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漢族的傳統,女子到15歲時,要舉行及笄禮,把頭髮盤成髮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為成年人。後來又將束髻的時間後移到出嫁的時候。潮汕習俗,婦女出嫁時需束髻梳頭,挽面開臉。
潮汕已婚婦女的髮髻高而突出,古稱“椎髻”。古書說南越王尉佗“椎髻箕踞”會見陸賈,可見這種髮型是百越遺風。《永樂大典》轉引潮州最古的志書《三陽志》說:“潮州之舊俗,婦女往來城市者,皆好高髻,與中州異,或以為椎髻之遺風。” 這說明在宋元時期,潮汕婦女的髮型是以高髻為主的。潮汕的先民,崇尚椎髻的應該是畲族了。顧炎武說潮州山畲分為平鬃和崎鬃二種,指的就是低髻或高髻兩種髮式。至今潮語仍將“髻”稱為“鬃”,將“梳髮髻”稱為“打鬃”。鬃還分八字鬃、大後斗、企鬃、盤鬃(龜鬃)、牛角鬃、辮鬃、梭仔鬃、吊桶鬃等多種形式。直到晚清民國,潮汕婦女仍以高髻椎結為特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唯其髻發,則殊可怪。如惠來則多將發於腦後結束成小刀形,而旋其末於頂,貫於一紅染之竹筒;筒長二寸許,圓徑大小如銀元,發突出筒外寸許,乃結以經繩,橫以約長五寸之針,循下牢插,四圍點綴以珠,借壯觀瞻,行時動搖不定,如鷺鷥之踣伏顱上,誠奇觀也。”
簡介,分類,大後斗,龜鬃,牛角鬃,免鬃,辮鬃,方髮髻,
簡介
按漢族的傳統,女子到15歲時,要舉行及笄禮,把頭髮盤成髮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為成年人。後來又將束髻的時間後移到出嫁的時候。潮汕習俗,婦女出嫁時需束髻梳頭,挽面開臉。
分類
大後斗
清代有錢人家的婦女,尤其是年輕婦女,喜歡打“大後斗”。所謂“大後斗”,就是頭上正中至腦後有一面像船帆一樣的半圓形髮式,要用很多小竹針把它夾住,並用很多比小指尖還小的竹圈套緊,保持其不斜不倒;存下的發尾在後面梳起,叫“後斗尾”。兩邊的發要梳成像兩朵半髻。每天天將亮就要起來梳妝,至少要個把鐘頭才能完成,然後用蘆薈的黏液作為黏發劑。這種髮型配上大桐衫裙及手鐲、腳環,以及纏足的三寸金蓮,就是清代較有古風人家中婦女的典型服飾了。潮劇《龍井渡頭》中的余美娘,就是這么打扮的。
龜鬃
這是20世紀40年代前潮汕成年婦女的一種流行髮型。其法是散辮後打成圓髻,用一個雕刻有吉祥圖案的椰子殼(高貴者用玳瑁)將圓髻套住,用銀針串緊便成。因椰子殼如龜殼,故稱龜鬃。今城鄉仍有中老年婦女打龜鬃,鬃殼多為塑膠製品代替。
牛角鬃
就是把頭髮打成像一個牛角高高翹起的髮髻。這也是清代年齡較大的婦女或山區婦女或媒婆的簡便髮式。
免鬃
辛亥革命之後,潮汕婦女的發鬃,改為在腦後把發束起,繫上寸長黑色頭繩之後,只用一把寸多長的發匙橫過,把其餘垂下的發在發匙上繞成髻就行了。有的乾脆用個網套套著,是最簡便最常見的鬃型。
辮鬃
20世紀40年代,在歸僑婦女中,流行把後髻打成像螺形一樣,別有一番歸僑味。這種髻很普通,也較小巧,費時不多,再插上鮮花或布花,就很好看了。當時的年輕婦女見到歸僑婦女的這種髮髻好看,便仿效起來,把長發在腦後編成小辮子,再把小辮子圍繞起來,成為圓形,再用珠針穿緊,插上花,顯得年輕活潑。
方髮髻
20世紀40年代流行的另一種髮型。因為形如肉店裡的大方刀,也如方刀形的船舵,所以得名。這種髮髻是女子出嫁或做客時才梳的高髻髮型,因為梳妝費時,不方便勞動,平常少梳。
如今還有少數懷舊的婦女打鬃,但已經少之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