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內遷研究》是程朝雲創作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3年6月。
該書利用檔案、報紙以及親歷者回憶等資料,在人口遷移研究和抗戰史研究的雙重框架下,巨觀地考察戰時人口內遷運動。該書以內遷人口的具體經歷為例,討論內遷人口在內遷途中以及在後方所經歷的種種磨難,進而揭示支撐他們經歷磨難的主要精神動力:不做亡國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內遷研究
- 作者:程朝雲
- 類別:歷史學著作
- 字數:242千字
- 首版時間:2013年6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以全面抗戰爆發以來的人口內遷運動為研究對象,對內遷人口的構成與數量、人口內遷的過程與路徑、內遷人口在後方的分布與生活就業狀況、人口內遷對抗戰的貢獻、人口內遷對遷入地的影響等問題加以細緻梳理。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內遷的背景 第二章 戰時內遷人口的構成與規模 第三章 背井離鄉——戰時人口內遷之路 | 第四章 內遷人口在後方的分布 第五章 戰時內遷人口在後方的就業與生活 第六章 戰時人口內遷運動評價 |
創作背景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的生存,付出了巨大代價。日本侵略者的戰火席捲大半箇中國,無數的中國人家園被毀。1937年底,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淪陷,國民政府不得不西遷重慶,大量廠礦、學校等也向西南、西北等後方轉移,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逐漸西移。在此大背景下,為了個體乃至民族的生存,大量人口從東部及中部戰區向後方遷移,形成了一股規模龐大的特殊的移民潮。關於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內遷問題,雖有學術成果面世,但大多偏重於戰時人口內遷的某一方面或局限某一特定區域,整體研究成果較少,一些基本概念仍有許多商榷之處。基於此,《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內遷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按抗戰初期、中期和後期的分期法,對戰時人口內遷的過程、具體路線等進行了論述。抗戰初期是戰時人口內遷最集中的時期,具體又可以南京淪陷劃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南京淪陷前,人口遷移的方向還不夠清晰,南京淪陷後,逐漸形成向西遷移的內遷人口主流。進入抗戰中期,從戰區、淪陷區向後方的長距離遷徙相對不易,踏上內遷之途的以社會中上層以及青年學生和技術員工為主。但是1942—1943年的大旱災曾造成大批河南農民西上求食,內遷陝西、甘肅等地。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則導致香港、南洋等地的華人華僑回國,在抗戰中期也形成一波不小的移民潮。抗戰後期,豫湘桂戰爭又一次造成大規模的人口內遷,尤其是湘桂一帶,在抗戰初期和中期曾是內遷人口的集中地,湘桂戰爭造成內遷人口與本地人口一起踏上繼續內遷之路,在黔桂線上,因此擠滿了內遷的人群,其狀甚為慘烈。
該書描繪了內遷人口在後方的分布與生活就業狀況。內遷人口主要分布在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和湘西等西南地區,以及陝西、甘肅等西北地區,在贛南和閩北等地也集中了一定的內遷人口。在戰時內遷人口中,有組織內遷人口由於有預先的工作安排,因而在後方不存在就業的問題,他們大多是社會中上層人士,且多在所屬單位居較高職位,在後方最有可能從事的工作仍然是這些單位的中上層職位,包括中高級公務人員、教職員工、公營事業中高級職員、民營企業中高級職員、技術工人、文化工作者等。在內遷難民中,有少數也是社會中上層人士,經濟基礎較好,且人脈較廣,在戰時易於找到工作。接下來是教職員工、青年學生和技術人員三大群體,基本上國民政府對這三大群體有一定的照顧政策,收容並幫助其就業或求學。至於以小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等組成的中間階層,其就業狀況比較複雜,可能從事的工作包括中國小教職員、政府機關臨時雇員或低級公務人員、新聞機構或者宣傳戰線的普通文化工作者等。對這個群體來說,職業的穩定性存在問題,且很容易陷入失業的困境。至於為數眾多的底層內遷人口,國民政府振濟機關通過種種措施,引導其參加生產,如設立難民工廠,幫助難民從事小手工業生產;加強難民組訓,並幫助難民介紹職業;為難民中有能力從事小商小販者提供小本貸款,使其從事小本負販;在後方設立墾區,移送難民從事墾殖等。關於內遷人口在後方的生活,該書主要以戰時重慶為例,展現了內遷人口在後方的生活狀況,並說明內遷人口均經歷了一個日漸貧困化的過程,在後方的生活比較困窘。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內遷研究》 | 2013年6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161-2898-5 |
作者簡介
程朝雲,安徽桐城人,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社會史、台灣史等;發表《抗戰初期的難民內遷》《戰時人口內遷與重慶》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