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找回家庭:農村代際合作與老年精神健康
- 作者:王晶
- 出版時間:2016年04月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232 頁
- ISBN:9787509790670
- 類別:家庭倫理|農村老年人
- 開本:16 開
找回家庭:農村代際合作與老年精神健康
作者:王晶 著
出版時間:2016-04
叢書名: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研究文庫
頁數:232
書號:978-7-5097-9067-0
關鍵字:家庭倫理|農村老年人|代際合作|精神健康|中國
開本:16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精神健康一直是社會學關注的範疇,個體的精神健康狀態必然嵌入在一個社會形態之下,由社會形態建構而成,社會結構、社會規範、社會價值觀等形塑著個人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行為。在市場化環境下,農村老人不再扮演一家之長的角色,而是與青年人一樣,需要通過“經濟的”(比如個人收入)或“工具性”價值(比如看護孫輩)來證明自身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如果說傳統家庭秩序的維繫是有賴於家庭倫理,那么現代家庭秩序的基礎則在於家庭內部的社會分工。
作者簡介
王晶,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社會學系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目錄
第一章 社會轉型與農村老年精神健康問題
一 研究的緣起
二 老年精神健康研究的理論脈絡
三 研究架構與核心議題
四 研究的材料
第二章 代際關係變革與現代化的衝突
一 鄉村孝道觀念的嬗變
二 農民對老年角色的社會認同
三 農民不孝行為的社會制約
四 老年人精神期待與現代社會的斷裂
五 小結
第三章 找回家庭:農村代際合作的轉型與延續
一 從土地改革到市場化時期家庭的變動
二 市場化的後果:家庭權力關係的翻轉
三 找回家庭:對抗市場化的最後壁壘
四 互惠與分工:父系家庭代際合作的價值基礎
五 互惠規則之外:女兒介入父系家庭的動力
六 小結
第四章 社會結構、社會關係與精神健康問題
一 西方社會資本理論的演進
二 社會資本與個體健康的關係耦合
三 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與社會關係
四 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社會關係與老年精神健康問題
第五章 從生命歷程理解老年
一 生命歷程理論的發展歷史
二 生命歷程理論的研究視角
三 生命歷程理論下的“老年”
四 生命歷程與社會變遷研究
第六章 “分而不離”:居住安排對老年精神健康的影響
一 研究數據與變數
二 不同居住安排下老年人的精神健康
三 分而不離:居住安排影響老人精神健康的機制
四 結論和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第七章 “照顧者”還是“被照顧者”?——家庭角色對老年精神健康的影響
一 “角色”的理論基礎
二 研究數據及變數
三 回歸結果分析
四 農村老年社會角色建構的過程與意義
五 結論與討論
第八章 從個人成就到子女成就——代際地位流動對老年精神健康的影響
一 研究數據與變數
二 回歸結果分析
三 結論與思考
第九章 兒子還是女兒?——代際支持對老年精神健康的影響
一 社會支持的心理效應
二 研究數據、變數與方法
三 回歸結果分析
四 總結與討論
第十章 轉型期代際關係與老年精神需求滿足的社會基礎
一 農村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變遷
二 轉型社會中老年精神需求滿足的社會基礎
三 研究缺陷及不足
四 下一步研究的問題
第十一章 關於家庭、市場和政府責任的反思
一 引言
二 老年照護的社會分工
三 我國照護資源分配的反思
四 結語
參考文獻
附 錄 調查問卷(部分)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