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托克托傳說故事
- 主題詞:民間文學,托克托,傳說故事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間文學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保護措施,
簡介
托克托民間故事是托克托民間文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間文學中的重點部分。托縣地區的民間故事按其內容分,可大致分為“地方風物傳說”、“地名傳說”、“寺廟傳說”、“狐鬼傳說”、“愛情故事”、“生活故事”、“動植物故事”、“笑話故事”、“歷史傳奇故事”以及幾近絕跡的“創世神話故事”等。托縣民間故事流傳範圍廣,村村都有民間故事家、講述人。(俗稱“叨故事的”)。由於本地人說本地人、本地事,所以鄉土氣息濃,鄉情感觸深,人們愛說愛聽愛傳。因此,一些與當地人事無關的故事在傳承中逐漸淡化、淘汰,而反映當地人、事、物的故事則被較完整地傳承、保存下來。
歷史淵源
托克托縣,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位於自治區中部、大青山南麓、黃河上中游分界處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據考證,托克托是由蒙古語“脫脫”轉化而來,“脫脫”為北元時土默特首領阿勒坦汗的義子之名,因“脫脫”曾率部駐牧於此,城名亦稱“脫脫城”。清代中期起,大量的漢族人走西口來到土默川一帶,特別是實行移民實邊政策後,托克托一帶地方已全部放墾。先是1741年(乾隆六年)在現在的呼和浩特設定歸綏道,同時在托克托城設定協理通判,由歸綏道管領,負責處理漢人事務。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改為托克托理事同知廳,簡稱為托克托廳。1884年(光緒十年)又改稱托克托縣。1912年延用原來托克托縣名,簡稱托縣。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通過各民族文化交流和交融產生了托克托縣民間傳說故事。
基本內容
所謂“托克托民間故事”,就其內容說,一是指反映托縣地區的人、事、物的“土生土長”的“托縣版”的民間故事;二是指長期流傳於托縣地區,且在傳承過程中已基本“托縣化”了的一般民間故事,而以前一種為主。
托克托民間故事內容相當豐富,其內容涉及到當地的方方面面。就已經蒐集整理出來的部分故事看,其內容大致有:地方風物傳說、地名傳說、寺廟傳說、狐鬼故事、愛情故事、長工與掌柜、動植物故事、巧媳婦(或聰明媳婦)、生活故事、義和團傳說、笑話故事、傳奇故事等。
基本特徵
托縣民間故事的內容具有鮮明的地方性,她從多方面角度反映了托縣地區的歷史、地貌、風物、風情世故、人物活動、經濟文化等。就是流傳在托縣地區一般的民間故事,雖然不一定說托縣事、人、物,但在流傳過程中,個別藝人們已有意識地按照當地的文化習俗作了藝術加工,使其思想藝術,語言特色等方面“本土化”從而也成為土生土長的托克託故事。
托縣民間故事在語言上具有濃厚的方言特色,生動、形象、活潑、風趣。
主要價值
托縣民間故事既有一般民間故事的共有價值,更具地域故事的獨特價值。
1、托縣的民間故事中,有許多傳說典故反映了當地的歷史。這類故事儘管是傳說,不完全是史實,但卻豐富了史實,曲折地反映了當地人民民眾對已逝的歷史人物的評價,寄託了人們的愛憎情感,是形象的“以史為鑑、昭示後人”的重要“民間史料”。有的傳說還為史實的考證提供了有價值的線索。
2、托縣的民間故事是中原農耕文化與北疆遊牧文化、黃河文化與草原文化的藝術結晶。
這一藝術特徵的產生是由於托縣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歷史社會背景所決定。這一特徵往往在表面上看不明顯,但只要對一些傳統的民間故事從思想內容到語言特色深鑽細研,就會從一些細節的蛛絲馬跡中清晰地看出這一藝術特徵形成的歷史軌跡。
3、托縣的民間故事具有顯明的地方性。
托縣民間故事的絕大多數的內容是反映了托縣的歷史、人物、地理、風物、風俗風情等,而且是以托縣的方言土語口耳相傳、代代傳承的。就是長期流傳於托縣地區一般的民間故事,內容上似乎與當地的人、事、物無關,但它在傳承中也已經“托縣化”了。
4、托縣民間故事的流傳不僅給人民民眾帶來了娛樂,增長了知識,而且在潛移默化中發揮了“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作用。
保護措施
歷年來,托克托縣政府對這些民間藝術瑰寶高度重視,及時採取了搶救性保護措施,撥出專款由專人對歷史遺存多次進行採錄整理,製作成完整的文字和音像資料存檔,使其得以傳承並保留了其原生態的韻味。
同時積極申報,現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有4項:分別是雙牆秧歌、托克托傳說故事、壽陽鼓、托縣麵塑;列入呼和浩特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有5項:分別是托克托民間曲藝、托克托九曲黃河陣、托縣剪紙、托克托社火、托克托吹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