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鼓山森林公園(南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舊屯鄉政府與承德滿族文化研究聯合規劃開發舊屯滿族鄉北部山區,擬打造集滿族鷹獵文化保護、名貴動植物保護及研究,特種養殖、種植於一體的生態森林公園。區內自然景觀有“石鼓”、“石椎”、“棺材石”、“摔鹿石”、“小金頂”、“鹿蹄泉”、“雕砬子”、“三連洞”、“仙人窟”、“鷹手窩棚遺址”、“龍王廟”、“九神廟”、“暴馬丁香群”、“千年古豹榆”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鼓山
- 別名:古砬子、南天門
- 特色:依山傍水,清代駐防圍場八旗營地
天鼓山介紹,天鼓即佛,天鼓八景,天鼓長清寺,天鼓佛國,承德天鼓山,灤河山水,護生放生基地,天鼓雷音王,雷神顯聖地,天鼓奇觀,天鼓石,天椎石,雷擊石,仙人窟,摔鹿石(崖),壓鏵石,小靈鷲峰,金光明頂,臨近景觀,大對山,老陡山,東砬子,天鼓山文化,千年古豹榆,灤河皇糧莊,三旗古村群落,寧氏“家廟”記,
天鼓山介紹
天鼓山,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舊屯滿族鄉,是鄉域內的歷史文化名山。“天鼓山”,也稱石鼓山、古砬子等,其主峰也叫小靈鷲峰、南天門。
天鼓山是燕山、太行山脈支脈七老圖山余脈。灤河水系繞山而過,形成了狹長的灤河谷地即是舊屯滿族鄉的主要區域,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生態肌理。
天鼓山的自然資源與宗教人文有著很大的契合點,其中以“天鼓雷音”為其特質,佛道融合於一山,佛教的天鼓雷音王佛有座騎為名“普化”的大鵬鳥,與道教的九天應元普化天尊都是雷神的顯現。在天鼓山有與之相關的石鼓、石橛、雷擊石等自然景觀,充滿了濃厚的神話色彩。
天鼓即佛
古天竺人認為佛是天鼓,賊若來時,天鼓即鳴,賊若去時,天鼓也鳴,而天鼓鳴時,諸天心中勇猛修羅怖畏,諸佛也是同樣的道理,眾生煩惱來臨,佛陀說法使之不來,煩惱將滅,佛陀說法使之根除。佛陀說法時,弟子心中勇猛精進,各種魔怨怖畏,因此之故,所以稱佛為天鼓。
天鼓八景
天鼓山第一景:天門遠眺
獵場至高古砬子,天門南開靈鷲峰
古廟盤踞北來龍,頂瞰四野觸蒼穹
拔地而起千米後,玉帶輕舞四時同
每逢伽藍磨刀也,山雨攜風供樂聲
天鼓山第二景:石鼓天椎
天生一塊圓鼓隆,誰將置於佛嶺中
雷音尤似從林起,石橛傾插透岩層
仙人古洞無多淺,摔鹿高崖有可憑
都雲珍寶山中物,躬駐仰瞻話曾經
天鼓山第三景:雷擊湧泉
天雷擊碎老磐石,裂隙猙獰似仙蹤
紅頂柳子歸化去,遍野雷澤泉自涌
台子地許宮殿築,長坡瘋長達子叢
當年薩滿鑼鈴響,默作麻池出水聲
天鼓山第四景:二龍戲珠
山勢相奪脈如龍,礫砂伏魔似扣鐘
一副石門天造設,摩尼寶珠憑地稱
洪出怒吼衝撞過,巋然安守風景中
有路無路須親往,叩開古道且從容
天鼓山第五景:濡水托藍
故稱濡水今稱灤,環繞天鼓恰龍蟠
曦起嵐靄聞雞唱,暮落瀲灩聽蛙蟬
昔耶鑾駕乘舟渚,唯此蕩蕩逝東南
碰著老陡穿之去,空留天藍映水藍
天鼓山第六景:東山獻壽
黃花巍然抱古松,古松平頂歲蔥蘢
仙人去了仙鶴去,桃山猶在勝桃形
上元燈里雪崖彩,曉春風外爆竹紅
一聲炸開冰河也,願予鄉民運清平
天鼓山第七景:古寺長清
灤水長清寺長清,古剎重光鬥彩屏
乾隆十五初建設,道光四年廟堂成
泥佛木僧般般是,香花供樂且自承
石碑碎了心尚在,誰將前身認後生
天鼓山第八景:刀劈對山
大對山本不算險,爭比王鼻小鬼臉
好似刀劈峰對裂,猝使瀑水罅雲岩
奔波跌宕清史冊,峽谷濤聲唱流年
激浪遍灑無常物,論調高低總是閒
天鼓長清寺
長清古寺,坐落於舊屯滿族鄉西舊屯村東,據傳始建於乾隆年間,乾隆十八年到乾隆五十四年,京旗駐防撥駐熱河,看護圍場,舊屯東西營子為重要的鑲藍旗駐地,自清代早期便有旗人隨多爾袞收復蒙古察哈爾部,逐漸落戶舊屯,及待乾隆朝時,尚有內務府旗人、王公包衣等,也來舊屯辦差並落戶,方門王寧崔尹何鄭等滿洲姓氏,旗人劇增,形成了以東西營子為核心的滿族聚居村屯。為了滿足落戶旗人的信仰及精神等需求,八旗駐防、及內務府的滿洲旗人集合當地漢蒙民族同胞籌建了佛教寺廟。
初查《承德府志》及《隆化縣誌》未見記載舊屯地區之佛寺,僅在縣誌中記載郭家屯地區有“長清寺”,蓋即此,有待進一步查證。惜古碑損壞嚴重,不能辨識,僅依民俗稱之為“長清寺”,其歷史緣起,時代流變等都無從了解。
據現存寺廟功德碑殘段,可以初步了解該寺道光四年擴建,可見此寺歷史悠久,香火旺盛。惜毀於四舊,功德碑等文物遭到慘烈法難。2004年,基於當地民眾民俗活動需求,西屯村花會會首王福祥受鄉親委託,籌款復建。新建之寺占地四畝余,基本在古寺與村莊的原方位(不是舊址),興建有殿堂六間,正殿通房三間,供有本師釋迦摩尼佛及四大菩薩,彩繪莊嚴。西配殿兩間為護法殿,供奉當地民俗信仰對境。北配殿一小間。
自清朝以來,當地滿蒙漢多民族長期融合,形成了較有特色的滿族民俗花會及廟會,東屯村的三官聖會與西屯村的菩薩聖會,相得益彰,為滿鄉舊屯春節期間靚麗的風景。
天鼓佛國
天鼓山有古寺名之謂“長清”,佛經中描述有清涼池水名阿耨達池,廣長清淨。阿耨達池本即清涼之水,無熱惱意。長清古寺,背依隆西高峰石鼓山脈之餘勢,前勘悠悠滾滾之灤河,亦是清涼無熱之避暑勝地。《欽定熱河志》記載普樂寺時亦有“則諸經所稱廣長清淨於佛土宜”,想此長清古寺雖不比皇家普樂,但此“長清”二字應是源自“廣長清淨”,直指佛土無疑。
千年前,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在同樣是避暑聖地的廬山宿住東林寺時,曾有偈頌闡揚其所見之心境,雲“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東坡居士也是一個佛子,且禪悟甚深,傳為五祖演轉世。溪聲山色無非佛之境界,反觀故鄉長清古寺之地理地貌,不難發現當初建寺之人為之起名“長清”,是絕妙的恰到好處。星雲大師開示此偈時也說“徹悟佛陀真理的人,可以從一切事相上洞見人生,無論什麼聲音,只要你能用心觀照,有所覺悟,那就是佛陀的說法聲。”則無關是山野僻壤還是輝煌殿堂了,直截了當就在腳跟立處。
長之廣長,則多指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廣長舌相。廣長舌,在《阿彌陀經》中有反覆申說“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即佛是語清淨者,包括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做得很圓滿。所以佛的舌頭伸出來,把整個臉都蓋到,我們凡夫眾生沒有這種德相、能力。佛經上講,你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鼻子,你三世不妄語才有這個好相。所以佛舌頭伸出來臉蓋住了,大家沒有話說了,佛的語誠實,絕對沒有妄語;妄語,絕對不會有這個相。
清之清淨,則多是形容佛身清淨,無諸染垢。法華經法師品所說之清淨光明身、新華嚴經卷四十二所說之清淨法身即是,謂之“淨德內充,名清淨身”。身清淨則有三個大方面,所謂身三口四意三,乃是我們常時造作的十業,有十善業,也有十惡業。身三則指應該遠離“殺盜淫”三種惡業。所謂慎勿殺戮、戒棄偷盜、斷除邪淫,若能遠離“殺盜淫”三種身之惡業,進而力行放生、布施、潔身等善業,於世俗諦層面則可以長壽少兵、財富具足、眷屬和諧等,究竟而言則成為成就佛土的增上緣。
廣長清淨之身語,蓋是長清古寺的美好期許,而身語造作不離心意識。故佛經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意清淨是身語清淨的根本,遠離貪嗔痴的三毒之害,方能成就清淨的意境。大乘甚深經典中嘗雲佛有三種密,即是身語意三密,講菩薩修行也是此三密與佛相應而已。所謂身語意實際就是我們的語言、思想、行為,若果人能將此三自覺自律,雖不成聖也可賢善。而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這三大類所組成的,日日如是,人人如是,無有例外,脫身語意而無所謂生活或生命。
廣長清淨,亦或指此大灤河日夜喧囂之水,因為水至清如藍,故也名藍河川,古寺傍之,便有期望佛法綿延長清如斯之寓。然時光更迭,世事變幻,留下來的則為“娛神”之“菩薩聖會”。
古之廟會,絕非簡單之祭祀而已。其有教化二利,教民以法,化緣以生。寓教於樂,如藏地之金剛舞,或薩滿之跳神舞皆如是。例二貴摔跤,則脫胎於二鬼摔跤,本源則可能寓意一人之心開真妄二門,便落入紛爭纏縛,實寓意深遠也。再者黃河燈陣,其本質與圓明園“黃花陣”(所謂圓明園仿歐式迷宮造“黃花陣”不可信也,因為此范制在民間早就有很廣泛存在,絕非外來)無二,或即是“黃花燈陣”所訛化。之所以叫黃花陣,則因舊時皇帝命宮女們手持黃綢紮成的蓮花燈,尋徑飛奔於迷宮中,先到中亭者便可以獲得皇帝賞賜,故名黃花陣,或黃花燈陣,此實際是源自中國民間元宵燈會的一種賞燈遊戲。
舊屯今黃花山祭祀之花會,古時亦應有此黃花陣,然今則廢止此久已,而僅隆化縣城尚每年有之,燈陣迷宮中心有一中幡,本即是佛教八寶之一的幢幡,之所以叫中幡,就是因為其在陣的最中心安置,平時可以用於耍雜技,而逛燈之時,則為至高美好之寓意,穿過重重迷宮最終觸之吉祥,其實際也有佛法修行的深刻寓意。有的燈陣中幡近頂處置斗,實際是滿族的索倫桿變形,可見這種黃花燈陣也是一種滿漢文化交融的特色產物。
承德天鼓山
天鼓山,因山間有天生石鼓而得名。在《承德府志》山川中記載其因山間有石似鼓而名石鼓山。清代順治年間大量旗人入關圈地落戶舊屯滿族鄉地區,因為此山高聳入雲,當地滿族人也叫其為“古砬子”即滿語“獵場至高點”,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漸漸將古砬子訛化為“高砬子”,晚清時期,因為山東流民闖關東來關外生活,有蕭姓人善於塑造神像,在山巔建有一座龍王廟,後因此也叫作“龍廟高尖”。也有村民傳說此龍王塑像是流民從山東老家背來,遂將之供奉于山巔之上。
天鼓山,與舊屯境內的老陡山、大對山等歷史有記載的高山形成了沿灤河山地風景,山、泉、林、石各具特色。真山水、原生態、純文化的天鼓山,更是河北省少有的滿族鷹獵文化民俗之地,匯聚名人(鑲白旗鷹手人寧安,清太祖努爾哈赤妹夫噶哈善哈斯虎親兄那木占巴彥之六世孫)、名山(天鼓山,乃是佛經中所載的北方天鼓雷音佛的顯化道場,有仙人窟、金剛橛崖、摔鹿石等遺蹟)、名水(灤河)、名樹(千年豹榆樹、暴馬丁香古樹群)、名果(承德山楂、大扁杏)於一身;集人文景觀、地文景觀、水文景觀、生物景觀、天象景觀於一體,既承載著千年歷史積澱,又獨具文化旅遊探幽之魅力。
灤河山水
灤河古稱濡水,是華北地區著名大河之一,河北省第二入海大河,污染最輕、最純淨的一條河。在舊屯滿族鄉當地因為口音故,也叫作“藍河”、“狼河”。
灤河全長885公里,流經承德市豐寧、圍場、隆化、灤平、雙灤、承德縣、平泉、寬城等八個縣區,流域面積達2.4萬平方公里,流經隆化縣境內108公里,過郭家屯鎮、韓家店鄉、灣溝門鄉、舊屯滿族鄉、太平莊滿族鄉等5個鄉鎮,其中舊屯滿族鄉段為30多公里,占據過縣全境的三分之一,是灤河過境較大的鄉鎮,幾乎涉及全境,且為民族鄉之一。
灤河從灣溝門鄉規劃中的大壩溝門水庫往下始入舊屯滿族鄉車道溝門村,從車道溝門村到北甸子後山為止共有7個行政村30多公里長的灤河過境,在整個灤河水系中,這是最為婉轉多灣的河段,僅僅從東屯村到北甸子後山段就有六處較大盤龍灣,與岸山相得益彰,這在山區中的灤河流境也是少見的。
灤河過境處有大對山(西境)、天鼓山(北境)、黃花山(東境)、老陡山(南境)等有歷史記載、有濃郁民俗積澱的山巒交相輝映,形成了天然的山水風景畫廊。
灤河流經舊屯滿族鄉,以大對山為代表,《承德府志》有記載,灤河調查有描述,其山如刀劈,兩山相對而聞名。流域內谷深坡陡,落差較大,水力資源豐富,形成過“老陡山水電站”,臨近即將開發的“大壩溝門電站”。
境內山谷有較多的原始次生林,動植物種類豐富,以北部山區的“天鼓山”為代表,是隆西高峰之一。《承德府志》記載山間有石似鼓而聞名,經考原名為古砬子,是清代承德鷹手三旗主要駐地之一,有豐厚的皇家圍場鷹獵民俗。同時該區域是我國北方野生暴馬丁香古樹、豹榆古樹、野生杜鵑花、桃杏花古樹群聚集地之一。
區域內有民俗信仰及佛教信仰,散布著“九神廟”大大小小近20座,尤其以西屯村復建的古廟及天鼓山南天門高尖龍王廟較為知名。廟宇星羅棋布,雖然小到不見經傳,但也可管窺當地民俗風情,並且長期傳承的滿族花會-“黃花山”三官花會、“鹿跡泉”龍王祈雨法會等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生命力。
黃花山,是舊屯滿族鄉東側搬凳子村前的一座小山,山崖峭立,古松蒼翠,這些古樹入選《隆化古樹》一書,其南側的“爛石窖”晨霧,灤河拖藍,故也是“藍河”的由來。每年春節期間都有“三官聖會”在黃花山“掛彩”祭祀。舊屯滿鄉花會,起源於清代旗人的駐防,漸次融合了漢族文化的“三官信仰”。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復興,並保留了大量的影像資料。
鹿跡泉,是舊屯滿族鄉東北部石虎溝村溝里“鹿跡溝”的一處山泉,也是境內重要的礦泉。舊屯北部山區祈雨,祭祀龍王所用的水都是取自此泉,因此人們對此泉有著很深的感情和民俗信仰。相傳以前天鼓山區域鹿狍成群,常來此泉飲水,故鹿蹄踩踏泉邊而得名。
舊屯滿鄉的祈雨方式延續了滿族特色也融入了漢族的風俗,早期滿族祈雨都是“圍柳”並無一定的祭祀對象,滿族人采柳枝紮成帽、裙,在水泉邊舞蹈祭祀祈雨。舊屯滿族漸漸融入漢族文化信仰,將祈雨的對象轉向了龍王,但“圍柳”、“祭泉”等俗仍保留了下來。
舊屯滿族鄉,擁有30多公里長的灤河過境,形成了6個大的盤龍灣,天鼓山、大對山、黃花山、老陡山等諸山與灤河交相輝映,形成了滿鄉舊屯的山水底色,“滿族鷹獵”、“三官聖會”、“鹿跡祈雨”等民俗獨具特色,為滿鄉舊屯增添了文化蘊彩,抓住歷史機遇,挖掘灤河滿鄉文化,開發灤河滿鄉旅遊,改變滿鄉經濟結構,或許是我們這一代舊屯滿族人的課題。
護生放生基地
隨著大壩溝門水庫和天鼓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規劃,為在承德市隆化縣舊屯滿族鄉建立“北方最大的科學放生基地”奠定理論基礎,天然水庫和自然保護區,可以接納水陸多種動物的放生,並與之相適應,可以有效緩解京津冀放生對河流、森林的干擾。建立北方放生基地,既可以有效融入京津冀的生態環境保護,又能為當地的旅遊事業打造特色。
天鼓雷音王
天鼓雷音王佛
據《大日經疏》卷四雲(大正39·622c)︰‘次於北方觀不動佛,作離熱清涼住於寂定之相,此是如來涅盤智,是故義雲不動,非其本名也。本名當雲鼓音如來,如天鼓都無形相亦無住處,而能演說法音警悟眾生。’天鼓山以“仙人窟”以及“摔鹿崖”等天然景觀,被稱為是佛經所載北方天鼓雷音王佛的顯化道場,特別是“仙人窟”是古代修行人的遺蹟。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對“不空成就如來”解釋:【不空成就如來】(梵Amogha-siddhi,藏Don-yod-grub-pa)五方佛之一。密教胎藏界稱之為北方天鼓雷音佛。顯教經典稱之為天鼓音佛、雷音王佛等名。
有時,天鼓雷音王佛的寶座是由一種名叫"CHUCUOG"的動物抬著。這種動物像水牛,愛爭先, 抬寶座的有八隻動物,象徵嫉妒,老是想比別人強的那一種煩惱. 。有時為了象徵天鼓雷音王佛的成就,他的寶座是由神話中一種名叫桑桑的大鵬鳥抬著。此鳥具有人身、鳥翼和角。古時很多人都出海尋寶,據說尋寶的人,只要能聞桑桑聲,即使未見其面,亦能當下成就所欲。雖未露面,桑桑的叫聲就極具影響力。這當然是天鼓雷音王佛的特質,他有能力成就一切。天鼓雷音王佛面為綠色。由於綠是多種顏色混合而成,故其含意是此一本尊行多種行,能達成多種目的。他右手持雙金剛(羯磨杵)。由於雙金剛指向四方,所以天鼓雷音王佛,無論在何處,都沒有他不能成就之事。 他左手持鈴,象徵其法教的慈悲和令人喜悅。
天鼓山與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也名至尊妙吉祥,智敏上師依據佛教經典在《賢劫千佛之善知識:至尊文殊菩薩的往昔發心因緣和修行歷史》一文中詳細記載了文殊菩薩在因地為轉輪聖王時,曾於善生世界的天鼓雷音王佛道場天鼓山中修行,並發大菩提心,承事供養天鼓雷音王佛。天鼓雷音王佛道:“一切諸法如其因,要在發願之根本,由彼所發何種願,如其所願得成果。大王我亦於往昔,曾發圓滿菩提心,為利一切有情故,我發正願願成佛。如我所發如是願,我已證得如是果,圓滿菩提我證得,以此圓滿我心愿。大王汝應心堅決,此心不變發菩提,若能行彼菩提行,汝亦當成正等覺。”經這樣的勸請發心時,於是轉輪王虛空祈請十方一切諸佛作證,於天鼓雷音王佛前,以極猛利的心力,作這樣的發心和宏願道:
“輪迴無盡中,何時有終始,彼時為利眾,當行無量行。
今於世尊前,我發菩提心,眾生是親客,當解其貧乏。
從今至以後,我若生貪心,則欺十方中,所住諸如來。
從今至以後,直至證菩提,瞋心及害意,嫉慳決不作。
梵行我當行,惡念盡捨棄,嚴持戒律儀,隨學佛世尊。
菩提我勤行,一心愿成佛,至終一有情,未度我當度。
無量不思議,佛剎當淨習,十方諸剎中,皆得聞我名。
自我作記別,成佛定無疑,我之增上心,所攝諸士夫。
身語諸業因,我皆為淨治,並為淨意業,不作不善行。”
薄伽梵作證!我所發願:“我從千萬億俱胝那由他無數大劫以來,所有一切諸佛世尊以清淨無礙眼觀察,何時不見我於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中,正入菩提,莊嚴菩提心,以及正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波羅蜜,及由我勸導,由我宣化時,彼時我絕不現證無上正等正覺圓滿菩提。我願以清淨無礙佛眼觀察十方中,何時不見有一有情不是如你如來這樣時(言眾生都已成佛),我始現證無上正等正覺圓滿菩提。”
他作了這樣發心和宏願。於是至尊文殊復令無數生靈在天鼓雷音王佛前,發心愿修行布施等六度以成熟身心,直至成佛後,轉正。除一佛住世外,其餘諸佛皆入涅盤。所謂一佛,是說從此世界下方四萬四千由旬經過所有恆河沙數世界,有一世界名“地界”,其中有如來現仍住世,名“地尊”。
天鼓山與妙音菩薩
《法華特論》中載:“雲雷音王如來”,乃天鼓雷音佛之變跡,羯磨門法性也。由作種種羯磨,萬德莊嚴,一切世間無不隨機應現;其所依國土,因而名曰“現一切世間”。眾生喜見時,輒現其身,故劫名“喜見”。伎樂乃羯磨事業之表示。集種種羯磨之德,聚成寶缽,即雲雷音王之“三昧耶形”。其數八萬四千,統一切分位眷屬言之。經過萬二千歲者,於十地二覺之聖位,皆須千歲供養也。是妙音菩薩,夙生曾以天鼓雷音佛為本尊,修羯磨行;乃至無量諸尊法,皆曾習過,得種種佛慧,而匯歸一切種智,廣植《法華》之德,故其神力如是殊勝。
天鼓山與綠度母
據德吉卓瑪所寫的一本專著《聖殿中的蓮花》所記述:相傳,世間的彩光王國有一位慧月公主,她虔敬地信奉天鼓雷音佛。經過長達一千萬億年的供養與修習,她終於認識到了勝諦。於是眾僧人便前來遊說:“你當務之急,就是要誠心誠意地希望你那用於聆聽佛之教誨的身體變為男兒之身,因為這一願望肯定能夠實現。”然而慧月公主卻拒絕了他們,堅定不移地以女兒之身修習。又經過數千萬億年的艱苦修煉,終成正果,並以“度母”的名號著稱於世。每日早晚,她都要分別救度一千萬億眾生;同時,又保護著十方無數地區的一切眾生免遭傷害,救度八難和十六難。
天鼓山與主夜神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三十三參,講到迦毗羅城的主夜神時候,婆珊婆演底是過去無量劫前,一切法雷音王佛成佛的時候,他是國王的夫人,名法慧月夜。一切法雷音王佛就是天鼓雷音王佛,其古道場就在天鼓山。婆珊婆演在佛前發了菩提心,要為黑暗中的眾生施與光明。又經無量劫,在寂靜妙眼如來成佛的時候,他是一個長者的女兒,名妙慧光,又在佛前發菩提心,要為黑暗中的眾生布施光明,又經若干劫修行,才成為這迦毗羅城的主夜神。
雷神顯聖地
《集說詮真》中所述:“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顫,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執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懸連鼓五個,左右盤躡一鼓,稱曰雷公江天君。”在天鼓山有與“九天應元雷神”相對應的天然石鼓、石楔以及雷擊石,當地有很濃厚的雷公信仰。
天鼓山與雷震子
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第十回中描述雷震子誕生在“燕山”,雖然文王居西岐(陝西)去朝哥(河南),應該不會經過今天的河北,但小說中明文記載了雷震子是在“燕山”的茂密叢林中被發現的,也完全可以想像到作者對燕山產雷震子的設定有其寓意和來源,蓋出自天降玄鳥之說。天鼓山即燕山支脈,此地山林茂密,在商周時代屬於鬼方之地,且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與雷神-雷震子相關聯的石鼓、石楔、雷擊石等,可以說天鼓山也是雷震子應化顯聖的一方土地。
《封神榜》中載:話說姬昌行至燕山,躲在茂林避雨,只見滂沱大雨一似瓢潑盆傾,下有半個時辰。姬伯分付眾人:“仔細些,雷來了!”跟隨眾人大家說:“老爺吩咐,雷來了,仔細些!”話猶未了,一聲響亮,霹靂交加,震動山河大地,崩倒華岳高山。眾人大驚失色,都擠緊在一處。須臾雲散雨收日色當空,眾人方出得林子來。姬昌在馬上渾身雨濕,嘆曰:“雷過生光,將星出現。左右的,與我把將星尋來!”眾人冷笑不止:“將星是誰?那裡去找尋?”然而不敢違命,只得四下里尋覓。眾人正尋之間,只聽得古墓旁邊,像一孩子哭泣聲響。眾人向前一看,果是個孩子。眾人曰:“想此古墓,焉得有這孩兒?必然古怪,想是將星。就將這嬰孩抱來獻與千歲看,何如?”眾人果將這孩兒抱來,遞與姬伯。姬伯看見好個孩子,面如桃蕊,眼有光華。姬昌大喜,想:“我該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適才之數,該得此兒,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命左右:“將此孩兒送往前村權養,待孤七載回來,帶往西岐。久後,此子福分不淺。”
天鼓奇觀
天鼓石
《承德府志》山川中載有山中有石似鼓,故名之。該天生石鼓在石門溝窯溝門大石鼓窪處,接近山脊,遠觀如一圓形大鼓。
天椎石
也被當地人稱為“棒石砬子”,在天鼓石東北的棒石砬窪中,矗立山間如鼓音王佛的金剛橛,也似雷公所持的楔子。
雷擊石
雷擊石,是坐落於石門溝一片柳樹旁邊的山麓,石頭巨大,曾於清代時,某年雨季被天雷所擊,呈現很大的碎石裂痕。據傳曾有大蟒蛇被雷擊死於此。石下不遠有數眼清泉,汩汩而流。
仙人窟
是一個高十數米的石窟,傳為古代仙人修煉之處,是天鼓雷音王佛前身為持明仙人修行時的修煉聖地,因常年住著野鴿子,也被叫做鴿子窩。
摔鹿石(崖)
摔鹿石,是一個巨型石頭形成的天然觀景台,平時山羊喜歡臥於此。據傳說以前有一群鹿(狍子)被土豹追趕,一頭公鹿引其來此處,豹子撲將上來,咬住公鹿,公鹿奮身一躍,攜帶豹子跌落懸崖,雙雙摔死,鹿群被解救了,故事雖然久遠,但也彰顯了“鹿王菩薩”捨己為人之精神。
壓鏵石
壓鏵石是一塊傳奇的石頭,據傳以前本在山脊上,一年春天人們在田裡種地,將鏵犁放在地邊回家用午飯,等回來卻發現巨石從山脊滾落田間將這幅鐵鏵壓於石下,故而得名。因為此石會自動行走,所以當地百姓都將其視若神石,有很多小孩都認其為乾老子,傳說能保平安。
小靈鷲峰
即天鼓山的主峰,也叫古砬子尖、高砬子尖,也被叫做南天門,因為山形似鷲首,山勢似猛禽,又與佛教釋伽牟尼佛講法的靈鷲山相似,故名小靈鷲峰,山頂有清代古廟、上個世紀復建的龍王廟一座,也被當地百姓稱為龍廟高尖。
金光明頂
此峰為天鼓山的第二峰,是一座獨立的黃石砬子,也稱為小金頂,名稱源自《金光明最勝王經》,每當夕陽晚照,該山崖呈現一片金光,有白變黃,有黃變紫,如紫磨金色。
臨近景觀
大對山
大對山在《承德府志》山川有記載,山如刀劈,兩山相對而名之,是舊屯滿族鄉境內灤河水勢最湍急處。
老陡山
老陡山,以山勢陡峭而而得名,在舊屯滿族鄉南界,與太平莊滿族鄉為鄰,建有水電站一座。
東砬子
位於舊屯滿族鄉尖溝門東山上,山勢陡峭,如倒扣的番天印,有一線天等風景。
天鼓山文化
一、道教中的天鼓
據考“天鼓”一詞,有多種意義,如星宿名,《晉書·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牽牛北,天鼓也”。
鳴天鼓
還有道家的一種法術叫“鳴天鼓”,乃中央牙齒上下相叩。《雲笈七籤》卷三一:“叩齒之法……中央上下相對相叩,名曰鳴天鼓。”又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廣知》:“夫學道之人,須鳴天鼓以召眾神也。左相叩為天鐘,卒遇兇惡不祥叩之。右相叩為天磬,若經山澤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
雷曰天鼓
最淺顯的字面意義則為“天神所擊之鼓”,即傳說雲天鼓震則有雷聲。《史記·天官書》:“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雲仙雜記》卷九引晉代葛洪《抱朴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唐代李白 《梁甫吟》:“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明代田藝蘅 《留青日札·天鼓鳴》:“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時,天鼓震西北,俗雲乾雷響。”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四章第二節:“雷聲隆隆,好象誰在猛擊天鼓助威風!”
鼓為椎擊之器,天鼓則以雷音而顯現則最為常態之聯想。反而觀之這“棒石砬子”則更有一種雷公所用之遐想。雷公似石匠,一手錘一手鑿,錘擊而發雷。山巔之上,廟宇之中,供奉著“雷公”則更有一種秘密隱喻在其中了。
二、佛教中的天鼓
佛教也有“天鼓”之說。據佛教經典載天鼓即置於忉利天善法堂之大鼓。此鼓並非人間意義上的大鼓,是由天之業報業得,不擊而能自出妙音,警醒放逸之天眾,聞者皆生慎惡好善之心。天鼓又喻佛之音聲說法,天鼓無形相而能演說如來法音。
天鼓雷音佛
以天鼓為名的佛則為天鼓音如來,又稱天鼓雷音佛、鼓音如來、鼓音佛等,是密教胎藏界四佛之一。此佛位於胎藏界曼荼羅中台八葉院的北方。又作鼓音佛、鼓音王、鼓音如來。
據《大日經疏》卷四雲(大正39·622c)︰‘次於北方觀不動佛,作離熱清涼住於寂定之相,此是如來涅盤智,是故義雲不動,非其本名也。本名當雲鼓音如來,如天鼓都無形相亦無住處,而能演說法音警悟眾生。’
此佛之形像,依現圖曼荼羅所示,其身呈金色而著袈裟,偏袒右肩,頂有肉髻,右掌覆而結觸地印,左手作拳仰置於臍下,跏坐於寶蓮華。密號為不動金剛。涅盤不生不滅之德謂不動,化佛主大涅盤之德。
天鼓最勝王
在佛教中,還有一部經,就因為“天鼓”緣起而開顯出來的,這部經典就是《金光明最勝王經》。這部經與《妙法蓮華經》、《護國仁王經》同為鎮護國家之三部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第三品由信相菩薩夜夢婆羅門枹擊金鼓,而演說金鼓光明的教法,這是整部經典的核心。該經在開闡如來秘密心髓、懺悔業障、積聚福德資糧以及弘揚佛法、護國利民等方面具有無比殊勝的功德!念誦此經,國家及持誦人可得四大天王保護,使一切世間有情安穩康樂。
作為金光明鼓的“天鼓”是如來涅槃之德,法鼓之喻。“金光明鼓出妙聲,遍至三千大千界,能滅三塗極重罪,及以人中諸苦厄。由此金鼓聲威力,永滅一切煩惱障,斷除怖畏令安隱,譬如自在牟尼尊。”在石門溝“天鼓”不遠處有一個地方名之摔鹿石,這個公鹿與豹子的故事,與上文說的《金光明經》卷四說的佛於因地時的“捨身飼虎”有一曲同工之妙。
摔鹿石,是一個巨型石頭形成的天然觀景台,平時山羊喜歡臥於此。據傳說以前有一群鹿(狍子)被土豹追趕,一頭公鹿引其來此處,豹子撲將上來,咬住公鹿,公鹿奮身一躍,攜帶豹子跌落懸崖,雙雙摔死,鹿群被解救了,故事雖然久遠,但也彰顯了“鹿王菩薩”捨己為人之精神。
總之,無論從自然景觀本具的“天鼓”,還是文化層面的“天鼓”,對於舊屯滿族鄉的文化挖掘都有很好的幫助。或山巔龍王廟的雷神,或《金光明經》中法鼓,或北方不動如來的德名,都能使山與名相得益彰,演繹成文化之山。
千年古豹榆
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舊屯鄉石虎溝村天鼓山區域分散野生榔榆,因為該種榆樹暴皮故而也叫暴皮榆,因為其樹身如同豹皮花紋,因此也被稱為豹榆樹。在天鼓山腳下有兩個豹榆而命名的地方,一個是“大北岔豹榆溝”,一個是石門溝“正溝腦豹榆溝”,因為這兩地均生長了野生豹榆古樹群而得名。
據老人講,以前天鼓山也叫高砬尖附近古樹參天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不僅豹榆長勢高達挺拔,就連椴樹這種難以生長的樹木都有特大成材的,如今回憶起來,我家的圓桌面就是一個一摟粗的大葉椴樹木材製成,是我爺爺年輕時候砍伐蓋房子留下來的遺物。在以前這裡的大山有三四個人合抱不過來的古豹榆樹很多。在90年代中期,次改山林,買賣木材,一度砍伐,僅有少數當時上不成材的小樹被倖存了下來,再見古木難矣。
然而,就在今天的石門溝正溝豹榆溝腦房岔子下水泉處,幾顆豹榆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且萬分幸運的是,在泉邊崖頭上有一棵古豹榆因為瘤根盤踞在山崖上,主幹未長成材的部分被留下來了,據瘤根部分推斷,這正是當年未被次改時候原始野生古豹榆樹的一棵,看其體貌樹齡應有千年以上,而倖存下來的其他豹榆也有300年樹齡左右,實為鄉域內的國家級古樹,應該樹牌保護,以免被誤砍,保留這一珍惜物種和地名標誌性植物。
據了解,在中國各地遺留下來的古豹榆樹,1700年的永壽縣古豹榆兩人合抱而已,房縣柳樹埡省級森林公園內的3600年古豹榆則三個人合抱,流出的樹漿如“鮮血”也被稱為奇觀。遙想二三十年前,舊屯滿族鄉北部山區也是古豹榆成群分布,如今據初步統計不超過十數棵了,瀕臨絕跡。
天鼓山豹榆溝的這個崖頭古豹榆,因為其不成材而被幸免於難,真與《莊子·山木》中所云一樣,“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或許也像莊子說的那樣,有一天這棵樹還會得到人們的保護乃至崇拜,成為這大山里千年的生命信仰。
灤河皇糧莊
據河北民族師範學院錢樹信老教授講述,清初滿族入關,為圖取中原,隨著關外軍民的到來,朝廷三次頒布圈地令,於是畿輔之地遍設莊田。康熙八年六月特諭令:“至於旗人無地,亦難資生,應否以古北口等口外邊塞地,撥給耕種。”康熙九年(1670年)二月,諭令將古北口、喜峰口等口外地撥與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藍、鑲藍、鑲紅七旗,承德莊田隨之發展起來。他們圈地占產立莊多在肥沃的灤河、伊遜河、武烈河以及潮河、老哈河河川,莊田遍布今灤平、豐寧、隆化、寬城、平泉、承德、興隆、雙灤等縣區。清廷在承德境內共建皇莊138個,到清末尚存134個。
清代舊屯一帶沿灤河區域也是承德地區重要的皇糧莊地,與今天的太平莊滿族鄉區域連成一片,形成了較為重要的且範圍極廣的灤河莊地,像太平莊就是由皇糧莊地而來的名字。舊屯毗鄰太平莊,是長城以北較早開發灤河流域,種植水稻的區域,可以說舊屯滿族鄉是皇糧莊地的佼佼者,也是種植御稻穀的皇家示範田。
《承德府志》物產中第一個記載的就是“御稻”,米色微紅較長,味甘香,六月早熟,本豐澤園種,移植山莊(欽定熱河志)。且詳細記載了御稻選種、培育的過程(略,詳見府志)。同時還記載了“旱稻”,稻名類甚多,不離粳糯二種。《群芳譜》曰:北方地平惟澤土宜旱稻。今則熱河境內山田多種之(《欽定熱河志》)。
《康熙皇帝與御稻米》一文中講,在中國歷代皇帝中,清代的康熙是一位比較好學和留心周圍事物的皇帝.他不但注重科學、提倡科學,而且在農業科學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在《幾暇格物編》一書中,曾記述了他參與選育“御稻米”的故事:有一天,他在中南海豐澤園內苑田間巡行時,偶然間發現了一株水稻.其莖高出眾稻之上。時方六月下旬。其他稻株正處孕育階段,而這株稻卻已經成熟了。康熙於是把它收藏起來準備來年試種。第二年試種結果,與其他稻種相比,此種果然先熟,且稻米氣香味佳,品質上乘,於是便在苑田中逐步擴種,成為專供“內膳”的稻米,因為出自苑田,故稱“御稻米”。想必這種“御稻”便在“皇糧莊地”種植開來,灤河川的舊屯也隨即開始種植了這種早熟的“御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兒,這在生產力相對低下的清代,能在塞北種植水稻可謂是一次飛躍,農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後來康熙帝還將稻種賜給江南官員,令其推廣,使得這種早熟的御稻得到了很大力度的推廣,也促成了南方兩季稻的發展模式,更大程度的改變了中國糧食供給和農耕結構。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還將御稻視為世界良種編入名著《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在第二十章《人工選擇》里,他寫道:“皇帝的上諭勸告人們選擇顯著大型的種子,甚至皇帝還自己親手進行選擇,因為據說‘御米’,即皇家的米,是往昔康熙皇帝在一塊田地里注意到的,於是被保存下來了,並且在御花園中進行栽培,此後由於這是能夠在長城以北生長的唯一種類,所以變成為有價值的了。”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是農業生產大縣,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68.3萬畝,其中水稻23萬畝,占總面積的33.7%,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譽為“大米之鄉。舊屯滿族鄉沿河地帶是隆化水稻種植重要的組成部分,舊屯栽種水稻歷史悠久,由於有效積溫不足,過去一直栽種這種早熟的“御稻”。隨著“隆泉米業”、“綠源米業”等一批本土品牌的崛起,舊屯也成為隆化有機水稻的生產基地之一,希望未來能夠更好的挖掘“皇糧莊地御稻米”等文化底蘊,為民族鄉域發展提供更深厚的文化元素支撐。
三旗古村群落
《隆化縣滿族人由何而來》一文中記述:在灤河流域的舊屯、太平莊等地,為京城王公大臣們駕鷹抓野雞的鷹手三旗......這些服務於皇莊、王莊、官莊的莊頭、管事莊丁及差人等落入隆化籍。在學者布尼阿林先生的《河北滿族姓氏述略》中也記載了“舊屯滿族鄉滿族有方、門、王、寧、崔、尹、何、鄭等。寧姓祖居瀋陽楊樹底,屬廂白旗鷹手三旗。”
以可考的舊屯寧姓為例,寧氏是鑲白旗滿洲嘉木湖伊爾根覺羅氏。遠祖“納木占巴顏“之弟“噶哈善哈思瑚”是嘉木湖城的領主,為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女真各部的主要聯盟部落首領之一,為清代第一額駙。後其家族幾經起落,由鑲黃旗改隸鑲白旗乃至散布各旗皆有,而乾隆年間寧安為筆帖式,其攜子弟一支則移居承德,到寧安曾孫輩始隨名冠漢姓,形成了承德滿族寧氏的主體。
舊屯滿族鷹獵習俗則始於清代初期,隨著大量旗人入關,以及“西圍”、“木蘭圍場”相繼的設立,舊屯則成了駐防圍場的重鎮之一。時有方門王寧等滿族旗人,或為內務府鷹戶,或為京都王公鷹手三旗人,在灤河川形成了鷹獵習俗,特別是以鷹獵命名的“古砬子”、“石門”等地名更記憶著歷史的遺風。
舊屯滿族鷹獵的獵鷹多於“二八月,過黃鷹”的時節俗令,即秋天農曆八月下旬在山巔立木為桿,設套捕鷹,到了次年的二月末,再行將獵鷹放歸自然以便其繁殖後代,形成了人、鷹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捕鷹、熬鷹、放鷹(趕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鷹獵民俗。舊屯的特色是其捕鷹方法與其他地方不同,不是採取網捕,而是採取桿捕。所謂桿捕,即是滿族先民通過長期實踐發現,鷹有“壓食”的習慣,也即每當鷹捕獲獵物後,進食飽了便會習慣性的選擇山巔孤樹之頂而落足,休息,消化食物。正是利用此習,獵手們便在各個山巔設立鷹桿,桿上設有機關,進行套捕。
“熬鷹”,就是把鷹的野性熬掉,辦法是獵戶要陪著它,不讓鷹睡覺。接著訓練它接近主人,讓它能習慣地站在主人的手臂上,這一過程叫“過拳”。接下來是“跑繩”,即讓它在遠處聽到呼叫,能習慣地飛到主人的手臂上。放鷹前,為了增強獵鷹的進攻欲望和聽主人的使喚,首先採取“餵軸”,就是讓它吞下用肉片裹著的麻團兒,當它吞下兩三個之後,便嘔吐不止,使它充飢不成,倒搭胃食,這個過程中“勒膘”或叫“甩軸”。這樣,鷹的體重就能保持在1斤九兩左右,使它能夠達到放飛的標準了。
放鷹之法則沿襲著古代皇家圍場的方式,以鷹手和蘇拉組成一組人進行“趕杖”。鷹手要站在山頭最高處鳥瞰。還有四、五個“蘇拉”也即是助手,拉成“一”字形排開,嘴裡不停地發出“嘟、嘟、嘟”的吼聲,插嘴的棍棒不停地敲打樹叢,名之為趕杖或者趕圍。此時,居高臨下的獵鷹,鐵嘴如鉤,雙目瞭望,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溝溝坡坡。一旦發現獵物,獵鷹尾巴上長長的白公雞尾羽上下擺動,尾鈴叮叮鐺鐺作響,以異常迅猛的速度直撲過去,無論是山兔或野雞,都不如它的飛翔速度,無一倖免,瞬間便倒在獵鷹的利爪之下。
從上文獻記載以及舊屯滿族姓氏群體和滿族鷹獵遺存,可以充分肯定的說,舊屯滿族鄉是承德地區較少的鷹手三旗古村落群之一。
寧氏“家廟”記
清代乾隆年間,鑲白旗人伊爾根覺羅氏寧安,為滿洲包衣佐領(管領),時任駐防圍場鷹手三旗筆帖式,因受王公差派往駐熱河。蓋攜妻帶子,於時初落成的濟爾哈朗圖行宮附近山林中行圍狩獵,管理鷹手,年呈雞鹿。遂在今所謂舊屯滿族鄉北部山區天鼓山腳下之大林溝落戶而居,時從灤河北岸到濟爾哈朗圖行宮山場皆為鷹戶圈地,為木蘭圍場御道、行宮重要的皇家圍獵之區。
歷乾隆,經嘉慶,及待道光年間,始遷祖寧安家族多以“寧”為名,又因滿洲不稱姓氏,僅稱名諱,故使當地雜居民眾以為“寧家”,便始冠漢姓“寧”也。道光年間,京都皇室王公對鷹手削減,加之木蘭圍場漸漸荒蕪,遂折俸銀,置田產地畝,合併封地,成一大戶氏族,從灤河沿岸乃至北部山區天鼓山等地多有“寧氏田產”。
遙想,康乾盛世之時,清帝跋扈,木蘭秋獮,萬眾隨從,御道皇莊,徵用馬車以為運送車乘,秋圍過後,車馬復歸莊頭,分給莊丁以為耕種所使。鷹戶亦然,每逢秋圍,隨扈所需之獵鷹、獵犬,除少量自京鷹犬處撥給,多數皆是天鼓山駐防鷹手三旗所供。時沿灤河之地為駐防重鎮,鷹手三旗依制,類似莊頭大院,設有鷹手三旗千總府於此,蓋伊爾根覺羅寧氏千總亦復如是。
盛世已遠,鷹戶削減,鷹手三旗雖於舊屯形成方門王寧崔尹何鄭等滿洲氏族,但多就地為民,耕獵為生,滿漢蒙雜居一處,形成了天鼓山區域最早的莊屯村寨雛形。滿洲信仰薩滿崇信祖先,又融合北方漢族民間信仰,故於舊屯等地有“佛托媽媽”之訛變“子孫娘娘”廟、氏族家廟(多與九神廟合一)廣為分布,幾乎一村一廟。
謹記,清代舊屯滿族鄉天鼓山山麓石門溝有一座俗稱“九神廟”的滿洲“家廟”,初始為王氏所建。王氏乃寧氏之佃戶,佃租石門溝有年,該廟建於乾嘉間與石門溝老井(老井毀於2011年開礦修路)應為同一時期所造之物。
光緒年間,寧氏二門寧魁一支沒落,無地可居,依千總之意,遷居石門溝時,此地便有“九神廟”及古井。及待王氏遷走,寧氏族人由“祥爺”主持,將該九神廟復建修繕,並塑造了十三尊神像,替代了木牌。據老人記憶,十三尊神像皆是內含銅錢累疊塑鑄而成,每尊體量半肘高,非常之重,神像部分毀於四青時代,部分被族人藏於深山古洞之中,有雲在梨樹溝獾子洞,有雲在窯溝里鴿子窩,至今不知下落。
重修塑像之九神廟,被寧氏一族視為“家廟”,每有族人去世皆於此廟前“報廟”、“祭祀”、“祈願”等,廟雖蕩然無存,此俗卻延續至今。據口傳,廟宇體量不大,為三開間青磚琉璃瓦小房,廟中所供神像有東牆“關帝(俗稱老爺)”,西牆“觀音(俗稱娘娘)”、正北牆所供為“龍王”、“馬王”、“牛王”、“苗王”、“蟲王”、“山神”、“土地”、“五道”、“火神”、“閻君”、“鬼判”等十三尊神像,其中以老爺、娘娘、龍王三尊體量略大,其餘諸尊體量略小不足半肘。佛道薩滿神祇混雜一起,也充分反映了滿洲族人的多元文化信仰
四青之後,廟宇被毀,遺留下來部分琉璃殘物,有族人於廟宇西北部一巨石上搭了一個俗稱“缸圈”的仙廟(胡黃常蟒),為舊時薩滿(察瑪)所祭祀之地,據說此石上有一簇名麻密枝子(小葉鼠李)的樹叢,逢夏便有黃色大蛇盤踞其上,名黃烏梢。現今廟宇遺址前面的一小塊地還被叫做“廟前”,談起“缸圈”都為老人禁忌,更多嘆息那些重金塑造的“疊錢”神像,不知所蹤,永為傳奇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