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原書第2版)

抑鬱症(原書第2版)

認知治療學派創始人貝克經典代表作

時隔40多年首度更新

抑鬱症領域不可逾越的豐碑

抑鬱症理論和治療的集大成者

心理學大師·貝克經典作品

基本介紹

  • 書名:抑鬱症(原書第2版)
  • 作者:(美)阿倫•貝克(Aaron T. Beck)布拉德 A.奧爾福德(Brad A.Alford)
  • 譯者:楊芳 等
  • ISBN:978-7-111-47228-5
  • 頁數:388
  • 定價:59.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11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這本心理學經典著作,是認知治療學派創始人貝克教授的代表作。
40多年前,阿倫·貝克這本開創性的《抑鬱症》第1版問世,首次從臨床、心理學、理論和實證研究、治療等各個角度,全面而深刻地總結了抑鬱症,毋庸置疑地成為抑鬱症領域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不論是從生物學、心理學、醫學、精神病學領域,還是想了解抑鬱症的症狀、原因、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理論依據、對比試驗、臨床案例……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時隔40多年後這本書首度更新再版,除了保留第1版中仍然適用的各種理論,更增強了關於認知障礙和認知治療的內容,詳細討論了導致抑鬱症的各種情緒障礙類別,並有關於藥物治療作用、心理治療等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認知療法在預防抑鬱症愈後復發上的價值。
貝克發現負面圖式和自動思維可以引發痛苦的情緒狀態,認知療法的重點在於矯正來訪者的思維扭曲,運用重新歸因、三欄筆記法等實用技術,幫助來訪者消除消極的自動想法,重建認知結構,其形式積極主動、結構化並且見效快。它吸取了行為科學的理論與分析心理學的技術而日趨完善和系統化,成為當今心理諮詢師在諮詢當中主要運用的一種方法。
貝克教授從驗證精神分析對抑鬱症的治療效果入手發現和創立了認知行為療法(CBT),經過大量的實證研究證明了認知行為療法對抑鬱症的效果與抗抑鬱藥物治療的效果相當,長期效果以及降低復發率方面甚至優於藥物治療。這本《抑鬱症》就是貝克教授的代表作,從20世紀70年代出版到這次的第2版,40年來一直是CBT最經典的著作,也是每個CBT學習者的必讀著作。貝克教授創立的認知行為療法,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僅僅是對抑鬱症有效,對各種焦慮障礙甚至是人格障礙等都有較好的效果。
——王建平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臨床與諮詢心理研究所教授

作者簡介

阿倫·貝克
(Aaron T. Beck)
著名的心理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精神病學名譽教授,認知治療學派的創立者,被譽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五位心理治療師之一”。貝克觀察到抑鬱的人具有錯誤或扭曲的思維模式,由此開創了區別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認知療法,用糾正“認知信念歪曲”的方法治療抑鬱症,獲得了廣泛的認同及套用。他還創辦了貝克認知治療與研究學院,將認知療法廣泛套用於抑鬱、焦慮、藥物濫用等臨床治療中,並開發了包括“貝克抑鬱量表”在內的多種套用廣泛的心理測量量表。貝克教授獲得的獎項和榮譽眾多,包括素有“美國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基礎醫學研究“亞伯雷斯克獎”(Albert Lasker Award),著述了17本書和500多種其他出版物。

圖書目錄

譯者序
翻譯團隊
第2版序言
第一部分 抑鬱症的臨床方面 //1
第1章 抑鬱症的定義 //2
抑鬱症的悖論 //2
抑鬱症的患病率 //3
不同類型和年齡的人的患病率和嚴重性 //4
抑鬱症的描述性概念 //6
抑鬱症的語義學 //7
抑鬱症和正常情緒 //9
第2章 抑鬱症的症候學 //11
目前的系統性研究 //11
主訴 //12
症狀 //14
情緒症狀 //16
認知表現 //21
動力性表現 //25
植物性和軀體性的症狀 //31
妄想 //34
幻覺 //36
臨床測試 //36
表象 //36
遲緩 //38
焦慮 //39
症狀群的差異 //39
兒童和青少年 //39
文化差異 //40
第3章 進程和預後 //41
作為一種臨床疾病的抑鬱症 //41
抑鬱進程和結果的重要性 //42
系統性研究 //42
發作點 //45
復原和慢性發作 //46
持續時間 //48
復發 //50
發作間歇期 //51
內因性抑鬱和神經性抑鬱比較的結果 //53
精神分裂症者的結局 //53
自殺 //54
慢性抑鬱的預測因子 //56
本章小結 //58
第4章 情緒障礙分類 //60
官方術語 //60
分類系統的來歷 //63
分類的信度和效度 //63
二分法和二元論:過去和現在 //64
內源性與外源性抑鬱 //64
自主性與反應性抑鬱 //65
焦慮性與遲鈍性抑鬱 //65
精神性與神經性抑鬱 //65
內源性和外源性抑鬱 //65
內源性-外源性模型的起源 //66
“大辯論” //67
內源性抑鬱和反應性抑鬱之間的區別 //67
系統研究 //68
抑鬱等價物 //72
繼發於軀體形式障礙的抑鬱 //73
第5章 精神性和非精神性抑鬱的對比 //75
“精神神經症”的抑鬱反應 //76
定義 //76
概念的演化 //78
伴有精神特徵的嚴重抑鬱(精神性抑鬱反應) //80
病例1 //81
病例2 //81
病例3 //81
現代的診斷 //84
第6章 躁鬱症 //85
歷史和定義 //85
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的診斷標準 //87
躁狂症與抑鬱症的關係 //88
躁狂階段的症候學 //89
情感的表現 //90
認知表現 //92
動機表現 //93
生理和營養的表現 //94
躁狂階段的行為觀察 //95
躁狂-抑鬱行為的周期性 //96
躁狂-抑鬱症患者發病前的人格 //97
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97
分類的問題 //97
目標成就和躁狂的症狀 //98
第7章 更年期抑鬱症 //100
概念的由來 //100
病因 //101
年齡 //102
症候學 //103
發病前的人格 //105
本章小結 //106
第8章 分裂情感障礙 //107
定義 //107
概念的發展 //108
緊張症和躁鬱症 //108
急性情感性分裂精神病 //111
急性精神分裂症 //112
關於修訂診斷的研究 //112
抑鬱和精神分裂症的不同點 //113
預後 //116
精神分裂症的情感因素和預後 //116
目前分裂情感性障礙的分類 //118
本章小結 //123
第二部分 抑鬱症的實驗方面 //125
第9章 抑鬱症的生物學研究 //126
早期研究 //126
躁鬱症和體質 //128
躁鬱症的遺傳性 //130
同卵雙生子的研究 //130
分開撫養的同卵雙生子 //131
家譜研究 //132
小結 //134
抑鬱症的生物化學研究 //134
早期研究(1903~1939年) //134
近期研究(1940~2004年) //136
內分泌研究 //141
類固醇代謝 //141
甲狀腺功能 //144
自主神經功能 //144
醋甲膽鹼作用下的血壓反應 //144
唾液分泌研究 //146
神經生理學研究 //147
鎮靜閾值 //147
解剖學研究 //148
神經營養和神經發生理論 //150
肌電圖研究 //151
睡眠的腦電圖研究 //151
腦電圖喚醒反應 //155
新近的兒童和青少年研究 //156
神經心理學研究 //157
本章小結 //158
第10章 心理學研究:檢驗精神分析理論 //159
早期的心理功能測試 //159
心理運動能力 //159
概念能力 //160
知覺閾限 //161
歪曲的時間知覺 //161
歪曲的空間知覺 //162
早期的實驗研究 //162
家庭背景和人格 //163
自我概念 //165
貝克對抑鬱症的系統研究 //166
心理動力學因素 //166
貝克研究的歷史 //167
檢驗假設 //169
並行研究 //175
言語材料中的認知模式 //175
縱向研究 //175
抑鬱症病人在夢中的模式 //176
童年時喪失父母和成年時患抑鬱症 //183
抑鬱症中的認知歪曲 //187
後記 //197
第三部分 抑鬱症的理論方面 //199
第11章 抑鬱症的理論 //200
行為主義理論 //200
認知與進化理論 //201
精神分析理論 //202
攻擊性抑鬱症 //204
抑鬱症中的口欲 //205
心理動力學和心理理論 //205
存在主義理論 //206
神經學理論 //207
神經心理學理論 //208
生物化學理論 //208
動物模型 //209
情緒發泄 //210
第12章 精神病理學與認知 //211
抑鬱症的基本三元素 //213
對個體經驗的負性解釋 //214
對自我的負性看法 //216
負性期待 //217
情感反應 //218
認知的首要性 //219
動機的變化 //221
軀體症狀 //223
躁狂及其他精神障礙中的認知 //224
精神障礙的認知分類 //227
神經症 //227
精神病 //230
本章小結 //230
第13章 貝克抑鬱理論的發展 //232
抑鬱傾向 //232
永久概念的形成 //232
價值判斷與情感 //233
特定易感性 //234
抑鬱的沉積 //235
特定壓力 //235
壓力-抑鬱鏈中的基因影響 //237
非特異性壓力 //239
其他影響因素 //239
遺傳風險、前期抑鬱發作與慢性壓力 //240
抑鬱的人格結構 //240
關於認知構造的文獻 //241
圖式的定義 //241
圖式的識別 //243
抑鬱中的圖式 //243
模式與心理病理學 //244
扭曲與誤解 //245
固著(反芻) //245
客觀性的喪失 //246
情感與認知 //247
反饋模型 //248
第四部分 抑鬱症的治療 //251
第14章 軀體治療 //252
藥物治療 //252
三環類藥物 //253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254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255
抗抑鬱藥處方模式 //256
副作用 //257
興奮劑 //257
鋰 //258
目前使用的三環類抗抑鬱藥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260
治療耐藥性 //261
60歲後的治療 //263
研究問題和爭議 //263
風險與效益的問題 //265
安慰劑效應的爭論 //266
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 //267
電休克療法 //269
未來的發展方向 //272
第15章 心理治療 //274
早期的方法 //274
支持性心理治療 //276
保證 //276
修通和宣洩 //276
指導和環境的改變 //276
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治療 //277
針對抑鬱症的心理治療 //278
人際治療 //278
慢性抑鬱症的IPT //279
老年人群的IPT //280
認知療法 //280
公式化和概念化 //280
結構和策略 //281
人際方面的改變 //283
認知技術 //288
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藥物和心理療法 //298
預防自殺 //300
預防復發 //300
心理變化過程 //301
第16章 抑鬱症治療的評價:隨機對照實驗 //303
結果和隨訪數據 //303
隨機臨床實驗 //303
生態效度和隨機臨床實驗 //311
預防復發 //313
總體結論 //319
未來研究的問題 //319
卷尾語 //321
附錄 負性夢的計分說明//324
參考文獻 //3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