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問題一直困擾著20世紀一代代學人。本書以20世紀後半期孔子研究為主線,以學術環境、學術研究方法和學術研究主體三個方面的切入點,分別對“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思想解放、20世紀90年代四個不同時期的孔子研究進行了考察,並對港台現代新儒家對孔學的固守進行了總體性分析、試圖以此展示20世紀後半期孔子研究的曲折歷史過程,並從這一歷史過程中推論其合理走向。
基本介紹
- 書名:批判與傳承:20世紀後半期的中國孔子研究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257頁
- 開本:32開
- 品牌:山東人民出版社
- 作者:徐慶文
- 出版日期:200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0903353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問題一直困擾著20世紀一代代學人。本書以20世紀後半期孔子研究為主線,以學術環境、學術研究方法和學術研究主體三個方面的切入點,分別對“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思想解放、20世紀90年代四個不同時期的孔子研究進行了考察,並對港台現代新儒家對孔學的固守進行了總體性分析、試圖以此展示20世紀後半期孔子研究的曲折歷史過程,並從這一歷史過程中推論其合理走向。
作者簡介
徐慶文(1966-),內蒙古赤峰人。200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供職于山東大學管理學院。研究領域為管理倫理、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企業文化等,曾在《東嶽論叢》、《中華文化論壇》、《山東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中國傳統生活方式概論》,並參加過《儒學文化與當代社會》、《社會主義經濟道德概論》、《中國當代農村道德導論》等著作的撰寫。
媒體推薦
序
徐慶文同志是我多年的朋友。1984年秋,他從“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內蒙古草原走進山東大學哲學系教室。4年後,又考取該系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學者臧樂源教授,專攻倫理學。碩士畢業,從事新聞工作多年。1999年秋,放棄優越的生活待遇,重新回到久別的書桌前,師從中國哲學專家高晨陽教授學習中國哲學,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初,高先生不幸英年早逝,慶文同志與我結緣,繼續他的學業。 自慶文同志上大學起,我就與他共學、交往,彼此了解,相知甚深。我們處師友之間,而朋友的感情重於師生名分。慶文同志為人,宅心仁厚,中規合矩,而內心深處卻蘊藏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對學術探求的渴望。這本專著就是見證。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富爭議的人物。愛他的人,對他頂禮膜拜,崇敬有加,認為他是至聖先師,“生民未有”;恨他的人,對他咬牙跺腳,認為他的學說是中國社會一切罪惡的淵藪,是中國社會之所以落後的根由。然而,無論你是愛他還是恨他,批判他還是頌揚他,就是不能不理他,這是孔子的力量。多少王侯將相,英雄豪傑,生前盛極一時,不可一世,死後不久就可以在人們的記憶中略去,唯獨孔子歷史愈久遠,反而覺得他與我們越親近,這才是孔子的不可及處。我曾說過,孔子與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個社會的關係,是“剪不斷,理還亂”。我們欲擺脫孔子的影響,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歷史上有一種現象,就是打天下的時候,許多歷史人物不理孔子甚至批判孔子,然而治天下的時候,卻又請出孔子。這似乎形成一種歷史“規律”,一種無奈的循環。然而,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想跳出這一歷史怪圈,打破這一歷史規律,反其道而用之。由是“文化大革命”出現了。由“文化大革命”而全民批孔運動,這是現代人調動所有能量試圖走出這一歷史怪圈的一次努力,其結果盡人皆知,這裡就不說了。
總結20世紀後半期孔子的命運及其分析中國大陸學術界由評孔到批孔、再由批孔到評孔的轉變,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何以造成舉國上下,若飲狂泉,婦孺老幼齊上陣,共同討伐“孔老二”的局面?除了政治干預學術研究之外,學術界、知識界本身應當承擔什麼責任?知識分子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雖然這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話題,然而卻不能迴避。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後,懷有不同信仰、出身不同階層、隸屬不同政治派別的知識分子一夜之間生活在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的天空下,從“溫水洗澡,,式思想改造、“三反”、“五反”、反右、社教運動直到“文化大革命”,政治運動一個接著一個,規模越來越大,涉及的面越來越廣,知識分子的神經繃得越來越緊。面對快速多變的政治形勢,知識分子一個也不能置身事外。怎樣才能跟上快速多變的政治形勢,如何才能使自己與新政權保持高度的一致,是當時許多知識分子思考的問題。在潮起潮落的政治運動中,你方“斗”罷我登場。為了在鬥爭中保持不敗,許多人調動起全部的腦細胞去揣摩政治人物的心理和觀察政治氣候的風向。有些正常的學術研究,被政治人物利用後,卻成為“整人”的口實;而政治人物一聲召喚,知識分子一哄而起,鼓譟而進,推至全國,演成聲勢浩大之政治運動。情緒化的政治人物與人格扭曲的知識分子,相互利用,共同造就了“文化大革命”的不幸和批孔運動的泛濫。
……
徐慶文同志是我多年的朋友。1984年秋,他從“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內蒙古草原走進山東大學哲學系教室。4年後,又考取該系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學者臧樂源教授,專攻倫理學。碩士畢業,從事新聞工作多年。1999年秋,放棄優越的生活待遇,重新回到久別的書桌前,師從中國哲學專家高晨陽教授學習中國哲學,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初,高先生不幸英年早逝,慶文同志與我結緣,繼續他的學業。 自慶文同志上大學起,我就與他共學、交往,彼此了解,相知甚深。我們處師友之間,而朋友的感情重於師生名分。慶文同志為人,宅心仁厚,中規合矩,而內心深處卻蘊藏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對學術探求的渴望。這本專著就是見證。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富爭議的人物。愛他的人,對他頂禮膜拜,崇敬有加,認為他是至聖先師,“生民未有”;恨他的人,對他咬牙跺腳,認為他的學說是中國社會一切罪惡的淵藪,是中國社會之所以落後的根由。然而,無論你是愛他還是恨他,批判他還是頌揚他,就是不能不理他,這是孔子的力量。多少王侯將相,英雄豪傑,生前盛極一時,不可一世,死後不久就可以在人們的記憶中略去,唯獨孔子歷史愈久遠,反而覺得他與我們越親近,這才是孔子的不可及處。我曾說過,孔子與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個社會的關係,是“剪不斷,理還亂”。我們欲擺脫孔子的影響,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歷史上有一種現象,就是打天下的時候,許多歷史人物不理孔子甚至批判孔子,然而治天下的時候,卻又請出孔子。這似乎形成一種歷史“規律”,一種無奈的循環。然而,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想跳出這一歷史怪圈,打破這一歷史規律,反其道而用之。由是“文化大革命”出現了。由“文化大革命”而全民批孔運動,這是現代人調動所有能量試圖走出這一歷史怪圈的一次努力,其結果盡人皆知,這裡就不說了。
總結20世紀後半期孔子的命運及其分析中國大陸學術界由評孔到批孔、再由批孔到評孔的轉變,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何以造成舉國上下,若飲狂泉,婦孺老幼齊上陣,共同討伐“孔老二”的局面?除了政治干預學術研究之外,學術界、知識界本身應當承擔什麼責任?知識分子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雖然這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話題,然而卻不能迴避。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後,懷有不同信仰、出身不同階層、隸屬不同政治派別的知識分子一夜之間生活在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的天空下,從“溫水洗澡,,式思想改造、“三反”、“五反”、反右、社教運動直到“文化大革命”,政治運動一個接著一個,規模越來越大,涉及的面越來越廣,知識分子的神經繃得越來越緊。面對快速多變的政治形勢,知識分子一個也不能置身事外。怎樣才能跟上快速多變的政治形勢,如何才能使自己與新政權保持高度的一致,是當時許多知識分子思考的問題。在潮起潮落的政治運動中,你方“斗”罷我登場。為了在鬥爭中保持不敗,許多人調動起全部的腦細胞去揣摩政治人物的心理和觀察政治氣候的風向。有些正常的學術研究,被政治人物利用後,卻成為“整人”的口實;而政治人物一聲召喚,知識分子一哄而起,鼓譟而進,推至全國,演成聲勢浩大之政治運動。情緒化的政治人物與人格扭曲的知識分子,相互利用,共同造就了“文化大革命”的不幸和批孔運動的泛濫。
……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20世紀前半期孔學研究的兩種取向
第一節 現代新儒家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對孔學的分歧
第二節 兩種取向的實質及其凸顯的問題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孔子研究的“困厄”
第一節 馮友蘭與關鋒關於孑L子研究論爭的形成
第二節 從馮關論爭看孑L子研究中的政治與學術的關係
第三節 馮關論爭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維護
第四節 學術迷失與學者的心路歷程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與孔學的沉淪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批孑L的原因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批孔的謬誤
第三節 “批孔運動”與儒學研究者
第四章 思想解放時期孔子研究的承接
第一節 孔子思想的再評價再認識
第二節 思想解放時期孔學研究省察
第三節 思想解放時期知識分子的類型
第五章 港台現代新儒家對孔學的固守
第一節 拯救中國文化的“惠命”
第二節 “返本”與“開新”
第三節 儒家思想重構與現代新儒家轉化
第六章 文化多元化與孔學命脈的延續
第一節 20世紀90年代的儒學研究
第二節 學術的多元化與知識分子社會角色的自我確證
第三節 當代儒學研究前瞻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20世紀前半期孔學研究的兩種取向
第一節 現代新儒家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對孔學的分歧
第二節 兩種取向的實質及其凸顯的問題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孔子研究的“困厄”
第一節 馮友蘭與關鋒關於孑L子研究論爭的形成
第二節 從馮關論爭看孑L子研究中的政治與學術的關係
第三節 馮關論爭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維護
第四節 學術迷失與學者的心路歷程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與孔學的沉淪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批孑L的原因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批孔的謬誤
第三節 “批孔運動”與儒學研究者
第四章 思想解放時期孔子研究的承接
第一節 孔子思想的再評價再認識
第二節 思想解放時期孔學研究省察
第三節 思想解放時期知識分子的類型
第五章 港台現代新儒家對孔學的固守
第一節 拯救中國文化的“惠命”
第二節 “返本”與“開新”
第三節 儒家思想重構與現代新儒家轉化
第六章 文化多元化與孔學命脈的延續
第一節 20世紀90年代的儒學研究
第二節 學術的多元化與知識分子社會角色的自我確證
第三節 當代儒學研究前瞻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書摘
一、馮關論爭的社會背景
新中國成立,標誌著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中國之“新”。表現在文化領域就是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確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地位的確立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其一是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啟蒙教育。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號召全黨要學習社會發展史和歷史唯物主義常識。1950年6月6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指出要將學習的範圍擴大到整個知識分子領域,“要讓他們學社會發展史、歷史唯物論等幾門課程”①。這一學習落實起來就遠不止黨員和知識分子了,“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家機關到廠礦、學校、部隊,都集中數月的時間比較系統地學習了社會發展史。”廣大幹部民眾,特別是廣大知識分子“受到了一次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常識的生動教育,初步懂得了勞動創造人類世界、階級鬥爭推動階級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創造歷史的基本觀點……對於幫助全國人民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反對和克服剝削階級舊思想的影響,增強人們的主人翁意識和歷史主動精神起了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②。這一啟蒙教育也為掀起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高潮奠定了思想基礎。
其二是興起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熱潮。這一熱潮是從學習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開始的。1950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重新刊載了毛澤東的《實踐論》。”51年1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學習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的社論,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認真學習毛澤東的《實踐論》。之後,全國迅速掀起了一個學習和宣傳《實踐論》的熱潮,一批學習《實踐論》的理論輔導材料應時而生。其後,《人民日報》又發表社論指出“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是一切理論學習和研究工作的基本指導原則”。1952年4月1日,《人民日報》新刊登了毛澤東的《矛盾論》一文,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熱潮從認識論引向了唯物辯證法,使人們通過學習來領會和掌握了分析矛盾和解決矛盾的基本方法。《實踐論》和《矛盾論》的重新發表和學習,“對於促進人們進一步全面、系統地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科學世界觀,對於確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整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產生了重要影響,起了決定性的作用①。
其三是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普及教育。1951年年初,中共中央頒發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理論教仃的決定(草案)》,提出了採取循序漸進、分類指導的方法對全党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第一級為學習政治常識,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常和中國共產黨的常識;第二級為學習理論常識,即社會發展史(包括歷史唯物論和政治經濟學)、中共黨史和毛澤東的生平事跡以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的生平常識;第三級為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的理論著作和毛澤東的理論著作。毛澤東提出了哲學的普及教育問題,建議利用適當的場合對一些哲學的基本概念加以說明,使一般幹部能夠看懂,並利用這個機會,使成百萬的不懂哲學的黨內外幹部學一點馬克思主義的哲學②。1955年1月,中央發出《關於在於部和知識分子中組織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唯心主義思想的演講工作的通知》,首先要求在幹部和知識分子中宣傳唯物主義思想和普及唯物主義教育。同年3月,中央又發出了《關於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唯心主義思想的指示》,強調要在全國人民中間進行宣傳和批判。與之相配合,從中央到省、地、縣各級都陸續開辦黨校進行馬克思主義輔導,各高等院校也陸續開設了有關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課程,使“全國範圍內很快掀起了一個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度都還不曾有過極其廣泛的學哲學、用哲學、進行唯物主義普及教育的思想運動”①。
二、從思想方面看,毛澤東發動批孔運動,其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虛無主義不斷演進的必然結果。而歷史虛無主義出現的前提則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真誠地相信馬克思主義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唯一”真理,是一個完滿自足的思想體系,不需要吸收任何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就可以自己充實、完善、發展。所以“在此期間內(指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表現了一種化約的思想趨向”①。
1957年1月,毛澤東把哲學簡單地歸結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上學所謂的“兩個對子”,只強調兩個對子是“相互鬥爭”的,不提它們也是“相互統一”的,認為“一講哲學,就少不了這兩個對子”②。1957年11月,毛澤東在莫斯科國際共產黨、工人黨代會發言中,借用朱熹、王夫之的哲學命題宣布:“一分為二,這是個普遍現象,這就是辯證法。”③1959年在廬山會議批判彭德懷時,毛澤東提出:“共產黨的哲學就是鬥爭的哲學。一點也不錯。不過,鬥爭的形式依時代不同而有所不同罷了。”④並將鬥爭理淪引向黨內,認為:“廬山出現的這一場鬥爭,是一場階級鬥爭,是過去十年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的生死鬥爭的繼續。”⑤1962年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發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號召,並進一步把階級鬥爭從社會、政治生活領域擴大到文化領域。1964年毛澤東親自發動對楊獻珍“合二而一”淪和周谷城“時代精神匯合論”的批判運動,一時哲學上的“合”、“同一”、“統一”成了政治上的“階級調合”和折衷主義的代名詞。
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化約為“鬥爭哲學”,把辯證法化約為“一分為二”,這種趨向本質上把馬克思主義與其他思想對立起來,認為一切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都是反動思想,都要進行批判和清算。這種思想傾向直接導致了歷史虛無主義。新中國成立後,伴隨著政治運動不斷發生,歷史虛無主義傾向也時斷時續,逐步滋長起來。“早在1951年批判電影《武訓傳》時,歷史虛無主義的思想方法就開始露頭。”①1951年全國各城市放映電影《武訓傳》引起觀眾的極大反響,報刊發表文章讚揚武訓艱苦卓絕、百折不撓為窮孩子興辦義學的毅力和精神,當時該片“好評如潮,口碑載道”。但同年5月16日《人民日報》轉載《文匯報》一篇文章《陶行知先生表揚“武訓梢神”有積極作用么?》,認為武訓精神不值得表揚。同年5月20日,毛澤東撰寫的社論《應當重視電影
(一)龐朴對孔子思想研究接續的貢獻。
1978年第八期《歷史研究》發表龐朴的《孔子思想的再評價》一:文。這篇文章成為標誌性的文章,它試圖從學術上對孔子思想進行剝離,力求揭示孔子思想的內涵。
今天看來,該文的整體結構和研究深度,並沒有完全擺脫新中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孔子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但是文章肯定了孔于思想的複雜性,認為孔子作為一個思想家站的更高、看的更多、想的更遠。該文指出,孔於探尋過夏商周三代因革損益的變遷史,知道“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囚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①的大致情況。孔子所以提出“為東周”,也正意味著要對“西周”宋一個損益,以便在小觸動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能使周王朝百世不替地延續下去,這是當時他那個階級可能選擇的最佳道路。從現有資料看,孔廣所主張的損益,除了“行夏之時,乘殷之輅”②,更多的內容則側重在改善統治者和人民的關係卜。
龐朴認為,孔子固然不是順應歷史潮流的革新振,卻也不是冥頑不化的頑固派;他有一套實際上是空想的理想。這個理想的實質,址保守的;但其中包含有某些從統治者的長遠利益著眼的、以改善他們和人民關係為日標的辦法。孑L子把他的政治主張概括為理論,提出了“禮”和“仁”的學說。禮是外在的行為準則,仁是內在的精神狀態。禮必須以仁為思想基礎,否則就流於形式,徒具空文,所謂“人而不仁,如禮何!”③,“禮雲禮雲,玉帛乎哉”④;仁必須以禮為客觀標準,相愛要有個節制,否則便亂了倫次,所謂“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⑤。
關於孔子的“仁”,文章認為,孔子所說的“仁者愛人”,就是說的愛一切圓臚方踵的人,並不包含社會的限制性在內。孔子提倡人類之愛的思想卻是現實存在過的,今天仍在許多地方存在著。能否實現是一回事,有無人提倡是另一回事。不能閩為它不能實現,便認為不會有人去提倡。果然那樣,世卜便不會有唯心主義了。龐朴指出,孔子能提出“愛人”的口號,把它作為“仁”的一個定義,用以補充過去那個”克已復禮”,這在思想發展史上應該算作一個進步。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者身份變化的事實。比起“克己復禮”來,“愛人”的定義著眼於“人”,而不是著眼於“禮”,著眼於人的共同性,而不著眼於入的社會差異性。
究竟如何評價孔子思想?龐朴強調,“首先要弄清對象,分辨出哪些是孔子本來的東西,哪些是後世發生的東西,方不致無的放矢,李代桃佃”他認為,“後人對孔子思想作過種種解釋,並由之發揮出成爽的新見解。對於無產階級來說,這浩潮繁雜的解釋和見解,即使曾被公認,或屬於孔子思想的必然引申,也都必須認真審查,不能輕易相信,並仔細判斷它同孔子思想的真實關係。至於種種曲解和附會,以及種種需要而搞的對孔子的神化和鬼化,當然更應分辯清楚,主要從各個時代的條件中去找原因了。必須指出,孔子學說在後世發生的影響,有消極的一面,也還有積極的一面;後人對孔子的利用,起過反動作用也曾起過進步作用。”後人利用孔子的目的,“只不過是這些持不同要求的派別,有著一個共同的‘隱瞞內容’的要求,都需要召喚位亡靈,找一位聖人罷了。”因此,我們要對這些尊孔活動進行認真的清理和批判。當然,“批判了這些尊孔活動,並不等於批判了孔子本身,也代替不了對孔子本身的批判”。
龐朴指出,對於孔子思想進行再認識再評價,本身並不是一的。“對待孔子思想的問題,不是消極地處理一件斑駁的占董,單純地防範毒害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它還關係到‘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在目前來說,關係到建設無產階級文化這樣一個大問題。這一點,不因我們注意與否而頑強地存在著,並隨著我們解決的正確與否而發生著促進或阻礙社會前進的作用,是不容掉以輕心的。”
(一)孔子思想體系的研究出現了兒部專著。其中匡亞明的《孔子評傳》是論述孔于思想體系最深刻的代表性著作。
《孔子學說精華體系》是杜任之、高樹幟二人多年來的研究成果,該書旨在闡述、論證孔于思想精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眼務。作者在書中首先對精華與糟粕進行分辨,指出凡屬蘊含客觀真理、帶有普遍規律性的、有益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借鑑的東西,即視為精華。而在歷史上具有一定進步性,現今已失去實際意義,已沒有生命力的東西,即不視為精華。被歷代統治階級用以殘酷壓迫、剝削、愚弄、毒害勞動人民,至今餘毒還未徹底消除的,則是糟粕。孔子思想精華的核心是“仁”。“仁”的含義,孔子自己解釋是“愛人”,就孔于思想精華來看,可以說是要求奴隸主統治階級愛護勞動人民,相對的也是維護被統治的奴隸階級的“人格”和生存的權力。孔子對“仁”的又—?解釋是“克己復禮”,這層含義鮮明地反映了孔子的“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理性精神。該書把孔子學說精華體系歸納為哲學、政治思想、倫理道德思想、教育思想等幾個方面的精華,指出孔子哲學思想的主要特徵為“始終與文化、政治、社會、倫理道德、日然科學緊密結合,它產生於對文化、政治、社會、倫理道德、自
然科學的歷史研究和實踐觀察,又歸結於文化、政治、社會、倫理道德、自然科學的實踐,而不是產生於純哲學的研究”。①
……
一、馮關論爭的社會背景
新中國成立,標誌著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中國之“新”。表現在文化領域就是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確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地位的確立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其一是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啟蒙教育。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號召全黨要學習社會發展史和歷史唯物主義常識。1950年6月6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指出要將學習的範圍擴大到整個知識分子領域,“要讓他們學社會發展史、歷史唯物論等幾門課程”①。這一學習落實起來就遠不止黨員和知識分子了,“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家機關到廠礦、學校、部隊,都集中數月的時間比較系統地學習了社會發展史。”廣大幹部民眾,特別是廣大知識分子“受到了一次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常識的生動教育,初步懂得了勞動創造人類世界、階級鬥爭推動階級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創造歷史的基本觀點……對於幫助全國人民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反對和克服剝削階級舊思想的影響,增強人們的主人翁意識和歷史主動精神起了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②。這一啟蒙教育也為掀起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高潮奠定了思想基礎。
其二是興起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熱潮。這一熱潮是從學習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開始的。1950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重新刊載了毛澤東的《實踐論》。”51年1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學習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的社論,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認真學習毛澤東的《實踐論》。之後,全國迅速掀起了一個學習和宣傳《實踐論》的熱潮,一批學習《實踐論》的理論輔導材料應時而生。其後,《人民日報》又發表社論指出“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是一切理論學習和研究工作的基本指導原則”。1952年4月1日,《人民日報》新刊登了毛澤東的《矛盾論》一文,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熱潮從認識論引向了唯物辯證法,使人們通過學習來領會和掌握了分析矛盾和解決矛盾的基本方法。《實踐論》和《矛盾論》的重新發表和學習,“對於促進人們進一步全面、系統地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科學世界觀,對於確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整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產生了重要影響,起了決定性的作用①。
其三是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普及教育。1951年年初,中共中央頒發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理論教仃的決定(草案)》,提出了採取循序漸進、分類指導的方法對全党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第一級為學習政治常識,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常和中國共產黨的常識;第二級為學習理論常識,即社會發展史(包括歷史唯物論和政治經濟學)、中共黨史和毛澤東的生平事跡以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的生平常識;第三級為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的理論著作和毛澤東的理論著作。毛澤東提出了哲學的普及教育問題,建議利用適當的場合對一些哲學的基本概念加以說明,使一般幹部能夠看懂,並利用這個機會,使成百萬的不懂哲學的黨內外幹部學一點馬克思主義的哲學②。1955年1月,中央發出《關於在於部和知識分子中組織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唯心主義思想的演講工作的通知》,首先要求在幹部和知識分子中宣傳唯物主義思想和普及唯物主義教育。同年3月,中央又發出了《關於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唯心主義思想的指示》,強調要在全國人民中間進行宣傳和批判。與之相配合,從中央到省、地、縣各級都陸續開辦黨校進行馬克思主義輔導,各高等院校也陸續開設了有關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課程,使“全國範圍內很快掀起了一個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度都還不曾有過極其廣泛的學哲學、用哲學、進行唯物主義普及教育的思想運動”①。
二、從思想方面看,毛澤東發動批孔運動,其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虛無主義不斷演進的必然結果。而歷史虛無主義出現的前提則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真誠地相信馬克思主義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唯一”真理,是一個完滿自足的思想體系,不需要吸收任何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就可以自己充實、完善、發展。所以“在此期間內(指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表現了一種化約的思想趨向”①。
1957年1月,毛澤東把哲學簡單地歸結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上學所謂的“兩個對子”,只強調兩個對子是“相互鬥爭”的,不提它們也是“相互統一”的,認為“一講哲學,就少不了這兩個對子”②。1957年11月,毛澤東在莫斯科國際共產黨、工人黨代會發言中,借用朱熹、王夫之的哲學命題宣布:“一分為二,這是個普遍現象,這就是辯證法。”③1959年在廬山會議批判彭德懷時,毛澤東提出:“共產黨的哲學就是鬥爭的哲學。一點也不錯。不過,鬥爭的形式依時代不同而有所不同罷了。”④並將鬥爭理淪引向黨內,認為:“廬山出現的這一場鬥爭,是一場階級鬥爭,是過去十年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的生死鬥爭的繼續。”⑤1962年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發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號召,並進一步把階級鬥爭從社會、政治生活領域擴大到文化領域。1964年毛澤東親自發動對楊獻珍“合二而一”淪和周谷城“時代精神匯合論”的批判運動,一時哲學上的“合”、“同一”、“統一”成了政治上的“階級調合”和折衷主義的代名詞。
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化約為“鬥爭哲學”,把辯證法化約為“一分為二”,這種趨向本質上把馬克思主義與其他思想對立起來,認為一切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都是反動思想,都要進行批判和清算。這種思想傾向直接導致了歷史虛無主義。新中國成立後,伴隨著政治運動不斷發生,歷史虛無主義傾向也時斷時續,逐步滋長起來。“早在1951年批判電影《武訓傳》時,歷史虛無主義的思想方法就開始露頭。”①1951年全國各城市放映電影《武訓傳》引起觀眾的極大反響,報刊發表文章讚揚武訓艱苦卓絕、百折不撓為窮孩子興辦義學的毅力和精神,當時該片“好評如潮,口碑載道”。但同年5月16日《人民日報》轉載《文匯報》一篇文章《陶行知先生表揚“武訓梢神”有積極作用么?》,認為武訓精神不值得表揚。同年5月20日,毛澤東撰寫的社論《應當重視電影
(一)龐朴對孔子思想研究接續的貢獻。
1978年第八期《歷史研究》發表龐朴的《孔子思想的再評價》一:文。這篇文章成為標誌性的文章,它試圖從學術上對孔子思想進行剝離,力求揭示孔子思想的內涵。
今天看來,該文的整體結構和研究深度,並沒有完全擺脫新中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孔子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但是文章肯定了孔于思想的複雜性,認為孔子作為一個思想家站的更高、看的更多、想的更遠。該文指出,孔於探尋過夏商周三代因革損益的變遷史,知道“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囚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①的大致情況。孔子所以提出“為東周”,也正意味著要對“西周”宋一個損益,以便在小觸動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能使周王朝百世不替地延續下去,這是當時他那個階級可能選擇的最佳道路。從現有資料看,孔廣所主張的損益,除了“行夏之時,乘殷之輅”②,更多的內容則側重在改善統治者和人民的關係卜。
龐朴認為,孔子固然不是順應歷史潮流的革新振,卻也不是冥頑不化的頑固派;他有一套實際上是空想的理想。這個理想的實質,址保守的;但其中包含有某些從統治者的長遠利益著眼的、以改善他們和人民關係為日標的辦法。孑L子把他的政治主張概括為理論,提出了“禮”和“仁”的學說。禮是外在的行為準則,仁是內在的精神狀態。禮必須以仁為思想基礎,否則就流於形式,徒具空文,所謂“人而不仁,如禮何!”③,“禮雲禮雲,玉帛乎哉”④;仁必須以禮為客觀標準,相愛要有個節制,否則便亂了倫次,所謂“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⑤。
關於孔子的“仁”,文章認為,孔子所說的“仁者愛人”,就是說的愛一切圓臚方踵的人,並不包含社會的限制性在內。孔子提倡人類之愛的思想卻是現實存在過的,今天仍在許多地方存在著。能否實現是一回事,有無人提倡是另一回事。不能閩為它不能實現,便認為不會有人去提倡。果然那樣,世卜便不會有唯心主義了。龐朴指出,孔子能提出“愛人”的口號,把它作為“仁”的一個定義,用以補充過去那個”克已復禮”,這在思想發展史上應該算作一個進步。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者身份變化的事實。比起“克己復禮”來,“愛人”的定義著眼於“人”,而不是著眼於“禮”,著眼於人的共同性,而不著眼於入的社會差異性。
究竟如何評價孔子思想?龐朴強調,“首先要弄清對象,分辨出哪些是孔子本來的東西,哪些是後世發生的東西,方不致無的放矢,李代桃佃”他認為,“後人對孔子思想作過種種解釋,並由之發揮出成爽的新見解。對於無產階級來說,這浩潮繁雜的解釋和見解,即使曾被公認,或屬於孔子思想的必然引申,也都必須認真審查,不能輕易相信,並仔細判斷它同孔子思想的真實關係。至於種種曲解和附會,以及種種需要而搞的對孔子的神化和鬼化,當然更應分辯清楚,主要從各個時代的條件中去找原因了。必須指出,孔子學說在後世發生的影響,有消極的一面,也還有積極的一面;後人對孔子的利用,起過反動作用也曾起過進步作用。”後人利用孔子的目的,“只不過是這些持不同要求的派別,有著一個共同的‘隱瞞內容’的要求,都需要召喚位亡靈,找一位聖人罷了。”因此,我們要對這些尊孔活動進行認真的清理和批判。當然,“批判了這些尊孔活動,並不等於批判了孔子本身,也代替不了對孔子本身的批判”。
龐朴指出,對於孔子思想進行再認識再評價,本身並不是一的。“對待孔子思想的問題,不是消極地處理一件斑駁的占董,單純地防範毒害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它還關係到‘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在目前來說,關係到建設無產階級文化這樣一個大問題。這一點,不因我們注意與否而頑強地存在著,並隨著我們解決的正確與否而發生著促進或阻礙社會前進的作用,是不容掉以輕心的。”
(一)孔子思想體系的研究出現了兒部專著。其中匡亞明的《孔子評傳》是論述孔于思想體系最深刻的代表性著作。
《孔子學說精華體系》是杜任之、高樹幟二人多年來的研究成果,該書旨在闡述、論證孔于思想精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眼務。作者在書中首先對精華與糟粕進行分辨,指出凡屬蘊含客觀真理、帶有普遍規律性的、有益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借鑑的東西,即視為精華。而在歷史上具有一定進步性,現今已失去實際意義,已沒有生命力的東西,即不視為精華。被歷代統治階級用以殘酷壓迫、剝削、愚弄、毒害勞動人民,至今餘毒還未徹底消除的,則是糟粕。孔子思想精華的核心是“仁”。“仁”的含義,孔子自己解釋是“愛人”,就孔于思想精華來看,可以說是要求奴隸主統治階級愛護勞動人民,相對的也是維護被統治的奴隸階級的“人格”和生存的權力。孔子對“仁”的又—?解釋是“克己復禮”,這層含義鮮明地反映了孔子的“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理性精神。該書把孔子學說精華體系歸納為哲學、政治思想、倫理道德思想、教育思想等幾個方面的精華,指出孔子哲學思想的主要特徵為“始終與文化、政治、社會、倫理道德、日然科學緊密結合,它產生於對文化、政治、社會、倫理道德、自
然科學的歷史研究和實踐觀察,又歸結於文化、政治、社會、倫理道德、自然科學的實踐,而不是產生於純哲學的研究”。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