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障礙防治指南

抑鬱障礙防治指南

《抑鬱障礙防治指南》是2007年出版的一部書籍,作者是江開達

基本介紹

  • 書名:抑鬱障礙防治指南
  • 作者江開達
  • ISBN: 9787811162608
  • 定價:¥11.50
  • 出版時間: 2007-6-1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參考和借鑑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導建議,國際精神藥物治療規程委員會(IPAP)以及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專家也多次提出諮詢建議。在格式方面則參照衛生部和高血壓聯盟制定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 本書的讀者主要是在第一線服務的精神衛生工作者,包括專科醫師、通科醫師、綜合醫院心理科醫師、臨床社工師以及精神衛生管理人員。
由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和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牽頭,編寫《中國精神障礙防治指南》。
本《指南》現已完成的是:精神分裂症、抑鬱障礙、雙相障礙、老年期痴呆和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本《指南》參考和借鑑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導建議,國際精神藥物治療規程委員會(IPAP)以及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專家也多次提出諮詢建議。
本《指南》的指導思想之一是:精神分裂症、抑鬱障礙、雙相障礙和ADHD的發生和發展,都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它們的防治必須採取生物—心理—社會的綜合措施。合適的精神藥物治療對上述疾病有肯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忽視也不能偏廢心理社會幹預。老年期痴呆雖以生物學因素為主,但在干預方面,社會心理干預仍占重要地位。本《指南》的另一指導思想是上述各類精神障礙,都呈慢性或慢性發作性過程,因而需要全病程防治。在病程的不同階段,採用以人為本的不同措施。
本《指南》的起草委員會,包括來自全國各省市的50餘名精神科臨床及精神衛生預防管理的專家。老年期痴呆部分,還邀請神經科和老年科專家參與編寫和審稿。
在《指南》的讀者主要是在第一線服務的精神衛生工作者,包括專科醫師、通科醫師、綜合醫院心理科醫師、臨床社工師以及精神衛生管理人員。

編輯推薦

抑鬱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臨床表現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圖書目錄

1 抑鬱障礙的概念
2 抑鬱障礙的流行病學及防治現狀
2.1 國際抑鬱障礙流行病學
2.2 我國(包括台灣及香港)抑鬱障礙流行病學
2.3 我國抑鬱障礙防治現狀和任務
3 抑鬱障礙發生的相關因素
3.1 相關因素
3.2 抑鬱障礙所導致的問題
4 抑鬱障礙的臨床評估及診斷分類
4.1 臨床評估
4.2 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與分類
4.3 臨床量表的套用
5 抑鬱障礙的治療
5.1 抑鬱障礙的治療目標
5.2 抑鬱障礙的藥物治療
5.3 抑鬱障礙的心理治療
5.4 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的合用
5.5 抑鬱障礙的電痙攣治療
6 抑鬱症藥物治療流程
7 特殊人群的抑鬱障礙
7.1 兒童青少年抑鬱障礙
7.2 女性與抑鬱障礙
7.3 老年期抑鬱障礙
7.4 軀體疾病與抑鬱障礙
7.5 精神分裂症後抑鬱障礙
7.6 精神活性物質濫用、非精神活性物質與抑鬱障礙
8 抑鬱障礙與自殺
8.1 自殺的流行病學研究
8.2 自殺與自殺企圖
8.3 自殺的危險因素
8.4 抑鬱障礙亞型與自殺
8.5 自殺的檢查與評估
8.6 自殺預防
9 抑鬱障礙的人群防治
9.1 政策和各部門的支持
9.2 人員培訓
9.3 精神衛生的健康教育
9.4 心理社會幹預
9.5 心理應激應對模式的指導
9.6 疾病與危險因素監測
9.7 人群防治計畫的設計與評估
10 抑鬱障礙防治指南的實施
10.1 《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02~2010年)》中與抑鬱障礙防治有關的指標
10.2 加強衛生部門的主導作用,協調多部門參與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10.3 廣泛開展《指南》宣傳和培訓,提高專業人員防治重點精神疾病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10.4 開展健康教育,提高重點精神疾病防治知識知曉率
10.5 多渠道籌集資金,共同促進《指南》推廣
10.6 加強《指南》實施信息收集與評估,增強《指南》的指導性
附錄
漢密頓抑鬱量表(HAMD)
Montgomery-Asberg抑鬱量表(MADS)
Beck抑鬱自評問卷(BDI)
Zung抑鬱自評量表(SDS)
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
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