱朴含醇,潛通默運,除情去欲,損損存存,於物無私,作事明白,曲己從人,
修仁蘊德,絲毫之過必除,細微之功必積,是非俱泯,心法兩忘,向上之機,自然達矣。”全真道士
李道純有《自得》詩七首,其七云:“靜抱無名朴,塵情了不侵。汞鉛熔作粉,瓦礫變成金。
覿見羲黃面,
參同釋老心。頓空超實際,無古亦無今。”認為凡是抱朴”的人是不受世俗塵情侵擾的,超凡脫俗,無古無今。只有“抱朴”的人才能盡理、
盡性、
造道和知天。李道純還告訴門人,儒家的“
赤子之心”和道家的“嬰兒之未孩”是“同此言,其大朴未散,其復不遠也”。也就是如果使自己達到“嬰兒”狀態,返樸就不遠了。清代劉一明《道書十二種·悟道錄》中就有關於“嬰兒天真”的敘述:“嬰兒初生,無識無知,酒色財氣而不著,恩愛牽絆而絕無,富貴窮通而不曉,水火刀兵而不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萬物皆空,諸塵不染,
鐵面無情,純然天真。吾之觀此,因悟的返老還童之道矣。人能猛醒回頭,脫離萬有,居於無事之境,處於無色之界,拔去歷劫根塵,掃盡現世習氣,頭頭放下,空空洞洞,清清靜靜,形雖老而性復初,外雖弱而內實壯,即是返老還童,即是嬰兒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