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溪

扶溪

扶溪鎮位於仁化縣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3°50′53″,北緯25°13′17″,總面積179.9平方公里。特產有優質稻米、板鴨、冬筍、香菇等。全鎮有9個村民委員會(共81個村小組)及1個居民委員會。全鎮共有3310戶、12823人;其中農業戶數2639戶、農業人口11359人,工農業總產值達到700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42.9元。 扶溪鎮屬山地丘陵地帶,年降雨量達1690毫米。境內有3條河流,水能蘊藏量達10000千瓦,境內有電站27座,裝機總量達14700千瓦。年發電量5000千瓦時,總產值達到2000萬元。 全鎮有山林面積202599畝,其中毛竹面積51394畝;水田面積13948畝,2006年發展優質稻種植面積達6370畝,花生種植面積1350畝。近年來修建了連片300畝水田的基耕道、水圳、陂頭等16項水利建設工程。目前我鎮民眾購買聯合收割機50多台,機收面積達耕地面積的70%以上,農業生產正向機械現代化道路邁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扶溪
  • 東經:113°50′53″
  • 北緯:25°13′17″
  • 總面積:179.9平方公里
區劃,旅遊資源,民俗文化,名優特產,美食,

區劃

扶溪居委會
左龍村委會
蛇離村委會
厚塘村委會
長坑村委會
古夏村委會
扶中村委會
紫嶺村委會
水口村委會
斜周村委會

旅遊資源

1、南台廟
南台廟,俗稱龍母廟,位於扶溪鎮厚塘村南面,距扶溪鎮政府約一公里。據民間流傳的廟志記載,南台廟創建於唐朝儀鳳元年間(即676年),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唐朝皇帝李世民曾封贈三匾以彰該廟。後經民間多次捐款修建,廟宇得以完整的保留下來。廟祠占地面積有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整座建築屬於明清結構,分牌樓、顯德殿、惠濟宮及兩廂,每年前來祈福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扶溪
 

  
2、雙水塔
雙水塔,又稱白塔,位於扶溪鎮西北面3公里的水口村,塔為八角七層,高24米,等邊寬4.75米,第一層門楣有紅砂岩石刻橫匾一塊,楷體橫刻“文光輝映”四個字。塔內設穿牆,螺旋形步梯,可通至頂層。此塔建於明朝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至今保存完好,已納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扶溪

  

   3、古夏古村
古夏村,顧名思義古老的華夏族後裔,是唐朝名將西平王李晟一脈之嗣,原系江蘇秣陵人氏,為南宋官後,宋末元初為避戰亂,隱居埋名,卜居古夏。元滅明立後古夏李氏方嶄露頭腳,在科舉中呈現“孫繼祖,弟聯兄”,甲第蟬聯的盛況,賢人輩出、人丁興旺。據統計,明清兩代古夏李氏被敕封為貢士、文林郎、儒林郎以上的有六十多人,並留下眾多人文古蹟、民俗文化及動人傳說。
扶溪

  

  
(1)尚忠門
尚忠門:座落於古夏村西南方向中,始建於明朝天順年間,為古夏李氏一族之總門,凡婚喪嫁娶,皆從此門出入。總門前書“尚忠門”, 後書“隴西世族”。“尚忠門”三字取自於唐朝李氏先祖李晟忠君勇武和古夏李氏開基之祖李謨忠君報國而得名。意在告誡後人,以忠處世,憑孝傳家。“隴西世族”告訴後人古夏始祖來自甘肅隴西。
扶溪
  

  

  
(2)藏用堂:
藏用堂:又名司馬第,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至今有三百多年,是李氏卜居古夏後第十四世祖擎天公祠堂。時擎天公任州左堂,亦稱州同或司馬,授儒林郎(清朝文職散官,從六品)。藏用堂是典型的徽派建築,雕刻精巧,具有明顯的明清風格。

  
 

  

  
(3)纘詒堂:
纘詒堂始建於明朝中期,是李氏卜居古夏後第五世祖福星公祠堂。時福星公是庠士,曾任地方小官。“纘”為繼承,“詒”為遺留,即繼承和發揚祖上光德,為後代留下美德,開啟後人。
扶溪
 

  

  
(4)龍虎照壁:
虎照壁位於古夏村李氏大宗祠纘詒堂前,約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相傳為皇帝御賜。此壁規模宏大,長12.30米,高6.90米,厚0.94米。照壁左上框內塑“龍”,右上框內塑“虎”,中間大框內豎書“甲第蟬聯”四個大字。照壁上雕塑文革時被毀,現已修繕,恢復了往日的風采。
扶溪

  

  
(5)光裕堂
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是李氏卜居古夏後第五世祖福清公祠堂。時福清公出任浙江餘姚縣令。取“積極用世,不斷進取,光前裕後,繼往開來”之意。此祠內粗長的丹色石柱采自於丹霞山,用船從水路逆流而上,運至古夏。其規模宏大,時稱“仁邑第一祠”。
扶溪

  
 

  (6)拱橋
在距古夏村的東邊一里處有一座精巧而獨特的古老的石拱橋。這座石拱橋建造於乾隆三年(即1739年),由本族集資興建,聘請嘉應州石匠謝廷珍、謝廷彩兄弟倆修建。至今已270多年的歷史,雖經無數山洪的衝擊,日曬雨淋,然而石橋依舊完好,令人讚嘆謝氏兄弟高超的技藝。
扶溪
 

  

  
4、蛇離
(1)梯田
位於仁化縣扶溪鎮蛇離村委會下俚社和苦竹坪,梯田仿佛鑲刻於青山綠水之間,端午前後,所有梯田犁耙後,映入眼帘的是由眾多形狀各異的“明鏡”構成的絕美版畫,讓人心曠神怡,讚嘆不已;而當秋收時節,黃綠相間的千層梯田,伴著濃霧或沐浴陽光時,猶如丹青繪彩,讓人流連忘返,吸引眾多省市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
 
2)下俚社古炮樓
位於蛇離村下俚社村入口,始建於清末民初。炮樓呈四方形,高9米,牆壁寨壁結構用方形麻石條砌成,非常堅固。炮樓底層有小門,內分三層,樓頂有炮眼,作防衛之用。
扶溪
 

  
 
(3)濂泉飛瀑
扶溪的濂泉飛瀑遍布於蛇離山坳峽谷。一個個氣勢磅礴而又美麗壯觀的原始瀑布群沉睡于山溪竹林之中,期待著人們開發。僅蛇離村就有四處風景秀麗的瀑布景觀。
扶溪

民俗文化

1、八音:
扶溪古夏村早在清朝初期就有了八音。“八音”是以嗩吶為主奏樂器的一種民間器樂吹奏傳統藝術,樂曲豐富,極具鄉村韻味和地方特色,代代相傳。凡紅白喜事,皆有八音點綴,以增其氣氛。扶溪八音已列為韶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正在申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扶溪

  

  2、舞獅:
舞獅有二種,一種白天舞的叫醒獅,一種晚上舞的叫火獅。早在清朝康熙年間,古夏就有舞火獅頭風俗。火獅用竹片紮成,外層用稻草和草蓆做成,舞獅時獅子全身插滿香火。逢年過節,火獅揮舞,鑼鼓喧天,祈盼給千家萬戶帶來祥和平安。 

  

  

  
3、出花燈: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古夏每年的正月出花燈。古夏的能工巧匠很多,扎的花燈維妙維肖,有門燈、走馬燈、大鵬展翅燈、雄雞打鳴燈、武松打虎燈等,模仿動物而製作,應有盡有,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1981年元宵節晚上,古夏民俗隊以龍為頭,以獅為身,花燈為尾組成長達近1公里的隊伍,暢遊扶溪墟鎮,掀起了古夏民俗文化的高潮。
扶溪

  

  
4、板凳舞:
板凳舞,又板凳歌,源自粵北採茶調,是古夏花燈的特有節目。因花燈是表達豐收的喜悅之情和對來年五穀豐登的期盼,而板凳舞的這戲文活像一家和諧的生活寫照:夫妻在幹活,孩子在玩耍,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板凳舞與花燈所表達的主題是一致的。花燈隊伍按事先的安排,每到一處,停下二十多分鐘,讓觀眾欣賞,戲文便開始唱。目的是讓觀燈者不但能欣賞到花燈的美,而且能聽到優美的戲文。
扶溪

  

  
5、鬧春牛:
春節之尾,春耕之前,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晚上舉行鬧春牛的活動。先用竹子搭好一條牛的骨架,然後用禾草覆蓋骨架上,再在禾草上插滿燃燒的香,有一人肩扛著木犁,眾人跟隨,晚上在村中遊行。扛犁人以四季農時、風土人情、愛情故事為基調,邊行邊唱著動人心弦的山歌,呈現普村同樂的景象。
扶溪
 

   6、禾齋:
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二日,是古夏禾齋日。人們置新衣、做糍粑、準備迎神的器物,忙得不亦樂乎。禾齋,顧名思義就是在夏收的季節來臨前,懷著虔誠的心情,整潔身心,感激因神靈的庇佑年年豐收而舉行的隆重儀式。
扶溪

名優特產

(一)扶溪板鴨:
扶溪板鴨的製作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扶溪鎮具有獨特的盆地氣候,晝夜溫差大且秋冬霧氣繚繞,板鴨鹵醃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露水,加之製作板鴨的鴨子放養在河流和水塘,專食河中魚蝦,或餵稻穀、玉米,因而肉質鮮美,可與野鴨媲美。板鴨製作炒鹽醃、清鹵復,烘得乾、焐得足,皮白、肉紅、骨頭酥,食用肉質細嫩,香味可口,肥瘦適宜,食而不膩,具有獨特的風味。
 
扶溪

  

  
(二)沙塘桔:
扶溪鎮有著得天獨厚的盆地環境和氣候條件,氣候溫和,土壤土層疏鬆、肥沃,適宜種植柑桔。扶溪沙塘桔是當地柑桔主栽品種之一,種植出的扶溪沙塘桔外形圓潤、色澤鮮紅、果肉爽脆、汁多無渣、無核或少核,吃之清香可口、沁心潤喉,口感細膩,實為極品。
扶溪

  
(三)扶溪優質米:
“扶溪米”產於仁化縣扶溪鎮,為香型優質稻米。由於仁化縣扶溪鎮地處得天獨厚的盆地土壤、無污染水源及典型的盆地氣候,孕育了其優良的品質和特性,是韶關市無公害農產品之一。扶溪米具有米質純正、質粒完整、晶瑩剔透、香味濃郁、口感極佳的特點。其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鋅、銅、鈣、鐵等部分微量元素,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佳品,長期食用可以增進人體健康。
扶溪
扶溪

   

美食

(1)香芋燒泥鰍
香芋鬆軟可口,泥鰍則又鮮又滑,且泥鰍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具有補中益氣、除濕退黃、暖脾胃等功效,因此香芋燒泥鰍成了扶溪當地人招待貴賓的一道好菜。
扶溪
 
(2)清蒸本地雞
扶溪的土雞,是遠近聞名的。本地雞,專食稻穀、玉米,不餵飼料,因而肉質鮮嫩。蒸後較為滋潤,油而不膩,清香四溢,雞肉鮮嫩酥爛,香醇爽口,令人回味無窮。
扶溪

  

  

  
(3)山楂扣豬手
豬手營養豐富,富含膠原蛋白,可補充肌膚的營養。山楂的融入,使得此菜口感清爽酸甜,油而不膩,味道非常可口。
扶溪

  

  
 
(4)芒鼠黃豆湯
芒鼠肉的鮮美和黃豆的清香,完全交融在湯中。芒鼠肉質細膩精瘦,味極鮮美,為野味上品,並具有增強肝功能和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對抗衰老有良好效果,是天然美容和強身佳品。
(5)九層糍
九層糕,取其“長長久久,步步高升”之意。蒸熟的九層糕層次分明,軟滑可口。清香中帶著芬芳。入口潤滑,毫無粘口的感覺。有彈性有嚼勁,不是入口就化。
扶溪

  

  

  
(6)灰水糍
灰水糍味脆嫩,性清涼,能解暑解毒,健胃消食,生津化淤,極富藥膳功效。將它蘸糖食用甜脆可口,味美合胃,據說還有清肝明目的作用。老少鹹宜,是人人喜愛的風味小吃。
扶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