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洪流》是浮雲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起點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日之洪流
- 作者:浮雲
- 小說類型:網路小說
- 連載平台:起點網
《抗日之洪流》是浮雲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起點網。
《抗日之洪流》是浮雲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起點網。作品簡介退役特種兵龍天海及一群不甘寂寞的戰友們,加入了僱傭軍團。 在一次物資輸送途中遭遇異像,來到了20世紀20年代末的太行山腹地。 他們面對苦難深重的華夏大地,會做出什...
《洪流》是根據朱道南小說《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改編,由中央電視台、安徽廣播電視台出品的革命戰爭史詩大劇,陳家林執導,楊爍、張璇、吳其江、毛林林、張陸、李君峰等人主演。該劇講述1925年到1927年間,在革命的洪流中,五位結義兄弟因為信仰不同,而逐漸產生分歧,最後分道揚鑣的故事。劇情簡介 在反對軍閥張宗昌的鬥爭...
《洪流(廣東)》是校園刊物。刊登內容 《洪流(廣東)》創刊於抗日戰爭時期,是梅縣樂中學生會創辦的校園刊物,主要刊載學生的畢業論文、文學作品等。設有論文、文藝、詩詞等欄目。該刊館藏的第6、7期合刊主要刊載與戰爭有關的文章,該期封面即為蔣介石於戰爭背景中的木刻畫,名為《偉大的使命》。文章如《沼澤地...
張貫中,原名張序爵,1921年臘月初三出生在寨里南街一個耕讀繼世之家。少年時,得祖父教誨,有精忠報國之志。抗戰爆發後的1938年1月,追隨洪濤、黎玉、廖容標、趙傑加入抗日洪流。從1939年到1940年間,任寨里鎮抗日民主政府鎮長。1941年,任寨里區抗日民主政府區長(這年,日寇占據寨里,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根據對敵...
投身抗日 “九一八事變”後,王德泰目睹日軍燒殺淫掠的種種暴行,無比憤慨,毅然投身於抗日的洪流。他踴躍地參加了中共東滿特委組織的反日、反親日走狗、實行減租的秋收鬥爭,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春,王德泰加入延吉縣老頭溝游擊隊,不久當了班長。之後組織上派他到三道灣做山林隊“長江好”的工作,他利用...
歷史不容遺忘,正義必須伸張。77年前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激盪的洪流,最終徹底擊碎了侵略者的囂張狂想。今天,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堅定地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力量站在一起,堅決反對一切扭曲歷史的不義之舉。讓歷史告訴未來,勝利屬於正義的一方。(人民日報北京、華盛頓、柏林、莫斯科、東京2014年7月6日電 記者裴...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日戰爭爆發,敵人進逼中原,國民黨數百萬大軍不戰而退,大好山河淪陷敵手,農村頓呈恐怖狀態。斯時,進步青年目睹桑梓慘狀,急起進行抗日活動,袁復榮、劉齊濱、王石鈞等同志首先倡導,發動民眾,組織青年,在魯西南混亂局面中形成抗日洪流。一九三八年冬,八路軍楊崔支隊馳入魯西南,血戰沙窩趙,...
在中華民族存亡攸關的時刻,劉之武奮然而起,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日洪流之中。他是宿縣抗日動委會和救亡社領導人之一,他利用教育工作之便,積極推動臨渙地區的抗日救亡活動。他常常在課堂上或逢集的日子,向學生和民眾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激發人們的抗日熱情。他組織起30多人的抗日宣傳隊,深入街頭和鄉村演出。1939...
10月,周可傳和梁炎昌等取道香港回國,投身抗日救亡洪流。人物生平 周可傳,1911年5月出生於廣西上林縣巷賢鎮兆京村一個壯族農民家庭。1929年考入賓陽十三中,後轉讀武鳴九中,1932年考讀南寧高中。1934年周可傳南高畢業,到南寧樂群社當職員。社總幹事程思遠賞識他。志存高遠的周可傳1935年東渡日本讀早稻田大學,後...
許曉軒(1916年—1949年11月27日),男,名永安,字小軒,江蘇江都人,無產階級革命家。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許曉軒赴重慶,經沙千里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慶職業互助會的活動。1938年5月許曉軒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
《救亡進行曲》創作於1936年初,由周鋼鳴作詞、孫慎作曲,與1935年誕生的《義勇軍進行曲》同為抗戰歌曲的姊妹篇,激盪抗日救亡的洪流。新中國成立後,該曲又由瞿希賢編配成合唱譜,作為影片《青春之歌》的插曲播出,再次傳唱神州大地。創作背景 1936年,當日本法西斯把侵略戰火燒到中國時,正在攻讀音樂系的孫慎投筆從...
袁熙玉(1923年6月20日—2014年7月8日),女,原名袁玲華,原重慶市梁平縣地下黨員、教師。生於四川省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求學於梁山初級女子中學附屬國小,1938年加入到抗日救亡洪流,1939年3月29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入大竹師範學校,擔任學校的黨支部書記;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活躍在大河裡一帶的紅槍會首領李式平,在中共黨員路行健的影響下,積極投身抗日洪流,於1938年3月18日率領1000多人強攻駐沁陽縣城日軍,李式平及部下200餘人為抗日捐軀。3月底,大河裡黨支部領導成立了2000餘人的“大河裡抗日自衛總團”,並與沁陽地下黨組織共同建立了“濟沁抗日聯防委員會”。 1938年7月,沁陽中心...
肖孝澤(1912年5月4日一1944年5月21日),號海梁,四川省富順縣琵杜鄉岩灣村玉泉莊人(今富順縣琵琶鎮農場村九組),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五期畢業,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六集團軍高級參謀兼參謀處長,抗日英烈。全面抗戰爆發後,積極投身於抗日洪流中。任河南禹縣自衛團司令期間,積極發動民眾,組織自衛團盡心竭力於...
12月25日,日軍飛機轟炸東平城,東平人民滿腔怒火,積極參加抗日活動,劉仲羽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他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縣抗日救亡協會。1937年 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2月,劉仲羽按照中共東平縣工委指示,考入國民黨東平縣政訓處,並以政訓員的身份到三區工作,對國民黨三區區隊進行改造。12月,中共泰西...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全國各族人民的救國熱情空前高漲,這滾滾抗日洪流也波及到偏遠閉塞的川西北山區。時駐安縣曲山場(現屬北川縣)的王建堂,血氣方剛,常與一幫青年在一起談讀論文,抨擊時政。面對日寇鐵蹄踐踏下的祖國破碎河山,熱血青年們義憤填膺,“位卑未敢忘憂國”。於是以王建堂為首,相互邀約...
冀東抗日武裝大暴動爆發後,高橋(1938年7月—1943年4月期間化名蘇然)來到時任中共河北省委書記、冀熱邊特委軍事負責人兼抗日武裝大暴動聯軍司令員李運昌處參加抗日鬥爭,擔任冀東抗日聯軍第二路軍司令部作戰參謀。從此,高橋(化名蘇然)義無反顧地拿起抗日武器,投身到抗日救國的洪流中。冀東抗日武裝大暴動形勢排山倒...
愛國老人李善祥贊助這群青年的抗日誌願,臨行時送每人一隻封口的信封,說在困難時打開,其實一出小港鎮,就有人打開了。“呀!裡面有十元錢!”接著全打開了,每人都是十元。老人想得周到,汪波等青年人更是豪情滿懷,邁步奔向抗日洪流。戰時青年訓練團設在麗水碧湖鎮,團長是當時浙江省主席黃紹竑。日軍侵占浙江,...
他邊組軍,邊收槍,將南自孟家莊,北到夏家店子,方園20里內的民間槍枝,全部收集了起來,裝配了這支三落三起的抗日武裝,實現了他的“投筆從戎”宿願。是年舊曆二月初二日,孫士良便率部開到傅家莊,加入了八支隊,匯入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洪流之中。孫士良投入八支隊後,擔任了大隊文化教員,即隨軍東征。1938...
1944年,受他的影響,弟弟李靖也參加了新四軍,投身於抗日救國的洪流中。1947年春,李默調到中共寶應縣射陽區委工作。當寶應的鬥爭形勢稍有緩解時,李默主動提出去敵情更為險惡的秦潼縣工作,並擔任了大垛區的區委副書記。1947年7月30日午夜,不幸被捕。李默左右胸及腰部中彈,光榮曬性。第二天武工隊冒著危險,...
在這一民眾抗日洪流的推動下,不少縣的頭面人物都加入了抗日的行列,也有一些人還在觀望甚至暗中破壞。為此,唐聚五決定先禮後兵,以救國會名義發出通令,要求各縣軍政首腦一體反正抗日。他在給通化縣的電報中寫道:“貴縣為東邊重鎮,素念貴機關久具愛國熱忱,義之所在,當不後人,唯遲至今日,尚無表示,揆諸...
《風語》是由劉江執導,胡軍、郭曉冬等主演的一部歷史革命題材電視劇,於2011年2月9日在CCTV8黃金強檔首播。影片講述了1937年南京淪陷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階段。留洋多年的數學博士陳家鵠,攜日本籍妻子惠子歷經周折回到中國國內,投身到風語抗日洪流中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37年,南京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