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一般認為,海滄蜈蚣閣產生於明代,但據研究考證,局台主海滄蜈蚣閣最初可能是濫觴於中國唐代北方的“山車”“旱船”和五代的“彩舟”。據《燕京歲時記》載:“村童扮成女子,手駕布船,口唱俚歌。”南宋的“訝鼓”,也是“蜈蚣閣”的雛形。閩南詩人劉克莊(莆田人)有詩云:“訝鼓流傳自柳營。”朱熹《朱子語類》載:“如舞訝鼓,其間男子、婦人、僧道、雜色,無所不有”,就把訝鼓界定為“舞隊”之屬。這種化裝遊行表演就含有藝閣內容。而藝閣中蜈蚣閣在清代乾隆《泉州府志・風俗》中已有明確記載,這就說明至遲在清代乾隆年間,蜈蚣采企備微閣就漸漸在閩南地區廣為流傳,並為百姓所喜聞樂見。蜈蚣閣流傳至閩南的具體時間待考,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中原文化的遷移,閩南的“山車”或“彩舟”逐漸演變成蜈蚣閣,成為一項重要的地方性民俗活動。
傳統蜈蚣閣表演因具有一定的宗教和迷信色彩,20世紀50年代在“破除迷信”運動中受到限制,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更是被取締,完夜贈境酷全處於銷聲匿跡的境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隨著政治環境的寬鬆和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海滄蜈蚣閣這一傳統活動又公開舉行,而且規模相比之前更加盛大。
活動流程
海滄蜈蚣閣表演內容主要取材歷史故事、文人雅事、民間傳說等,表演時蜈蚣陣由人力肩扛或裝輪推動,由少兒扮成《西遊記》《三國》《水滸》等各種戲曲人物在棚中表演,同時配以富有閩南地方特色的音樂和一定的節奏和隊形,一路放炮,一路紙協拳表演,緩緩前進,猶如一條蜈蚣在地上蜿蜒爬行。每年保生大帝的誕辰,海滄一些村莊都會組織蜈蚣閣藝陣到青礁慈濟宮“掛香”,其活動過程主要有四步:
一是擺出發隊形。早上9點,蜈蚣閣按順序一節一節地扣好,擺好在大路上,把村中中元宮的吳真人和護駕的三元帥著上盛裝,把吳真人的坐騎備上鞍。
二是行“過火”儀式。中元宮門前燒紅一大堆的火炭,所有參加進香的舞龍、舞獅、鼓樂、花籃等隊伍都要繞火炭一圈,以保地靈中的靈氣聚集,借之抵禦邪氣無法入侵,保佑合境平安。隨後乩童、道士數人,有的拿著鹽米往火炭堆里撒(鹽米是象徵清潔、文明的意思),有的開血魚(意思是祈求合境平安、和諧社會),有的拿法繩(意思是鎮邪掃清歪風邪氣),乩童拿劍開道,嘴裡邊催咒。繞火堆三圈後,乩童舉劍一創,腳踢火炭,掃清“牛鬼蛇神”。
三是巡境活動進程。時辰一到,蜈蚣閣藝陣出發。蜈蚣閣開路,前面有打扮成古代衙役的手執“迴避”牌子開道,各種旗隊、樂隊、舞龍、舞獅、旗陣緊隨其後,吳真人神像的輦轎壓陣,善男信女等信眾隨後相行,繞著事先安排的村莊順序緩緩前進。整支隊伍有200多米長,隨行人員上千人,所有參加藝陣活動的人,全部穿紅色的服裝,一路上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當“蜈蚣閣”陣通過某境時,聚集在旁等候多時的信眾,都膜拜祈福,相信繞境過處可祛災除穢氣。到了青礁慈濟宮,閣上的每個小孩都得下閣朝拜吳真人神像,香陣進香朝拜完畢後,沿原路回村。
四是藝陣行演路線。從東嶼村埭頭進入鐘山、漸美、龍潛、北市、海滄街、柯井、毛穴廣,最後進入青礁慈濟宮進香過火。錦里、青礁的蜈蚣閣進香也是如此,就是進香線路和蜈蚣閣的節數多少不同而已。
文化特徵
海滄蜈蚣閣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具有汗祖灶以下幾個特徵:
傳承性:海滄蜈蚣閣進香活動代代相傳,很多村莊每年一次,只要時間一到,不管規模大小,總有信眾堅持舉行這一傳統儀式。
自發性:每年舉行“蜈蚣閣”進香儀式的村落都有一個自發的專門機構進行組織和管理,一般都是成立一個理事會,理事會成員由囑槓成年男性在大道公神像面前卜杯而定。所需費用都是村民自願捐獻,並非硬性攤派,一到那天,全村村民不管男女,不管老少,主動參加蜈蚣閣進香活動。
地方性:保生大帝信仰在閩南及台灣等地方較為流行,以台灣為例就有400餘座保生大帝廟。人們以不同的方式來祭拜保生大帝,而像海滄東嶼等村莊用如此隆重的儀式來表示自己的信仰和崇拜卻獨有特色,他們居住海邊,渴望蜈蚣閣能保佑他們在海上能風平浪靜、平平安安,在創業道路上能戰勝疾病,同時弘揚勸善戒惡、扶危濟弱的精神,因此習俗的產生也是生產、生活的需要。
藝術性:海滄蜈蚣閣的製造工藝,如閣亭的比例、形狀、永櫃迎材料的使用,彩扎、剪紙、服裝的品種和色彩的搭配,都必須追求美觀、合理、實用,所以有較強的藝術性。
娛樂性:海滄蜈蚣閣雖然帶有宗教色彩,但在蜈蚣閣出閣那天卻又很多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如舞龍隊、舞獅隊、腰鼓隊、薌劇、歌仔隊、花束、花籃隊、雜技等都會同時上演,場面熱鬧,沿途吸引百姓觀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海滄蜈蚣閣儀式中對於保生大帝的崇拜,在海外具有較大的影響,是海外華僑、華人回鄉探親,尋根謁祖和進香朝拜的“根”之一,它發揮著聯繫海內外親人情誼,增進共識,促進民間文化交流的社會功能。海滄蜈蚣閣對於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祖國統一具有重要意義。
海滄蜈蚣閣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起著安定和諧的作用,其信仰的內容多以救死扶傷、匡扶正義等道德觀為主旨,籌備蜈蚣閣進香,是村民進行友好溝通合作共事的好時機,平時有磕磕碰碰的鄰里,在舉辦這種活動過程中,矛盾都得到緩解,這對促進安定團結,建設和諧社會起著積極的作用。
海滄蜈蚣閣既是一項具有觀賞價值的民俗活動也是一項民眾娛樂活動。蜈蚣閣出閣當天很多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如舞龍隊、舞獅隊、腰鼓隊、薌劇、歌仔隊、花束、花籃隊、雜技等都會同時上演,既能娛神又能娛人。
傳承狀況
海滄蜈蚣閣這一傳統活動多在農村舉行,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許多村莊逐漸被拆遷和分流,海滄蜈蚣閣面臨消亡的危險,因此需要進行保護、發掘和整理,以恢復其原生態面貌。
保護措施
海滄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東嶼、錦里等村,對蜈蚣閣傳統表演民俗進行了實地、全面的調查,出版了《海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第一輯》和《海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第二輯》,詳細記載了滄海區蜈蚣閣傳統表演民俗的歷史沿革、儀式內容、全部過程、配套活動等。
海滄區成立了吳真人研究會。
2014年,廈門市海滄區依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和海滄蜈蚣閣製作體驗室等平台,舉辦“保生大帝”信俗、蜈蚣閣、送王船等非遺項目民俗文化節或武術賽事,還專門設立了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對傳承人的傳承活動給予一定的經濟資助。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廈門市海滄區文化館獲得“抬閣(海滄蜈蚣閣)”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4月18日,海滄蜈蚣閣在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中進行了表演;同年6月1日至15日,海滄區舉辦了海滄蜈蚣閣東嶼進香民俗文化展。
2018年5月,海滄蜈蚣閣在保生大帝聖駕巡安文化節中進行了表演。
2019年2月,海滄區東嶼村舉行了“蜈蚣閣進香”巡遊活動;同年5月,海滄東嶼村蜈蚣閣與金門蜈蚣座共同繞巡後浦小鎮;同年11月,海滄蜈蚣閣在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進行了表演。
榮譽表彰
2012年5月5日,海滄蜈蚣閣以120節“閣棚”總長376米的長度創下了世界上最長的蜈蚣閣世界紀錄。
三是巡境活動進程。時辰一到,蜈蚣閣藝陣出發。蜈蚣閣開路,前面有打扮成古代衙役的手執“迴避”牌子開道,各種旗隊、樂隊、舞龍、舞獅、旗陣緊隨其後,吳真人神像的輦轎壓陣,善男信女等信眾隨後相行,繞著事先安排的村莊順序緩緩前進。整支隊伍有200多米長,隨行人員上千人,所有參加藝陣活動的人,全部穿紅色的服裝,一路上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當“蜈蚣閣”陣通過某境時,聚集在旁等候多時的信眾,都膜拜祈福,相信繞境過處可祛災除穢氣。到了青礁慈濟宮,閣上的每個小孩都得下閣朝拜吳真人神像,香陣進香朝拜完畢後,沿原路回村。
四是藝陣行演路線。從東嶼村埭頭進入鐘山、漸美、龍潛、北市、海滄街、柯井、毛穴廣,最後進入青礁慈濟宮進香過火。錦里、青礁的蜈蚣閣進香也是如此,就是進香線路和蜈蚣閣的節數多少不同而已。
文化特徵
海滄蜈蚣閣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傳承性:海滄蜈蚣閣進香活動代代相傳,很多村莊每年一次,只要時間一到,不管規模大小,總有信眾堅持舉行這一傳統儀式。
自發性:每年舉行“蜈蚣閣”進香儀式的村落都有一個自發的專門機構進行組織和管理,一般都是成立一個理事會,理事會成員由成年男性在大道公神像面前卜杯而定。所需費用都是村民自願捐獻,並非硬性攤派,一到那天,全村村民不管男女,不管老少,主動參加蜈蚣閣進香活動。
地方性:保生大帝信仰在閩南及台灣等地方較為流行,以台灣為例就有400餘座保生大帝廟。人們以不同的方式來祭拜保生大帝,而像海滄東嶼等村莊用如此隆重的儀式來表示自己的信仰和崇拜卻獨有特色,他們居住海邊,渴望蜈蚣閣能保佑他們在海上能風平浪靜、平平安安,在創業道路上能戰勝疾病,同時弘揚勸善戒惡、扶危濟弱的精神,因此習俗的產生也是生產、生活的需要。
藝術性:海滄蜈蚣閣的製造工藝,如閣亭的比例、形狀、材料的使用,彩扎、剪紙、服裝的品種和色彩的搭配,都必須追求美觀、合理、實用,所以有較強的藝術性。
娛樂性:海滄蜈蚣閣雖然帶有宗教色彩,但在蜈蚣閣出閣那天卻又很多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如舞龍隊、舞獅隊、腰鼓隊、薌劇、歌仔隊、花束、花籃隊、雜技等都會同時上演,場面熱鬧,沿途吸引百姓觀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海滄蜈蚣閣儀式中對於保生大帝的崇拜,在海外具有較大的影響,是海外華僑、華人回鄉探親,尋根謁祖和進香朝拜的“根”之一,它發揮著聯繫海內外親人情誼,增進共識,促進民間文化交流的社會功能。海滄蜈蚣閣對於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祖國統一具有重要意義。
海滄蜈蚣閣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起著安定和諧的作用,其信仰的內容多以救死扶傷、匡扶正義等道德觀為主旨,籌備蜈蚣閣進香,是村民進行友好溝通合作共事的好時機,平時有磕磕碰碰的鄰里,在舉辦這種活動過程中,矛盾都得到緩解,這對促進安定團結,建設和諧社會起著積極的作用。
海滄蜈蚣閣既是一項具有觀賞價值的民俗活動也是一項民眾娛樂活動。蜈蚣閣出閣當天很多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如舞龍隊、舞獅隊、腰鼓隊、薌劇、歌仔隊、花束、花籃隊、雜技等都會同時上演,既能娛神又能娛人。
傳承狀況
海滄蜈蚣閣這一傳統活動多在農村舉行,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許多村莊逐漸被拆遷和分流,海滄蜈蚣閣面臨消亡的危險,因此需要進行保護、發掘和整理,以恢復其原生態面貌。
保護措施
海滄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東嶼、錦里等村,對蜈蚣閣傳統表演民俗進行了實地、全面的調查,出版了《海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第一輯》和《海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第二輯》,詳細記載了滄海區蜈蚣閣傳統表演民俗的歷史沿革、儀式內容、全部過程、配套活動等。
海滄區成立了吳真人研究會。
2014年,廈門市海滄區依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和海滄蜈蚣閣製作體驗室等平台,舉辦“保生大帝”信俗、蜈蚣閣、送王船等非遺項目民俗文化節或武術賽事,還專門設立了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對傳承人的傳承活動給予一定的經濟資助。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廈門市海滄區文化館獲得“抬閣(海滄蜈蚣閣)”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4月18日,海滄蜈蚣閣在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中進行了表演;同年6月1日至15日,海滄區舉辦了海滄蜈蚣閣東嶼進香民俗文化展。
2018年5月,海滄蜈蚣閣在保生大帝聖駕巡安文化節中進行了表演。
2019年2月,海滄區東嶼村舉行了“蜈蚣閣進香”巡遊活動;同年5月,海滄東嶼村蜈蚣閣與金門蜈蚣座共同繞巡後浦小鎮;同年11月,海滄蜈蚣閣在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進行了表演。
榮譽表彰
2012年5月5日,海滄蜈蚣閣以120節“閣棚”總長376米的長度創下了世界上最長的蜈蚣閣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