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飛棒

源始於貴州省銅仁市烏江山城思南縣的土家族民間體育項目。是一項比賽擲木棒遠近的活動,在土家族地區很受歡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飛棒
  • 提出者:貴州省銅仁市烏江山城思南縣的土家族民間體育
  • 套用學科:體育
  • 適用領域範圍:民間體育
基本動作,比賽規則,歷史起源,

基本動作

用木棒擊出響聲,轟走那些在田邊覓食的鳥獸。

比賽規則

打飛棒場地,最短30米,寬5米以上。器材為一根長0.7米左右、粗約0.03—0.04米的雜木棒和數根0.2米長的小雜木棒。比賽一般為兩人對抗賽,人多亦可分組進行團體賽。每場比賽,時間不限,如果某一方打滿事先約定好的數,便可以結束比賽。
打飛棒首先是“挑飛棒”,即由甲將棒架在場地一端挖的一個菱形小坑上,手持長棒用力將短棒往前挑出去。乙在對面則要抓住空中飛來的短棒,抓住了與甲互換,抓不住,則由甲把長棒橫放在小坑上,乙在短棒的落點處用短棒擊打長棒,擊中了與甲呼喚,擊不中,由甲進行第二步“打飛棒”,即用一手將短棒拋向空中,再用另一手揮起長棒將短棒打出去。乙在對面若能抓住短棒,與甲互換,抓不住則遂將撿起的短棒扔回小坑處,這時甲再揮起長棒向尚未落地的短棒擊去,被回擊的短棒飛得越遠越好,如又沒接著飛來的短棒,那么短棒的著地點與小坑處的這一段距離就是有效距離,甲就可以用長棒做尺,丈量距離,所量數字,作為第一輪的成績。然後與乙互換,輪番較量。輸者要受到學鳥叫的懲罰,以示飛棒擊中飛離走獸。

歷史起源

傳說,很早以前,幾個土家幫工給財主做了一年工,年終結帳,財主以種種藉口剋扣了他們全年的血汗錢。其中一個年輕後生心生一計,說自己有一根會飛的草鞋棒(打草鞋的工具)。財主不相信,說:“小伙子,你的草鞋棒能飛,我只要親眼看見,就給你們全年工錢。”“此話當真?”“當真!”長工便把財主弄一個坡上去。小伙子將草鞋棒向一隻熟睡的山雞擲去,受驚的山雞噗的一聲飛出了樹林。財主見後十分驚奇,只好如數付給工錢,但提出要買草鞋棒。小伙子說草鞋棒是傳家寶,無論如何也不賣,並且說這棒無論飛出去好遠,也能飛回來,說著從懷中取出早已藏好的草鞋棒。財主看得口水直滴,最後以千兩銀子買下了“飛棒”。
從此,土家人愛上了標誌著聰明勇敢的飛棒。為了守護田野的莊稼,保衛自己辛勤的勞動果實,便就地取材。
天長日久,他們練就了一手將木棒擲遠的獨特技巧,成了一項傳統的體育比賽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