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地道,本身是用於山上泄洪的排水通道,又是少有人知的秘密通道。在抗戰時期,各方要員經常光顧白龍觀,危急時刻,都是通過該通道平安脫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戰地道
- 所屬年代:清代
抗戰地道,本身是用於山上泄洪的排水通道,又是少有人知的秘密通道。在抗戰時期,各方要員經常光顧白龍觀,危急時刻,都是通過該通道平安脫險。
抗戰地道,本身是用於山上泄洪的排水通道,又是少有人知的秘密通道。在抗戰時期,各方要員經常光顧白龍觀,危急時刻,都是通過該通道平安脫險。文物特徵觀內當家的把大部分財物通過該通道轉給地下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
地道戰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冀中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法。地道戰戰法從晉察冀邊區保定清苑的冉莊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形成...
焦莊戶地道戰遺址,位於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焦莊戶村境內,始建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是焦莊戶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建造的防禦工事,被譽為“人民第一堡壘”。焦莊戶地道戰遺址包括地道、地上工事和附屬建築。地道全長約11.5千米...
冉莊地道戰遺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冉莊鎮冉莊村,是抗日戰爭中的一處重要戰爭遺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冉莊地道開挖,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擴建,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遺址整個保護區面積為30萬平方米,重點...
河北地道戰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冀中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是廣大民眾在黨的領導下創造的堅持平原抗日游擊戰爭的一種形式。在平原上開展游擊戰爭,不同於在山區。平原上一馬平川,對裝備精良、擁有現代交通...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又稱邯鄲抗日地道遺址、邯鄲市峰峰礦區山底抗日地道遺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義井鎮山底村,始掘於南宋末年,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拓展、延伸挖掘,形成規模。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保存...
李館抗日地道舊址在民權縣東北,北關鎮舊李館村。素有“魯西南大門”,抗日戰爭時期為我國重要游擊據點。地道以李館為前站中心,南連任莊等五村,東沿黃河大堤通湯水口。開挖於抗日戰爭時期,旨在保存力量打持久戰。全長50多華里,地道...
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河頭地道戰遺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城西2公里處的西河頭村。是抗日戰爭,尤其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當地軍民對敵鬥爭中的一處重要戰爭遺址。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生動體現,是開展武裝鬥爭的偉大...
南莊抗戰地道景區 ,位於山西省陽泉市,是2A級景區。優惠信息 2020年2月18日訊息,為了感謝所有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向新冠肺炎戰“疫”中的“最美逆行者”表達敬意。陽泉市所有A級旅遊景區(點),從疫情結束景區...
史村戰鬥地道的特點是本村地道與張村、傅家村、東辛莊等鄰村的地道通過野外地道連為一體,形成聯村地道網,可以組成村間聯防,作戰時互相配合,彼此支援。挖地道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抗戰期間,任丘共挖地道2020里,動土約150萬方,如...
三邱地道戰遺址位於藁城區張家莊鎮三邱村內,系藁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地道在1963年發大水時被沖塌,原狀已不存,現在保存的是1972年備戰時在原地道的基礎上挖的地道。簡介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英勇的三邱村人民利用三邱地道...
平定縣南莊村抗日戰爭地道舊址 2021年6月30日,平定縣南莊村抗日戰爭地道舊址 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山西省第四批國防教育基地。
相關課文冀中地道戰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省中部清苑縣冉莊民兵挖築地道對日偽軍進行的作戰。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鬥爭進入困難階段,日偽軍"掃蕩"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開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對...
抗日戰爭時期冉莊的地道暗門是近現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河北博物院。文物特徵 抗日戰爭時期清苑縣冉莊農民開展地道戰時使用的暗門。地道暗門由磚附在木板上製成。一面為木質門板。另一面是交錯排列的青磚,看上去與普通牆壁無異。使用時...
《地道戰》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任旭東執導,任旭東、徐國騰、王俊益、潘雲山編劇,朱龍廣、王炳彧主演戰爭電影。該片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華北抗日鬥爭中一處重要的戰爭遺址。這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廣鐵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東有保衡公路,張望公路穿境而過。冉莊地道始挖於1938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
西河頭地道戰紀念館位於山西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舉辦展覽1個,開展教育活動4次,參觀人數5萬人次。歷史沿革 西河頭地道戰遺址,位於縣城西1公里處的晉昌鎮西河頭村,其全長5公里的地道戰遺址;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1987年7月5日,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1987年以來,北京市、順義區兩級政府先後共投資4000餘萬元,用於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擴建道路、修復地道、新建展館、恢復抗戰民居等。2003年開始,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對抗戰...
在抗日戰爭中,民權縣北關鎮李館村民眾曾利用地道戰消滅日軍和漢奸300多人。據了解,如今,李館地道仍存百餘米。解放後,李館地道還完好地保存著。1958年,山東省在這一帶興修水庫,地道基本上被水沖毀,只剩長約130米的一段。198...
是抗日戰爭時期李館人民為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所挖的連村地道。以李館村前站為中心,連線10餘個村莊,縱橫長達25公里,另有“壯志台”、“血水井”、“英烈院”等革命遺物和建築物。歷史介紹 抗日戰爭時期,李館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員領導...
從此,冀中平原炮樓林立,抗日形勢十分險峻,可以說是一槍打穿根據地。高傳寶在趙區長的教育下頓時醒悟,帶領游擊隊員們利用黑夜的掩護悄悄了將地窖改造成地道,形成了既可以藏身又可以打擊敵人的地下長城。可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傳寶...
《紅色經典電影連環畫-地道戰》是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內容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我冀中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廣大人民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遵照毛主席《論持久戰》中的教導,全民皆兵,大打人民戰爭,人自為戰、村自為戰。...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守衛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因地制宜,發明了一種特殊的戰鬥方式——地道戰。當時,面對兇殘的敵人,守衛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無論是從武器裝備、還是在人數上都處於劣勢。地道戰的發明,進可攻、退可守,...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由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將軍嶺和一二九師陳列館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三百畝,2013年頂峰國際旅遊景區規劃項目。抗日戰爭時期,涉縣是邊區根據地的腹心地、首府縣,地處華北抗戰前哨,為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