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禮

抗禮

抗禮,漢語辭彙,

拼音: kàng lǐ

釋義:行平等的禮。又作“亢禮”、“伉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禮
  • 詞語拼音: kàng lǐ
  • 詞語解釋:行平等的禮
  •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
詞語,拼音,引證解釋,

詞語

抗禮

拼音

kàng lǐ

引證解釋

行平等的禮。
莊周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抗禮。”
史記·貨殖列傳》:“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
《北史·元順傳》:“及見,直往登牀,捧手抗禮,王公先達莫不怪慴,而 順 辭吐傲然,若無所覩。”
劉肅 《大唐新語·知微》:“隋吏部侍郎高構典選銓綜,至房玄齡杜如晦,愕然正視良久,降階抗禮,延入內齋共食。”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劉致君見異人》:“致君載酒往,見客前揖。客亦與之抗禮。”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秦王大悅,尊尉繚上客,與之抗禮,衣服飲食,盡與己同,時時造其館,長跪請教。”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知縣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禮,留著吃了酒飯,叫他拜做老師。”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西方諸國,上者藩侯,下者地主,平民皆不得與抗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