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嘔吐毒素駝源單域重鏈抗體結合活性機理的研究》是依託南昌大學,由塗追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嘔吐毒素駝源單域重鏈抗體結合活性機理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塗追
- 依託單位:南昌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駝源單域重鏈抗體由重鏈抗體的可變區組成,又稱為納米抗體,分子量小,具有易於製備、水溶性好、耐酸鹼、熱穩定性好等獨特性質。若能套用於食品安全領域,則可有效應對食品成分複雜、基質干擾大等難點,同時避免傳統抗體存在的一些缺陷。目前針對小分子抗原的納米抗體存在親和力普遍較低的問題,限制了其套用。深入研究納米抗體與小分子抗原相互作用機制,可為體外分子改造製備高親和力納米抗體提供理論基礎。 本研究擬採用抗嘔吐毒素納米抗體作為研究模型,將分子體外進化技術與生物信息學方法結合,首先通過比較分析體外進化前後性能變化,探尋可能的關鍵胺基酸殘基或區域,然後再結合計算機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和改造,並進一步闡釋其結構與功能的關係,以期獲得高親和力納米抗體,為建立相應的新檢測方法奠定物質基礎。研究成果可為製備、設計以及改造針對其它小分子抗原的納米抗體提供新思路和線索,為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提供一套新的技術途徑。
結題摘要
納米抗體分子量約為普通抗體的1/12,具有易於製備、穩定性好、易溶於水等獨特性質。然而,針對小分子化合物的納米抗體普遍存在親和力不足,導致建立的免疫學檢測方法靈敏度較低,不能滿足食品安全檢測的要求。本研究採用分子體外進化技術、分子模擬及對接技術,對針對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納米抗體的識別機制進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納米抗體突變位點均勻分布的隨機突變方法,並對隨機突變的噬菌體展示文庫進行了淘選;通過比較序列的變化,發現在CDR環兩側的胺基酸殘基位點存在高頻突變位點;對高頻突變區域進行了飽和突變實驗,獲得了與DON人工抗原親和力提高的突變子;採用分子模擬及分子對接對突變子結構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突變後納米抗體的整體結構沒有明顯變化,但是對CDR3環的朝向、構型等有明顯的影響,提示突變子通過改變CDR環兩側胺基酸對識別表位的結構。研究建立了納米抗體體外突變方法和納米抗體建模、最佳化及評價分析流程,在此基礎上,對模擬DON的納米抗體和針對黃麴黴毒素的納米抗體進行了分子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