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19世紀初,波蘭遭到歐洲列強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領土落到了沙皇俄國的手裡。波蘭人民從此陷入了被欺凌、壓迫的深淵。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蕭邦,滿懷悲憤,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1830年11月的一天,維斯瓦
河上瀰漫著薄薄的霧靄。20歲的蕭邦告別了自己的親人,坐著馬車離開了首都
華沙。在城郊,馬車突然被一大群人攔住,原來是蕭邦的老師埃斯內爾和同學們來為他送行。他們站在路邊,詠唱著埃斯內爾特地為蕭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蕭邦的手說:“孩子,無論你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啊!”蕭邦感動地點了點頭。這時,埃斯內爾又捧過一隻閃閃發光的銀杯,深情地對蕭邦說:“這裡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蕭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眼眶。他鄭重地從老師手裡接過盛滿泥土的銀杯,回首望了望遠處的華沙城,然後登上馬車,疾馳而去。
就在他離開祖國的那幾天,華沙爆發了反抗沙俄統治的
起義。可是,不久起義失敗了。蕭邦得知這一訊息,
悲憤欲絕。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化成
音符,寫下了著名的《革命練習曲》。那催人奮起的旋律,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
蕭邦日夜思念著祖國。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他勉勵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幽暗的房間裡,點上一支蠟燭,徹夜地作曲、彈琴。時間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沒有了時間的概念。
蕭邦在法國巴黎一住就是18年。為了祖國,也為了生計,他四處奔波。疲勞加上憂憤,使蕭邦的肺結核病又復發了。1849年10月,他終於躺倒在病床上。彌留之際,蕭邦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蕭邦就是這樣帶著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當時他才39歲。
教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流利地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預習。
按要求預習:讀順課文、掌握生字、理解有關詞語(彌留之際、悲憤欲絕、疾馳等)、寫出對課文的總體的初步感受、寫出對課文中自己感觸最深的句子段落的感受與體會、提出一二個有價值或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出示“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一句,齊讀,思考:想想這是誰說的?是什麼時候說的?從這句話中,你認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是含著什麼樣的感情說的?怎樣才能讀好?你了解他嗎?(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
蕭邦)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他的故事的課文。(板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昨天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什麼疑問嗎?(整合學生的問題)
整合後的問題:
(1)
蕭邦既然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還要離開自己的祖國?
(2)埃斯
內爾老師為什麼要送
蕭邦一個盛満泥土的銀杯?
(3)
蕭邦為什麼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二、檢查預習情況。
(1) 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2)指導書寫
邦:左右基本等寬。 瓦:末筆是點。
馳:左窄而長,右寬而扁。 亡:橫要長。
催:范寫。指出注意點。 逝:注意筆順。
燭:筆畫安排要勻稱。 肺:右邊末筆是“ |”。
描紅
抄寫本練習書寫詞語。
(3)指名試讀課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詞語掌握情況。
三、再自由朗讀課文。同桌互讀互糾。
四、默讀課文,思考整合時大家遺留的問。如果有答案了,做好記號。又有新問題產生做好記號。
第二教時
一、複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經過大家的努力和整合一共留下了幾個問題?誰來說說。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出示:
(1)
蕭邦既然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還要離開自己的祖國?
(2)埃斯
內爾老師為什麼要送
蕭邦一個盛満泥土的銀杯?
(3)
蕭邦為什麼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二、解疑。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探討這三個問題。
(預設:按以上三個問題的順序進行按部就班地解決,比較符合課文的順序,但還可能有學生為了說明
蕭邦離開祖國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更好地同侵略者作鬥爭,會同後文進行聯繫。如果這樣,就把第三個問題提前解決。)
(一) 探討研究(1)
蕭邦既然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還要離開自己的祖國?
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學習文章第一節。
注意:“瓜分”“落到”“陷入深淵”“滿懷悲憤”“不得不”等重點詞句。進行研究,
蕭邦離開祖國的真正原因。
集體朗讀本整節。
(二) 探討研究(2)埃斯
內爾老師為什麼要送
蕭邦一個盛満泥土的銀杯?
此段的學習就按照學生的回答,讓學生體會、感悟①
蕭邦對於老師來說,是得意門生(藉機滲透蕭邦的音樂天才資料)②老師和同學都十分地依戀蕭邦③老師和同學都不希望蕭邦出國後忘記自己的祖國。④
蕭邦內心是不太想離開祖國的。而第三、四點是需要學生重點體會的。
本段學習重點通過朗讀來深入體會感受。
過渡:
蕭邦帶著祖國的泥土,告別了親人,離開了他深愛著的家園,上路了。他有沒有忘記自己親愛的教師和同學的囑託呢?(沒有)為什麼?
(三)研究探討“(3)
蕭邦為什麼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重點理解:“悲憤欲絕” “徹夜”等詞。
朗讀並展開想像:
波蘭人民起義失敗,一個個倒在敵人槍口下,這時,波蘭人民聽到《革命進行曲》,振奮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爭的情景。
出示“
蕭邦日夜思念著祖國。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朗讀。
結合插圖,
蕭邦就是這樣夜以繼日地在鋼琴前工作、工作。思鄉情,亡國恨,隨著琴聲從他的作品裡流淌出來。因此,這個時候,
蕭邦無論在鋼琴演奏還是在音樂創作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三、試背第二段 想想如何記憶。
四、布置作業:
1、 朗讀背誦
2、 完成練習冊
一、複習導人
1.昨天我們研究了大家提出的三個問題,通過研究與探討,你有什麼感受?
2.讀讀你最受感動的句段,說說為什麼感動你。
二、鞏固背誦第二段,交流記憶方法
三、繼續精讀,看課後習題
1.出示:彌留之際,
蕭邦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指名讀。
2. (1)理解“彌留之際”、“緊緊握著”。
(2)朗讀
蕭邦的話,看看錶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念念不忘祖國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4.引讀第6自然段。
(1)出示理解“與世長辭”
①查字典,解釋“辭”。(告別)
②說說它的意思。(永遠離開人世)
(2)讀一讀,比—比,說說有什麼不同。
當時他39歲。
當時他才39歲。
交流,小結:
兩組中的第二句話突出了
蕭邦的悲憤之情,亡國之恨;而第一句很平靜,並不能體會出
蕭邦的愛國精神!
5.用緩慢的語速,低沉的語調齊讀第6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朗讀全文
課文講
波蘭音樂家蕭邦身在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
(指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蕭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他靈魂深處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至極的表現。
教後記
(1)設計思路:本課我採用了好久沒用了的“質疑教學法”。初衷是一位網友(至於哪位我忘記了)在集體備課時提醒了我。是啊,這篇課文我們老師在集體備課時也有問不完的問題,何況是我們的那些好問的孩子們呢!於是,我設計了這樣的思路。用兩三個切入文章主題的問題進行探究、研究,以此為突破口,讓學生去體悟。應該不錯!
(2)在第二教時探究三個問題時,正如我預設的。學生果然聯繫到後面的句子來加以說明
蕭邦出國後並沒有忘記老師的囑託,忘記自己的祖國,而是深深地懷念著自己親愛的祖國。我在實際教學中,就先研究解決第三個問題,再回頭解決第二個問題。
(3)至少在集體備課中研究的“
蕭邦為什麼要離開祖國”我明確告訴孩子:蕭邦是愛國的,但他同樣也十分熱愛藝術。我發現我的學生並沒有因為我告訴他們這一點,而使他們對於
蕭邦的愛國有所懷疑。
小問題
問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表現了
蕭邦什麼樣的感情?
問題:用一句話概括課文。
蕭邦簡介
蕭邦生平
蕭邦(1810─1849.39)
波蘭作曲家、
鋼琴家蕭邦1810年3月1日生於
華沙近郊,父親是
法國人,僑居華沙任中學法文教員,母親是波蘭人。
蕭邦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六歲開始學習音樂。1830年11月
華沙起義前夕,
蕭邦離開祖國經
維也納到
法國巴黎定居。移居到
巴黎後,
蕭邦很快愛上了這座城市,巴黎的建築和大城市氛圍深深吸引著蕭邦,他在一份寄回
波蘭的信中寫道,巴黎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他在
巴黎先是拜他的偶像
法國籍
德國鋼琴家和
作曲家卡爾克布雷納(Friedrich Kalkbrenner,1785年—1849年)為師,繼續學習鋼琴,但是他感覺受到了教學方式的限制,課程只進行了不到一個月。
蕭邦在
巴黎參加音樂會的演出以賺取生活費,起先蕭邦還未出名,收入僅夠餬口,後來一位極具影響力的資助者帶蕭邦參加了銀行家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次接待活動,蕭邦的鋼琴演奏打動了客人,轉眼間贏得了一大批的鋼琴學生,其中的大部分是女學生。
蕭邦通過音樂會、作曲和教授鋼琴課,從1833年起便有了穩定的收入,經濟上沒有了後顧之憂,蕭邦甚至有一輛私人馬車和隨從,他的衣服都是高檔的材料製成。而相比之下,19世紀的其他
音樂家如
理察·華格納和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則還需要指望著資助者的贊助。
在
維也納,
蕭邦結識了
西歐文藝界許多重要人物,包括
德國詩人海涅,
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等,特別與
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關係,對蕭邦的思想、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
蕭邦的思想和藝術高度成熟,創作上獲得極其豐碩的成果。
蕭邦的創作可分四個時期。
由於40年代
波蘭民族運動的幾次挫折,給
蕭邦精神上帶來沉重的打擊;遠離故鄉;親人和摯友相繼逝世;都給他身心帶來深深的創傷。1836年他開始患
肺結核,症兆日益加重。1848年,衰弱的
蕭邦去
英國短期教學和演奏,他為流亡國外的
波蘭同胞開了最後一次演奏會。回
巴黎後,他的健康急劇惡化,終於1849年10月17日病逝巴黎。
蕭邦的音樂
蕭邦被譽為“
鋼琴詩人”。他通過鋼琴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詩意,把鋼琴的表現力發揮到了精彩絕倫的境界。
蕭邦一生創作了大約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鋼琴曲,著名的有:兩部《
鋼琴協奏曲》、三部《鋼琴奏鳴
曲》、四部《
敘事曲》、四部《
諧謔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練習曲》、《十八首
波蘭舞曲》、《四首即興曲》等等。
蕭邦的音樂是“隱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莊嚴地宣告:“
波蘭不會滅亡。”
18歲時,蕭邦已表現出超然的個性和獨創風格。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精緻的小品。這些作品能激起無窮的情感體驗,大多優美、文雅、富有歌唱性。與舒曼的作品不同的是,它們沒有標題和情節。其中,瑪祖卡和波羅乃茲舞曲——風格化的舞曲——實際上並沒有運用民間的曲調,但卻充分體現了波蘭的民族精神。
沒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蕭邦那樣使鋼琴發出如此優美的音響,他創造了鋼琴歌唱的幻覺。他運用優雅而精緻的裝飾,開創了細膩的踏板效果。他的色彩性的和聲處理得很有獨創性,並且對後來的作曲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