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捐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kàng juān,釋義是公開反對交納捐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捐
- 拼音:kàng juān
- 釋義:公開反對交納捐稅
抗捐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kàng juān,釋義是公開反對交納捐稅。
抗捐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kàng juān,釋義是公開反對交納捐稅。解釋公開反對交納捐稅。1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三回:他一爿小鋪如何捐得起。府大人見他不肯,便說他有意抗捐,立刻將他鎖押起來。...
抗捐運動,部分港人抵制賑災捐款的運動。內容簡介 4月20日,四川雅安爆發地震之時有傳聞指出部分港人抵制賑災捐款,甚至舉行“一毫子(一毫子即10分錢,是香港最小貨幣單位)都不捐”運動。這一說法立即引來各地人民的熱烈討論。有的人...
唐言福、朱漢膺等直接領導下,聯合惠北一些宗族、幫會成立由共產黨領導的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抗捐大同盟”作為領導機構,於是年3月14日全面爆發了以惠北三朱周邊“十八鄉”及山腰、壩頭、郭厝為中心的武裝抗捐鬥爭。
上海小車工人抗捐 ⑴ 1877年(清光緒三年)上海小車工人為反對工部局增加捐稅,群起反抗。工部局進行鎮壓,抗捐領導人朱浩林等被處枷刑。
中共商洛特委暨抗捐第一軍成立遺址位於洛南縣景村鎮車塬國小,形成時間為1934年12月29日。1934年12月下旬成立了中共商洛特委和抗捐第一軍。1934年12月29日,在景村鎮車塬召開了抗捐第一軍成立大會公開宣布了抗捐軍的性質、宗旨、任務...
曲詩文(1849—1914)清末農民起義領袖。亦作士文,山東萊陽人,辛亥革命前,即清末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山東萊陽縣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人民抗捐抗稅鬥爭。曲詩文就是領導這場反封建鬥爭的著名領袖。翌年起義失敗,流亡他鄉,後被捕,...
劉思裕(1868-1907),本名善全。廣西省欽州那彭鎮鳳凰崗村人。光緒33年(1907年)農曆3月,劉思裕與黃世欽等,召集鄉人數千人,在那彭雞兒坪開“牛頭大會“,歃血為盟,誓死抗捐。農曆5月初,郭人漳派林虎統兵1營回攻那彭,...
王宗朋(1847-1906 )字蘭居,清末山東濮州王榔頭莊(今鄄城縣箕山鎮)人。自幼愛好武術,性格豪爽,剛強正直,扶弱濟貧,壯舉豪強,抗官府,成為魯西蘇北一帶農民抗捐領袖。光緒二十年(1894 ),王宗朋以練武強身、扶弱保家為宗旨...
經過多方面的艱苦工作,決定以各鎮團防為基本力量,正式成立了“川南農民革命軍”,開展一場武裝抗捐鬥爭。抗捐鬥爭很快得到回響,不到十天,48個場鎮的團防和民團武裝全部集中到了抗捐前線檬刺岩,參加“川南農民革命軍”,共有武裝人員...
中共陝西省委決定發動民眾開展抗糧抗捐鬥爭。已擔任中共陝西省委委員、省委秘書長的楊珊和交通員李志安到白水縣布置抗糧抗捐鬥爭,同時發展中共組織。5月中旬,白水縣爆發了萬餘農民參加的“交農”運動,迫使縣府豁免了1930年到1931年的尾欠...
同年8月,轉為中共黨員,1927年7月,他病情已很嚴重,但他還帶病和縣委成員一起領導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抗糧抗捐鬥爭。他病逝後,中共壽光黨組織和當地民眾為他舉行了追悼會。人物簡介 張玉山(1898~1927.12.18),名振儒,以字行,...
當時莊河各會首紛紛“聯莊”抗捐,一會有警,鄰會立即支援。潘永忠和莊河以西的大鄭、明陽、尖山等會會首“聯莊”,被人稱為“西大會”。1909年春,潘永忠領導“西大會”2000餘人抗捐搶糧,攻打、砸爛稅捐機構,驅走了稅吏。復州的高...
隋守真, 出生於奉天省莊河西烽台(今莊河市尖山鄉)。1911年8月,他與潘永忠一起掀起了東北地區大規模的抗捐鬥爭。1911年11月27日,民軍在李家臥龍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分府,顧人宜為第一軍司令,張壁為參謀長,隋守真和潘蘇忠任第...
隨即聯合八所學校掀起以清算“包稅”鬥爭為主要內容的學潮,有力地推動全縣“五抗”(抗租、抗稅、抗捐、抗糧、抗債)鬥爭的發展。個人簡介 曾化名陳鵬,今泉港區山腰鎮新宅村人。1927年在惠安縣立初級中學讀書時,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
山腰慘案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民眾負擔不起苛重的稅額,於民國13年(1924年)1月11日憤起抗捐,襲擊楊增福團後,敵人增援造成的慘案。事件經過 民國12年(1923年)冬,北軍王永彝部楊增福團進駐山腰壩頭,開徵田畝捐(即鴉片捐),數額...
魏嵋(1852-1929),字蜀峰,山東青州東聖水村人。他自幼讀書,學識淵博。23歲時中舉人。1875年青州大災,魏嵋參與組織青州地區著名的抗糧抗捐運動,被革去功名,投進監獄。1903年,魏嵋率四子魏子莊參加了興中會。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彭燦碧(1918—1949.11.27),四川合川人。革命烈士。四川合川人。1947年加入共產黨。積極從事農民運動,發動“三抗”(抗丁、抗糧、抗捐)鬥爭,辦農民夜校,組織姐妹會、“三抗”隊、武工隊,為游擊隊籌集搶枝。1948年9月被捕,在...
於群(1916~1947),閬中二龍鄉人。1932年,於群參加二龍鄉地下黨組織發動的抗丁、抗糧、抗捐鬥爭。1933年秋,於群任村蘇維埃主席。1935年隨紅軍長征。盧溝橋事變後,為加強華北地區的抗日力量,於群被分配到冀中十分區地委組織部任幹事。19...
後由陳雲主持召開留下來的紅軍幹部會議,周恩來出席參加,並宣布王首道為中共越西特委書記,李井泉、陳野萍、王觀瀾、王紹之等為委員;陳野萍為中共冕寧縣工委書記,王紹之為冕寧抗捐軍總司令。王紹之接受任務後,發動民眾,組織民眾參加抗捐軍...
此時,紅軍發展到3700餘人,地方武裝游擊師和抗捐軍發展到2000餘人,鄂豫陝蘇區初步形成,人口近50萬。中共鄂陝特委和豫陝特委先後建立。1935年5月中旬,國民黨軍30多個團向紅25軍發動第二次“圍剿”。鄂豫陝省委決定,以游擊隊就地...
孟光遠,1904年生,邛崍王店鄉人。1928年在川軍團務學校學習期間,開始接觸革命思想。結業後任王店、鄭店偵緝隊長。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中共邛(崍)、大(邑)縣委領導的武裝抗捐鬥爭在邛南地區展開後,孟光遠擔任上川南抗捐...
1936年10月,張炳文同神團一起參加了紅七十四師領導下的地方武裝抗捐軍,張炳文擔任抗捐軍特務隊班長。在紅七十四師領導下,抗捐軍先後轉戰鎮安、柞水、長安、安康和寧陝五縣,積極開展土地革命。1936年12月,抗捐軍正式改編為紅七十四師補充...
光緒二十七年(1901),高平知縣高凌霄在籌辦"教案"賠款時,將紳富捐改為各里百姓交納。全縣百姓在畝捐之外又需交納此捐,怨聲載道。郭士基義憤填膺,同牛文霄、李東海一起領導高平民眾抗捐,形成聲勢浩大、轟轟烈烈的抗捐鬥爭。山西...
他一面聯絡四鄉紳士,形成抗捐合力;一面徑找縣知事,為民請命,曉以利害,據理力爭,在邱城、陳村、段寨、石佛寺等村民眾抗捐怒濤中,縣知事終於被迫收回成命,抗捐鬥爭贏得勝利。為不忘馬翁功德,百姓自發斂資為馬翁樹碑10幢,...
蔡自倫(1898~1943),又名蔡迅齋,馬山區馬南村人。在當陽中學讀書時,積極參加聲援“五卅“鬥爭的革命活動。大革命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回鄉在菱角湖一帶秘密發動民眾,抗租抗捐。1930年10月,中共南漳縣委委員張洪應帶領游擊小分隊一百...
周味韶,化名鄒葦蕭,1901年生,雷麻鄉人,出身農民家庭幼入私塾讀書,後因家貧輟學,在家鄉做塾師、國小教員等。1927年12月,周味都和徐夢觀一起加入中國共產黨。周味韶入黨後,積極編寫革命歌謠和“抗捐抗稅”等標語口號,在鄉村集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