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舞

《把酒舞》流行於寧海縣前童、越溪、一市等地,解放前多在婚筵上進行,是一種流傳久遠、古老獨特、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傳統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把酒舞
  • 流行地區:寧海縣前童、越溪、一市等地
  • 所屬類型:民間傳統舞蹈
  • 表演地:婚筵上
它的始源,因無傳人述說和史料記載而難以追溯。1956年,該縣文化館曾將這一民間藝術挖掘後搬上過公眾舞台,但因舊式婚禮不再而凋落了。1997年,前童古村舉行建村760周年慶典,該舞蹈被重新搶救出來,現已成為該鎮旅遊業中的一個古老習俗展示方式。
《把酒舞》由扮演新娘者1人、扮演送姑者1人和扮演伴姑者12——16人組成,表演內容又分為“晤會”、“把酒”、與“俏步”三部分:“晤會”中的新娘面呈羞色,目視足前一尺處,雙手交疊於小腹左側,進二步半退三步,款款而行;“把酒”伴姑列隊捧酒,亦進二步半退三步,蓮步輕移,微笑著面對客人;“俏步”則由送姑十指載著銀制或銅製的亮閃閃的指套,一手把起置有酒杯的銀盤,一手執長約50公分的以珠串成的“手甩”,隨著鼓樂節奏由慢而快舞動,但盤中之酒不溢不滴。這個舞蹈主要是為婚筵上助興和熱鬧氣氛所用。
該舞蹈以社會傳承為主,女孩在別人婚筵上看到表演後,然後在自己或他人的婚筵上模仿著進行表演,已知的傳承人從1929年始約有三代,其表演除前童村為旅遊業而保留外,均不見在民間家庭婚筵中出現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