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復旦大學舊址
- 外文名稱:The pre-campus of fudan university
- 地理位置:北碚市東陽鎮
- 著名景點:登琿堂
- 類型:抗戰舊址
- 建成:1938
基本情況,歷史,
基本情況
歷史
學校設有文、理、法、商、農五院二十二系及兩個專修科,並設定有科學館、新聞館、商科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室等,培訓各類人才。廣大師生高舉抗戰、團結、進步大旗,積極加入抗戰洪流,成立了《中國學生導報》、菊社、話劇社、文摘社、新民主主義青年社等進步團體,創辦《中國學生導報》、《文摘》、《夏壩風》等刊物和壁報,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使復旦成為大後方堅強的民主堡壘。夏壩與重慶沙坪壩、成都華西壩並駕齊驅,成為戰時後方文化民主的“三壩”之一,有“小延安”之美譽。由於學校倡導“學術獨立、思想解放”的方針,吸引了如陳望道、周谷城、孫寒冰、曹禺、胡風等一大批專家學者和各地的熱血青年前來任教和學習。
1946年7月,復旦大學遷返上海,留渝校友又在此成立了私立相輝文法學院,開設外語、文史、經濟、法律、農藝等學科,聘請知名學者任教,解放後併入西南農業大學、重慶大學和成都財經學院。
1987年,在舊址上豎起了一塊3米多高的白色大理石紀念碑,上書“抗戰時期復旦大學校址”幾個大字,是由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周谷城親筆寫的。碑的背面是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手書的碑文:“陋室繩床,堅持教學,含辛茹苦,研讀不綴”,介紹了當時工作和學習的情景。
登輝堂後,還有當時學校教務長兼法學院院長孫寒冰墓園一座,銘刻有《復旦大學師生罹難碑記》、《孫寒冰教授墓誌》,記載著當年日軍飛機轟炸北碚時的情景。
1995年5月,復旦大學校友第四屆世界聯誼會在重慶召開,來自美洲、歐洲、我國台灣及大陸各地的300多位抗戰時期在這裡求學的老校友,曾結伴前來舊地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