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位移

定義,相關知識,

定義

若兩種不同亞型毒株感染細胞,使其基因組發生重新排列,可引起抗原位移,導致新血清型的出現。

相關知識

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基因構造雖然簡單,但是卻可以利用抗原位移和抗原漂移的基因突變方式,來改變病毒外膜蛋白質的表面抗原,使得基因重新組合,產生不同的病毒株。
若兩種不同亞型毒株感染細胞,使其基因組發生重新排列,可引起抗原位移,導致新血清型的出現。
抗原位移是甲型流感的主要改變使新的血凝素蛋白或/和神經胺酸蛋白出現。導致這個轉變的可能是因為1)新病毒的兩個來源的分裂基因組重組;2)動物病毒的逐漸突變(mutation)。 要進行重組,新的可能導致全球性大規模爆發的流感病毒,一般來自禽鳥,和一種已有的人類病毒,即是H3N2和H1N1,需要同時感染同一個人體寄主細胞。要進行重組,新的可能導致全球性大規模爆發的流感病毒,一般來自禽鳥,和一種已有的人類病毒,即是H3N2和H1N1,需要同時感染同一個人體寄主細胞。 在細胞內,從兩隻不同病毒而來的基因會重新排列成一支全新病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