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中醫:中醫發展之思考》是2009年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皋永利。該書視角獨到,觀點鮮明,對認識困境、調整思路、選擇方法具有重要的啟發與幫助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把脈中醫:中醫發展之思考
- 作者:皋永利
-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0-01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 皋永利 編
出 版 社: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ISBN: 9787502364373
出版時間: 2009-10-01
版 次: 1
頁 數: 308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醫學>中國醫學
內容簡介
《把脈中醫:中醫發展之思考》在充分肯定中醫科學性的前提下,深刻分析了中醫在中國傳統文化與古代哲學的包裹發展中表現出的明顯不足,指出中醫的科學水平與現代科學之間存在的時代差距,是由於對中醫自然科學屬性重視不夠和研究薄弱所導致的。提出中醫不走出古代哲學的圍牆,研究重心就不能從“形上”轉向“形下”,就不能彌補中醫“形下”研究的不足;中醫與現代科學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中醫科學內涵的闡釋離不開現代科學的支持,中醫只有藉助於現代科學的翅膀才能獲得飛躍發展。作者以現代社會需求為根據,從辯證、發展的角度對中醫學術界普遍關心和爭論的一些焦點問題——中醫現代化的科學內涵、“衷中參西”背後的深層原因、“回歸”的意味及是否可能、中醫“西化”的根本原因何在、療效與療效水平是一回事嗎、中醫特色就是中醫優勢嗎等,進行了理論剖析和客觀評價。 《把脈中醫:中醫發展之思考》內容多數在《中國中醫藥報》“視點版”發表,曾引起學術界強烈反響。
圖書目錄
走出哲學圍牆
中醫理論發展需要走出哲學層面
如何看待“中醫理論發展滯後”問題
陰平陽秘不應止於“象”
“唯象”不是中醫發展的終點
中醫需要超越“陰陽”水平
“整體觀念”的現代審視
辯證地看待“整體觀念”
整體觀發展將經歷“否定之否定”
中醫系統觀不等同於現代系統論
“陰陽的無限分割”不等於微觀研究
中醫之“陰陽”已不完全等同於哲學之“陰陽”
“回歸"意味看倒退
“引經據典”會遏制中醫理論的突破
中醫經典能與“規律”畫等號嗎
“繼承經典”應持什麼態度
培養“純中醫”不能脫離時代
“中醫坐堂”已不是現代中醫發展的主流
“回歸”的意味與不可能性
怎樣看待中醫發展中的不和諧現象
近代模式是制約中醫發展的根本因素嗎
中醫“自主發展”的四個原則
中醫院“姓中”需把握三個基本點
中醫發展應堅持三個方向
中醫與現代科學可以通約
中醫的科學水平需要提高
不要再迴避中醫的自然科學屬性
“科學多元化”不是科學對立
“文化差異”不是中醫超越自身的障礙
《照片背後的傳奇故事》說明了什麼
反對“唯科學”不能矯枉過正
中醫發展需要面對的兩個基本科學問題
“科學發展中醫”不是“中醫科學化”
不要陷入對“現代科學”認識的誤區
應如何看待“科學闡釋中醫”
名方傳承,只靠文獻整理是不夠的
“中醫現代化"追求的是先進牲
不要把“傳統中醫”與“現代中醫”對立起來
中醫“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辯證統一
怎樣看中醫現代化
“中醫現代化”為何爭論不休
“先進性”才是中醫發展的方向
“西化”的根由不在中醫之外
要準確界定“中醫西化”
“臨床西化”不應問罪於現代方法
“西化”的根本原因在於中醫自身
“衷中參西"背後的原因
中醫發展離不開西醫的支持
優勢互補是中西醫結合的根本動力
中醫要科學地與西醫比較
對“衷中參西”普遍性的思考
“病證分離”不利於中醫臨床發展
中西醫思維在臨床中走向統一
“雙向接軌”促進中西醫溝通
中西醫“結合點”是中醫藥創新發展的突破口
中醫勿患“西醫恐懼症”
不要把“保護”變成束縛中醫發展的枷鎖3
走出中醫現代研究的誤區
如何理解“中醫理論指導下的現代研究”
如何看待和把握“中醫自身規律”
中醫發展中的“變”與“不變”
中醫現代化研究應克服兩種傾向
避免中醫研究中的“科學裝飾”與“特色主義”
中醫客觀化研究“三大注意”
中醫實驗研究不僅僅是驗證
中醫實驗研究與臨床要求距離有多遠
關係研究不能脫離實體研究
中醫特色不等於中醫優勢
怎么看“中醫優勢”
突出中醫特色不能偏離市場需求
應從不同層面關注中醫的社會需求
如何看待中醫“個體化”優勢
“療效"與“療效水平"是兩回事
中醫療效何以重複性差
名醫經驗傳承何以難
應辯證地認識中醫“有療效”
臨床現代化不能弱化“人性化"
中醫應突出臨床“人性化”
當醫生的不能單純治病
《規劃》《綱要》凸顯新思想
《中醫藥標準化發展規劃2006—2010年》中的幾個新點
《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蘊含的新思想
中醫立法應從實質上解決問題
正確對待學術聞題
指出自身不足就是“貶低中醫”嗎
“絕對化”不利於中醫發展
“順其自然”應是當下中醫發展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