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70後:新銳作家小說評析

把脈70後:新銳作家小說評析

《把脈70後:新銳作家小說評析》主要內容簡介:不經意間,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就同我們擦肩而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呈全方位躍動的文學態勢,曾讓我們對新世紀的文學曙光滿懷期待。漢語文學總體水平的提升,中國當代文學在世界文學未來格局中意義和價值的凸顯,曾經是我們堅執的信念。

基本介紹

  • 書名:把脈70後:新銳作家小說評析
  •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文藝出版社
  • 頁數:275頁
  • 開本:32
  • 品牌:江蘇文藝出版社
  • 作者:何銳
  •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939056, 753993905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把脈70後:新銳作家小說評析》:新世紀文學突圍叢書

圖書目錄

努力探尋文學突圍的路徑
序《新世紀文學突圍叢書》
小城鎮敘事、泛意識形態寫作與不及物性——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美學思想考察
可疑的“個人”——七十年代出生作家作品閱讀札記
“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兩次崛起及其宿命
在逃脫處落網——論70後寫作的個人化與公共性
縫隙中的囈語——論七十年代出生女作家群的當代都市書寫
70後女性作家都市書寫述評
70後作家敘事話語特質論析
重建我們的精神立場——簡單的寫作或魏微小說的問題與可能
李師江城市敘事的魅力及寫作轉型的得失
從“寓言”到“傳奇”——致喬葉
“病孩子”徐則臣——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美學思想考察
浪漫的陷落與掙扎——論棉棉的《糖》及其他
探險與冒險——李浩小說論
魯敏論——兼說七十年代作家群
遊牧者的詩意——70後作家於曉威小說論
“這一個”青春黑暗又明亮——讀馮唐
“彼此”世界裡的化骨綿掌——論金仁順的短篇小說
鮮花與囚籠——是70後,也是“新生代
70後的寫作及可能性之——在韓國外國語大學的演講(節錄)
量子文學:一個70後寫作者的文學觀
新時期作家的代際差別與審美選擇

文摘

南作家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土地拘牽更大,同時他們獲得的關於中國的意識形態的先入之見又太多,於是他們的文學勞動某種程度上就是要將意識形態上把握的中國和實際經歷的河南這二者拚命彌縫起來。在他們那個時代,這非常自然,實際上也因此形成了河南作家的特色,儘管值得反思的問題也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太善於也太喜歡用“土氣息泥滋味”來遙擬(闡釋)中國;哪怕描寫某個封閉的山溝,也要和關於中國的意識形態想像掛鈎,仿佛盲人把摸到的一條大腿直接等同於大象。結果,因為太想著報告大象的情況而將象腿扭曲、誇張了,弄成一個個關於中國的大大小小的先知式寓言。
其實也不僅這些河南作家,上幾代中國作家集體分享的關於中國的先驗想像,也普遍影響到他們對自己所熟悉的“地方”的描寫。因為迷信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就在“越”字上狠下功夫,結果強調地方的特殊性過了頭,無法挽回地走向極端性寫作。我覺得閻連科近來的一些作品就是一個典型。我曾經想,對地方特殊性的迷戀,骨子裡也還是源於對中國的特殊性的迷戀。八十年代文學不是沒有地方色彩,但那時候心態比較開放,普遍承認在地方和中國之外仍有不一樣的“世界”存在著。九十年代以來,我發現中國作家對這個“世界”的興趣越來越淡漠。我研究鐵凝時發現,她筆下的成功人士,無論男女,剛從“世界”回來,就忙不迭要途經北京,回到某箇中原小城。他(她)們認定只有在那裡才能獲得內心的和平,甚至北京也嫌它太開放了。這種強烈的地方性迷戀,好像是弗洛伊德所謂的人對母親的子宮的情結,但我總是有點懷疑,當無數顆衛星環繞地球飛行並俯視一切的時候,還有哪個隱秘的單純空間意義上的所在,像母親的子宮那樣溫暖黝黑,可以寄放不安的靈魂?所以我寧可相信,中國文學對地方的迷戀,可能喻示著九十年代以來中國作家新起的一種自我認同。可惜這個問題,據我所知至今也還沒有引起文學界足夠的重視。或者我們的讀者也已經習慣於那種從采自深山的一滴水看出全世界的寓言體寫作,並習慣於等候寓言體寫作特有的那種如期而至的政治刺激與可以無限放大的價值預期了吧。恰就偏愛中國作家的這種寓言式寫作。他們不喜歡在中國人身上看到和他們相同或類似的東西,他們不相信這樣的東西也可能反映我們存在的真相,而堅持認為那是我們盲目學習他們的結果。他們更希望在我們身上看到某種只有東方傳統或只有革命時代以及後革命時代才有的土特產。
在這個背景下看你的小說,我覺得可以暫時將各式各樣先驗的“河南”和“中國”擱在一邊,直接進入你筆下的家庭、親情、愛情、友情和個體的記憶與隱秘。即使對群體(比如這幾年被炒作得沸沸揚揚的“底層”)的描寫,你也不會貿然積聚成一個凌駕於個體之上的龐然大物,類似以往所艷稱的抽象的“河南”與“中國”(《防盜窗》在這一點上尤其出色)。
這種處理方式或許會丟失某種標誌性的“河南性”(姑且借用姚小雷博士的概念),卻較能抵達個體的真實。當“中國”和“河南”(或“中原”)被換算為真實的個體的存在時,反而容易獲得來自新一代讀者的普遍同情。
凸顯個體,必然需要同時凸顯細節,凸顯具體場景,凸顯與個體所置身的生活場景和所發生的生活細節(包括內心細節)相匹配的個性化的語言。所有這些,正是你小說最有光彩之處。

序言

不經意間,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就同我們擦肩而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呈全方位躍動的文學態勢,曾讓我們對新世紀的文學曙光滿懷期待。漢語文學總體水平的提升,中國當代文學在世界文學未來格局中意義和價值的凸顯,曾經是我們堅執的信念。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傳媒業的最新發展、網際網路的大面積覆蓋,市場經濟潮汛的來勢迅猛,特別是網路文學的勃然興起,文壇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作家與寫手越來越拉開了彼此的距離,文學從邊緣化走向了泛化。雖然新世紀十年的文學仍保持了九十年代文學的水準,延續了當代文學的發展過程,但並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特別是純文學的空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擠壓,終極價值迷失,媚俗成為時尚,創新精神的匱乏使文學再度陷入困境,純文學的執著追求者和堅守者不能不心懷憂慮。新世紀文學該如何突圍,才能辟出一條新路,是一些作家正在嚴肅思考和認真面對的課題。
基於文學格局的調整和純文學自身正在發生的變化,在去年著手《山花》欄目設計時,我有意識地同一些作家進行了溝通和交流,並就文學自身的反省達成了共識:新世紀文學遭遇瓶頸,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經典意識、先鋒意識和都市意識的匱乏,這就啟示我們要從新的維度去思考和探尋文學突圍的路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