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和

承和

承和可以指承和(北涼),中國北涼君主沮渠牧犍年號,或者指承和(日本),日本天皇仁明天皇的年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承和
  • 解釋:北涼君主沮渠牧犍年號
  • 開始:433年四月
  • 結束:439年九月
  • 別名:永和
沮渠牧犍,簡介,紀年,其他政權年號,仁明天皇,簡介,改元,大事記,紀年,其他政權之紀年,

沮渠牧犍

簡介

承和(433年四月-439年九月),或作永和,是十六國時期北涼君主沮渠牧犍年號,總計6年余。
由於《太平御覽》引《十六國春秋》作永和年號,因此《資治通鑑·宋紀·元嘉十年》條跟隨;記載紀元的書籍又跟隨通鑑的記載。學者根據《高僧傳》、《魏書》和《北史》的相同記載承認沮渠牧犍承和年號,從而認為永和年號為錯誤。 另外,甘肅出土的石刻有“……緣禾三年歲次甲戌”字樣。學者認為永和年號可能緣和之錯誤,但是“緣和三年歲次甲戌”則指“緣和元年”應為壬申年,與史書記載的永和承和的乾支均不合。

紀年

玄始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公元 433年 434年 435年 436年 437年 438年 439年
乾支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其他政權年號

元嘉(424年八月—453年十二月):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劉義隆年號
太興(431年正月-436年五月):北燕政權馮弘年號
神麚(428年二月-431年十二月):北魏政權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年號
延和(432年正月-435年正月):北魏政權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年號
太延(435年正月-440年六月):北魏政權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年號
泰始(432年正月-437年四月):南朝時益州領導趙廣程道養年號
建義(436年三月-442年五月):仇池政權楊難當年號

仁明天皇

簡介

承和(834年正月三日至848年六月十三日)是日本年號之一,指的是天長之後、嘉祥之前。此時的天皇是平安時代仁明天皇

改元

天長十一年一月三日(西元834年2月14日) 改元
承和十五年六月十三日(西元848年7月16日) 改元嘉

大事記

承和九年(842年):承和之變:企圖謀反的恆貞親王被廢太子,伴健岑與橘逸勢被流放,而整件事是藤原良房的陰謀。

紀年

承和 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公元 834年 835年 836年 837年 838年 839年 840年 841年 842年 843年 844年 845年 846年 847年 848年
乾支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其他政權之紀年

大和(827年二月—835年十二月):唐朝唐文宗年號
開成(836年正月—840年十二月):唐朝唐文宗年號
會昌(841年正月—846年十二月):唐朝唐武宗年號
大中(847年正月—860年十月):唐朝唐宣宗、唐懿宗之年號
鹹和(831年至857年):渤海宣王大彝震之年號
保和(824年至839年):南詔領袖勸豐祐年號
天啟(840年至859年):南詔領袖勸豐祐之年號
彝泰(815年至838年):吐蕃可黎可足贊普赤祖德贊年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