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投皇上
- 用具:磚塊兒
- 年齡:兒童
- 類型:遊戲
遊戲版本一,遊戲版本二,擺座位,爭皇位,押犯人,
遊戲版本一
投“皇上”是舊時較流行的兒童遊戲。
玩時,揀一塊較大的磚塊豎於地上作“皇上”,周圍豎一些小一點的磚塊作“鼻子”、“耳朵”、“小辮兒”、“頂門槓”等,距“皇上”數米外劃一線為界。玩者站線上外以磚塊擊投。擊倒“皇上”、“鼻子”、“耳朵”、“小辮兒”、“頂門槓”者,即用自己的磚塊壓在上面,別人可再投。最後那位擊投不倒者便是輸者。由擊中“皇上”者發號施令,那些擊倒“鼻子、耳朵、小辮兒”的小夥伴們分彆扭住輸者的鼻子、耳朵和腦後頭髮,擊倒“頂門槓”者用單腿膝蓋不斷地撞擊輸者的屁股,從“皇上”所在地向界線方向走去。走至途中,“皇上”一咳嗽,眾人便往回跑。輸者便追,追上哪位便以相應的懲罰如扭耳朵、捏鼻子走回原處,或讓被追上的那位將輸者背回原處。
遊戲版本二
投皇上是一個適合男孩子玩兒的遊戲,比試投擲準確度高低外加力氣大小。所有遊戲者中,假設一個人做皇上,一個人做犯人,其他都是大臣。皇帝發號施令,大臣們聽命並執行,押解犯人,押到位後返回復命。中心思想是,打掉對手,爭當皇上,坐上皇位,擁有特權。
遊戲需要至少三人玩兒,多人不限,最好是4-7人。每人找兩塊磚做用具,一般是一塊整磚公用、一塊半磚(即磚頭,可大可小)自用。如果找不到整磚,皆用半磚或磚頭亦可,但最好至少能有一塊整磚。自用的半塊磚頭一般要好好選擇,如果太大了則扔不動、投不遠,但橫放在整磚上時穩固,不易再被別人打掉;太小了則投擲力度小,不易將別人的橫磚打下去,但輕便易用,便於準確投擲目標。
將遊戲環境相像成古時皇宮的一個大殿,以皇帝寶座為中心,兩邊按官級分列大臣們的座位。每個遊戲者都要爭取占到一個座位。但N個遊戲者只設N-1個座位,即一個皇位和N-2個大臣席位,有一個人因搶不到座位而淪落成犯人。
遊戲分三步。第一步:擺座位,第二步:爭皇位,第三步:押犯人。
擺座位
在場院(或其它場地、街面)的一邊兒上,找個位置橫放一塊整磚,注意必須是整磚,以顯得此位置特殊。如果實在找不到整磚,則用大塊兒的磚頭也算能對付了。在橫磚上再立上一塊整磚,這就是皇位。如果沒有整磚的話,則用磚頭代替吧,以下同理。將其它N-2塊整磚立於該位置兩側做臣位,各相隔一大步或半米多遠,一字排開,左右擺放要對稱,若不對稱時則將多餘的一塊立在皇位的正前方一步遠處。根據場地情況,也可以擺兩排甚至三排,但皇位必須在最後排的正中間,且其它臣位務必左右對稱。離皇位越近的臣位,其職位(座位)越重要。同時,臣位的擺放將決定“押犯人”時大臣們所站的位置。
三人玩兒時,只將一個臣位設於皇位的正前方一步遠處。
四人玩兒時,將兩個臣位分別設於皇位兩側。
五人玩兒時,將兩個臣位分別設於皇位兩側,一個臣位設於皇位的正前方一步遠處。
六人玩兒時,將四個臣位分別設於皇位兩側,每側兩位。
七人玩兒時,將四個臣位分別設於皇位兩側,每側兩位,一個臣位設於皇位的正前方一步遠處。
八人玩兒時,將六個臣位分別設於皇位兩側,每側三位;或將四個臣位分別設於皇位兩側每側各兩位,另兩個臣位設於皇位的正前方一步遠處,左右各開半步,即其相隔一步。
九人及九人以上玩兒時,將六個臣位分別設於皇位兩側,每側三位,再將一個或多個臣位設於皇位的正前方一步遠處,若是多個則其各相隔一步遠且以皇位正前方的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
達到六人或六人以上時,最後排的臣位可以將“一字”型改擺成“八字”型,即略形成向里收的扇形。
爭皇位
在離磚排相距約10來步的地上,與磚排平行劃一條線作為投擲底線。遊戲者都站在投擲線的外側,不準踩到線或進到線內投擲。
每人拿一塊磚頭,由剪子-包袱-錘(石頭-剪子-布)決定投皇上的順序。遊戲者將手裡的磚頭扔向立著的整磚,每一輪每人只投擲一次磚頭。若把整磚打倒,就把倒地的磚橫放,將磚頭摞在其上,就占住了這個位置,而到下一輪就不再扔了。而下一個遊戲者除了投擲立磚外,還可以將已摞在橫磚上的磚頭投下去。若出現這種情況,則將自己的磚頭摞在其橫磚上占有這一位置,而被打掉磚頭的原持有者將撿起該被打掉的磚頭重新回到爭皇位的隊伍里,參加下一輪的扔磚頭,其在下一輪扔的順序是剛剛代替他位置的人的位次。若沒投中任何立磚或任何摞在橫磚上的磚頭,則本輪投擲失敗,等待下一輪輪到自己時再投。
如此反覆依序扔磚頭,直到將所有立磚都打倒。最後一人如果最後一次打不掉其他人的磚頭,則他就當犯人;若他打下去一個人的磚頭,則他坐其位,而被打下去磚頭的所有者將再扔一次磚頭。
有一種情況是,打倒了一個立磚,但對其位置不滿意,則可以將該磚重新立起來,算做本輪投擲失敗,繼續參加下一輪投磚。為什麼要放棄一個已到手的臣位呢?是因為大家的目的都是當皇上,如果還有機會、還有希望,並且把握大的話當然要再爭取拿下皇位了。第二種情況是,如果是打掉了別人已占位置上的磚頭,則不準放棄該席位,必須用自己的磚頭代替那一被打掉的磚頭,逼近被打掉者重新加入到投磚隊伍里。這兩條是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如果有人不同意這兩條約定中的某一條或全部,則需要在遊戲之前講出來,取得大家的共識,多數票贊成時才會通過。若沒人提出來,或事先沒講下,則所有遊戲者都要遵守這兩條普遍規則。
押犯人
投下皇位的人做皇上,投下臣位的人做大臣,剩下一人做犯人。皇上坐到皇位上下令:“押犯人。”犯人要站在投擲線處,背向皇位站好,大臣根據自己的臣位來確定是站在犯人兩側還是後側揪住犯人。
三人玩兒時,大臣站在犯人身後一手抓住其後脖領子,一手推其後背或抓住其後背的衣服。
四人玩兒時,大臣左右各一人架住或反擰住犯人的胳膊、甚至反剪犯人雙手,一手抓住犯人的手、一手推其肩膀。
五人玩兒時,如同三人與四人遊戲的組合,即在犯人左右側各一大臣扭住胳膊,在其身後一大臣抓領子。
六人玩兒時,如同四人遊戲加上左右各一大臣用一隻手捏住犯人的耳朵,捏耳朵大臣是離皇位近的二人。
七人玩兒時,如同六人遊戲加一個在犯人身後提領子的大臣。
八人玩兒時,如同七人遊戲加一個亦在犯人身後提領子的大臣,該大臣亦可將提領子改為揪犯人的後腦勺兒的頭髮(有些野蠻)。
九人及九人以上玩兒時,離皇位近的大臣可以有抓住犯人手的、有把著肩膀的、有捏住耳朵的,都成對兒出現,還可以有提領子或揪後腦勺兒頭髮的。大臣不能站到犯人的前邊去。這樣,多餘的大臣無法靠近犯人,則可以在後邊跟著走,也可以輪班揪犯人,即走出幾十步後換班。多餘的大臣還可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著。這些都需要在出發前由皇上來臨時決定這些多餘的大臣到底是跟著走還是輪班押解或是坐在原地觀看。
大臣們各就各位後,皇上發命令:“出發。”大臣便押著犯人起程往前走,一般要走出幾十步,遠則幾百步。皇上會視場地、環境情況適時地高呼一聲:“回來。”
這時,大臣們會往前推一下犯人,扭頭就往回跑。遊戲規定:犯人這時可以隨意抓住一個大臣,強迫大臣將其背回投擲線;被犯人抓住的大臣必須將犯人背回投擲線。
所以,聽到皇上喊“回來”時,大臣們往往要使勁兒往前再推一下犯人,使其離自己遠些,然後便拚命地往回跑,生怕被犯人抓住。只有跑回投擲線內側,才敢停下來。
如果犯人追趕不上任何一個大臣,也就只能自己空跑回來。所以有精明些的人在做了犯人被押時,會偷偷地將手伸向身側或身後一個大臣的衣服並抓住一個衣角兒,以便當皇上下令“回來”時能即刻抓住這個人。如果抓住了一個跑得慢的大臣,犯人馬上就會有一種反敗為勝的感覺。那種被人背著的洋洋得意立刻代替了被揪押時的囧態。背犯人的大臣很是受累,若因為犯人掙歪而背不住,需要從犯人落地的地方重新背起,直到回到投擲線為止。
所有人回到投擲線內後,就可以重新玩兒投皇上的遊戲了。將整磚重新立起,擺好座位。然後參加遊戲的人由“剪子-包袱-錘”決定投皇上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