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托城

托克托城

托克托城,地處黃河河套東北轉折處,即黃河白西向東流來,至此折向南面流去。城址在一處高出水面約20米的土崗 上,北望乎坦的呼和浩特平原(土默川),西南方為黃河、東臨黃河東岸的小丘陵地帶。由於地處平原與丘陵區的接壤地帶,面臨黃河兩大地理特點,也就成為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托克托城,曾譯寫作脫脫城,經歷了唐代、遼金元三 代、明代和清代等4個發展階段。

簡介,唐王朝,遼王朝,金代,元代,明王朝,清代,

簡介

托克托城歷來為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經歷了唐代、遼金元三 代、明代和清代等4個發展階段。

唐王朝

唐王朝建立後,為了抗擊後突跟的南侵,於708年(景龍二年)在黃河北岸的陰山以南地帶興築了三座受降城,其中東受降城城址就在今托克托城內的“大皇城”,由於歷代文化層堆積在上面約4米厚,現已很難找到唐代的遺蹟,但還能在城址內見到一些唐代的遺物,證明東受降城確實曾經興建在這裡。唐代黃河河水在城下流過,還不至於沖刷城牆,但這是距離陰山比較遠,約有50多公里,不宜於防守自山谷中衝出來的突厥鐵騎,825年(寶曆元年)根據振武節度使張帷清的建議,將東受降城遷至綏遠烽南面,大約在今土默左旗境內的大黑河沿岸。東受降城廢棄後的二十年,842年會昌二年)李德裕(李文饒)還說:東受降城廢棄後,基址依然保存完好,城內種植的樹木和菜園還存在。

遼王朝

遼王朝建立之初,916年遼太祖便率軍西征,擒獲了振武節度使李嗣本,擊敗了党項族,將勝州城人民強行遷移到黃河東岸,在唐東受降城址進行安置,重新修繕了城垣,並命名為東勝州,意即在舊勝州城東面的意思。這座經遼代補築修繕的城垣,南北長約620米,東西寬約500米。這是一座規模很小的城郭,面積僅相當於唐代都城中的一個坊區,由於東勝州人口少,且屬於遼王朝的西南邊境小城,因此定為下等州,成為西京路下屬的西三州之一。

金代

金代沿襲遼制,仍在此設定了東勝州,但由於人口增多,便在城東面擴築了一座小城。這座小城僅剩下東、南、北三面城牆,最高僅4米,西城牆已被後期改築削去,現存東牆長310米、南牆長370米,北牆長350米,牆上加築有馬面,城門址已不明顯,可能原有南、北二門。城內發現有金代建築基址,地面遺存有金代的瓦件,可以確定是金代所築的,現今稱為:小皇城”。

元代

元代沿襲使用東勝州城,並經過補修,切去了金代加築的東城,基本上保持遼代城垣的規模,依然是一座下等州城。現今當地民眾將遼、金、元三代的東勝州城址,通稱為“大皇城”,城牆經過改造和加築,南牆也移動了位置,現存有東、南兩牆正中的城門,並加築有方形瓮城。由於年代久遠,文化堆積層甚厚,原來城市布局情況已難於了解清楚,大致在城中央偏北部分見有官署遺址,其餘地方都是些民居。遼金兩代東勝州在軍事上的作用,還不曾有顯著的效果,但在蒙古汗國時期卻又明顯起來。蒙古汗國多次南下中原,都是從東勝州渡過黃河,穿過鄂爾多斯高原而深入內地,而至雲南大理及四川一帶。這裡黃河河道窄而且水深,冬季黃河凍結後,大軍渡河如履平地,就不存在有黃河天險問題。因此,元王朝統一全國後,就很重視利用東勝州的自然條件解決交通運輸問題。元王朝在東勝州至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市)之間的黃河上,設立了水路驛站,西面來的人員和物資經由東勝州轉至豐州大同、以至於大都或上都;另從東勝州起設立納憐道驛路,不經水路,而且沿黃河西行,直穿騰格里沙漠南沿而至甘州(今甘肅張掖市),再經亦集乃路(今額濟納旗黑城),穿越大戈壁而進入漠北,直達嶺北行中書省所在地和林城。因此,東勝州在元代曾有一定的知名度,中外使臣經過這裡的都記載於他們的著作中。

明王朝

明王朝建立初期,元王朝殘餘勢力擴郭帖木兒(王保保)還占領著東勝州一帶地方。1371年(洪武四年)明王朝軍隊進駐東勝州,改東勝州為東勝衛,撤消了元豐州和淨州的建制,並將這些州及所屬地方劃給東勝衛管領。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分為東勝左、右、中、前、後五衛,第二年取消了中、前、後三衛,只保留了東勝左衛和東勝右衛。到1403年(永樂元年)撤消東勝左、右兩衛為止,共經歷了三十多年。正統年間(i436年一1449年)雖曾一度復置,時間很短便立即撤消了。明王朝設定東勝衛,是為了打擊蒙古族封建割據勢力,但蒙古族既經統一了各部和右翼各部時,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明王朝軍隊只好向南轉移,東勝衛城便成為:廢墟。東勝左衛城,即遼金元的東勝州城址,在此設定東勝衛時,就開始興築了高大的城牆,擴展了全城的範圍,將原來東勝州的西牆包築在東勝衛的西牆內。經過擴築的東勝衛城,全用土夯築,城培殘高9至12米,基寬14米,頂寬約6.5米。全城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2410米,東西寬1930米,周長約8.6公里,是目前內蒙古地區保存最好、最大的明代古城,原來城牆上沒有加築墩台和馬面等防禦設施,城牆上也沒有女牆、敵樓和城樓等遺蹟。在四面城牆正中開設城門,並加築有長方形瓮城,其中東城門採用重城的制度,就將瓮城築成內外兩重,顯示出東門是原來的主要城門。城的東、南、北三面地勢平坦,因此掘有城壕,寬約20米5而西牆外是陡坡,也就未曾挖過城壕。自東門進入城中,為於大片官署建築基址,曾在這一帶挖出過明代火銃等武器。在此建築址北約500米處,地表還聳立著一處墩台,當地民眾稱它為“點將台”,現今外表塌毀許多,已看不出蹬道的跡。城內由於多年開墾種植,地表的建築遺蹟都已毀壞,難弄清楚原來城內的其它建築布局情況。由於是屯戍合兵駐守的城;城內居民也只有官兵,因而很少有遺物留存下來原東勝衛城一帶,因此後人相傳他駐牧過的城郭為脫脫城,也就是托克托城。

清代

清代中期起,漢族人口大量來到土默川一帶,特別是實行移民實邊政策後,托克托一帶地方已全部放墾。先是1741年(乾隆六年)在呼和浩特設定歸綏道,同時在托克托城設定協理通判,由歸綏道管領,負責處理漢人事務。1760年 (乾隆二十五年)改為托克托理事同知廳,簡稱為托克托廳。1884年(光緒十年)又改稱托克托縣。清代在托克托城設定的官署及民居已不在東勝衛城中,而是在古城西南角外的河灘上,這時黃河河道已經改道西移,這片河灘上已是被開墾了的良田。原來額臨黃河的交通便利條件,已被大黑河出口處的黃河東岸上的河口鎮所代替,黃河上的船舶往來於寧夏銀川至山西河曲之間,沿河兩岸的物資運輸大多從河口轉運,河口鎮便欣欣向榮起來,成為呼和浩特地區的水陸轉運樞紐,直到京包鐵路通車以後才失去了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