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
有了妻子便有了孩子,仍住在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單間裡。出差馬上就要走了,一走又是一月,夫妻想親熱一下,孩子偏死不離家。妻說小寶,“爸爸要走了,你去商店打些醬油,給你爸爸做一頓好吃的吧!”孩子提了醬油瓶出門,我說:“拿這個去”,給了一個大口淺底盤子,“別灑了阿!”孩子走了,關門立即行動。畢,趕忙去車站,於巷口遠遠看見孩子雙手捧盤,一步一小心地回來,不禁樂而開笑。
可見,來這裡打醬油的就是父母學了賈平凹的做法,把小孩子打發出來的,因為端的是“大口淺底”的盤子,所以一時半會回不了家,小孩子嘛,可能手裡還有幾個買醬油剩下的余錢,於是又跑去了網咖,上q了吧,又不知老爸老媽讓打醬油的真實動機,
童言無忌,老老實實向各位坦白,
“我是來打醬油的,管我什麼事!”
來源二
廣州電視台採訪一位市民
廣州電視台採訪一位市民,問他對於艷照門
很黃很暴力XX門的看法,這位市民說:關我鳥事,我出來買醬油的,這句話也因此流傳開來 ,各種PS和改編風靡一時。由此“
醬油男”一詞在網路成為笑談,甚至派生出了醬油族等
網路用語。
來源三
打醬油最開始流行是抵制家樂福事件。
你想不想打醬油?不想打就可以不打。(詳情不得而知)
來源四
由於以前醬油都是散稱零賣的,而家裡一般都喚小孩去跑腿,也算作是對小孩的一種鍛鍊。
一般是指小孩都很大了,都能自己一個人去買醬油了,通常都比喻一種預期的結果或時光飛逝,或指說自己已經老了或是不年輕了如:我上大學時,我的國中同學結婚了,他就對我說:"你結婚時,我孩子都能打醬油了。
醬油黨宣言
打醬油是一個態度,所謂的沉默的大多數,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
打醬油是一個生活,既不是簡單的路過,也不是單純的看熱鬧;
打醬油是一種娛樂,冷眼旁觀他人的喧囂,靜靜品味自己的沉默。
再議打醬油
“打醬油”這個詞語便在網路上迅速竄紅,成為一種幽默的託辭。後來,網友用“打醬油”回帖,相當於“路過”的意思。
“打醬油”成為流行
網路術語,對其語義試做闡釋——雖在道義上確實關注某事,對此也有明確看法,但或明哲保身,或不屑回應,遂以“打醬油”為託辭敷衍塞責。表面上無可奉告,其實流露出對現實的無奈。正是:“事不關己不開口,專心一意打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