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文藝

現代文藝雜誌,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會刊,1938年 5月4日創刊於漢口。“抗戰文藝編輯委員會”編輯,編委會由當時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各方面的代表作家33人組成,他們是:王平陵、田漢、安娥、朱自清、朱光潛、成仿吾、老向、老舍、吳組緗、宋雲彬、周文、郁達夫、胡風、胡秋原、茅盾、徐炳昶、姚蓬子馮乃超、夏衍、陳西瀅、張天翼、舒群、陽翰笙、葉以群、葉紹鈞、適夷、鄭伯奇、鄭振鐸、穆木天、錫金、鐘天心、豐子愷、羅蓀。

基本介紹

抗戰文藝簡介,採取創作與評論並重的編輯方針,重視文藝訊息的報導和各地文藝動態的交流,撰稿人及有關停刊事宜,

抗戰文藝簡介

該刊的刊期、出版地點、執編人屢有變動:在漢口出版期間為三日刊、周刊,適夷、蓬子、錫金、羅蓀等執編。武漢淪陷前夕出版的《武漢特刊》,由馮乃超、羅蓀、葉以群、戈寶權編輯。1938年10月 8日,《抗戰文藝》遷往重慶繼續出版,始為周刊,後改半月刊、月刊。由老舍、蓬子執編,羅蓀曾一度參與編輯。1946年5月4日出至第10卷第 6期終刊。總計出版72期。《武漢特刊》共出4期。另有《文協成立五周年紀念特刊》、《文協成立七周年並慶祝第一屆文藝節紀念特刊》各一冊。《抗戰文藝》是貫穿抗戰時期始終的唯一的全國性大型文藝刊物。在動盪不安的環境中和來自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嚴峻壓力下,它緊密依靠革命的進步的作家,吸引並團結愛國的擁護抗戰的作家,為戰時文藝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在宣傳動員民眾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採取創作與評論並重的編輯方針

《抗戰文藝》採取創作與評論並重的編輯方針。在漢口出版期間和遷重慶初期(前4卷),文藝創作多表現全國軍民抗日愛國的蓬勃景象,形式以通訊、特寫、速寫、印象記等各種報告文學作品數量最多,輔以小說、朗誦詩、雜文以及各種通俗作品,形成熱烈奮發、迅速反映現實的創作特色。其代表性作品有以群的《台兒莊一勇士》、郁達夫的《平漢隴海津浦的一帶》等前線通訊,魯彥的《炮火下的孩子》、端木蕻良的《螺螄谷》等短篇小說。文藝評論重於“通俗文藝”的倡導,發表過老舍的《通俗文藝散談》、姚雪垠的《通俗文藝短論》、馬彥祥的《舊劇抗戰》以及《怎樣編制士兵通俗讀物》的座談會紀要等。從3卷1期起增設《每周論壇》(後改為《論壇》)欄,利用短論形式,提出或討論文藝運動中的現實問題,如對梁實秋的“與抗戰無關”論的批駁(第 3卷第2期),對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的強調(第3卷第5、6期合刊)等。《抗戰文藝》在重慶出版的大部分時間(第5卷以後)里,由於國民黨統治區政治經濟形勢惡化,刊物不能正常出版,經常延誤脫期。這時創作上報告文學和通俗作品驟減,而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創作顯著增多,諷刺與暴露現實成為文學創作的主導傾向。黃藥眠的小說《陳國瑞先生的一群》、沙汀的短篇《在其香居茶館裡》以及陽翰笙的歷史劇《天國春秋》等,直接或間接地諷刺暴露了國民黨統治區的黑暗窳敗。艾蕪的短篇《秋收》和吳組緗的長篇《鴨嘴澇》則描寫抗戰中軍民生活的新氣象或內地農民愛國意識的覺醒。文藝評論上多次刊載呼籲“保障作家生活”的短論,同時增強了對作家創作經驗的總結和對創作問題的研討。

重視文藝訊息的報導和各地文藝動態的交流

《抗戰文藝》一貫重視文藝訊息的報導和各地包括延安和敵後根據地、淪陷區文藝動態的交流。每期都有“文藝簡報”,經常發布文協總會的檔案和“會務報告”,介紹文藝工作團、戰地訪問團以及民眾性文藝工作情況和經驗。為及時反映文藝界的重大活動,還陸續編刊了大量專輯或專欄,如魯迅逝世二周年、四周年“紀念特輯”,“郭沫若先生創作二十五年紀念特輯”,“老舍先生創作生活二十年紀念文選輯”,“茅盾先生五十歲及創作二十五年紀念特輯”(編好未印),以及“保衛大武漢專號”、“回民生活文藝特輯”、“紀念高爾基”專輯、“懷悼羅曼.羅蘭”專欄等。在周作人附逆前後,發表過多篇先是爭取、後是斥責的文章。刊物除了隨時報導各國民主作家支持中國抗戰的活動,還陸續刊登日本的鹿地亘、綠川英子、美國的史沫特萊等人聲援中國人民、中國作家正義鬥爭的專文,反映了國際文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廣泛團結。這些報導和文章,不僅為戰爭中分散於各地的、不通音訊卻又相互關切的作家隨時提供訊息,也為抗戰文化史、文藝史的研究保存了豐富的有價值的資料。

撰稿人及有關停刊事宜

《抗戰文藝》的經常撰稿人有郭沫若、茅盾、老舍、郁達夫、姚雪垠、適夷、以群、艾青、任鈞、羅蓀、宋之的、胡風、吳伯簫、吳組緗、雪峰、沙汀、歐陽山、草明、蓬子、王平陵等。抗戰勝利後,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更名為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抗戰文藝》也隨之停刊,另行編輯《中國作家》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