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轎子

打轎子

打轎子,是舊時的一種代步工具。其雛形是古時的步輦,起初僅供皇帝、皇后乘坐,在歲月流變中,轎子漸次地也由王宮貴族、文武百官乘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轎子
  • 定義:舊時的一種代步工具
轎子的歷史,轎子的使用,轎子製作工藝,

轎子的歷史

輦:車,殷周時用於載物。至秦時,輦去輪,改由人抬,稱步輿。輿分禮輿、步輿、便輿等,皇帝、皇太后、皇后、皇妃們參加各種禮儀,也分別配置龍輿、鳳輿等。
漢、魏時期的步輿、載輿,形制還比較簡單,只是在長方形木箱的四角上,各作一個把手,乘者坐之,4人提著行走。五代至宋時期,轎子的名稱才開始出現,並漸次成為統稱。特別是北宋時期,由於椅子的廣泛使用,改變了人們的盤坐習慣,轎子的形制也隨之發生了大的變化,工匠們打制的轎子分別有了轎蹋和乘坐,此時的轎子形制與後來亦大致相同。
古時,轎子的形制和裝飾有很大差別,帝王的轎子宏大豪華。史料載:漢成帝的步輿有一丈見方大,由一批羽林兵衛抬著飛跑,譽之為“雲雷宮”;南宋孝宗時,曾命國工為皇后特製了一種“嚨肩輿”,轎頂四條飛龍,轎幔用朱紅大漆繪成,藤子編成座椅,內設紅羅茵褥,軟肩夾幔,外設圍幛,顯耀一時。此後的歷代帝王,競相效仿,為后妃製作彩輿。
帝王后妃乘輿奢靡豪華,以顯示其尊貴和至高無上。王臣百官的轎子卻有嚴格的等級規定,極講究其形制和裝飾,以區別尊卑。清初始,親王的轎子裝飾是銀頂、黃蓋、紅幔;三品以上高官,雖然也設銀頂,蓋、幔卻是皂色;抬轎人數亦有規定,城內由4人抬,出城允許8人抬;四品以下官員,只許乘坐錫頂、皂幔、二人抬的小嬌。

轎子的使用

轎子的使用、製作雖有這么多講究,民間使用轎子還是漸次盛行,尤其江南更加盛行,以致出現了以轎代步的勢頭。但轎子的形制、裝飾仍有規定,豪門富戶只許用黑油齊頭的平頂皂幔轎子。舊時的冀東,常見的轎子有兩種:一是禿頂轎(亦稱官轎),二是花轎。
一年四季溫差較大,氣候不一,用不同材質裝飾即可成為所需的涼轎和暖轎。《金瓶梅》第六十九回中,武官朱太尉所乘坐的“八抬八簇的肩輿明轎”即是涼轎的一種。涼轎,也稱亮轎、明轎,它設有圍幛,多用於夏日,即便不設圍幛,也並非無遮蔽,而是以竹簾絲紗等代之而已。暖轎則以布圍幔,設定門帘、窗簾,以擋風寒。《金瓶梅》第五十六回所言:“八抬八簇銀頂暖轎”,便是八人抬八人簇擁的豪華暖轎。

轎子製作工藝

從輿到轎,從簡單的長方形木箱四周設有提手,到銀頂八抬八簇的豪華大轎,經歷幾千年。木作行同其他林林總總的行當一樣,總是由低級逐步向高級發展。隋唐至宋元時期,我國木結構建築體系趨於成熟,以至出現了氣勢宏偉的大唐建築。受建築風格之影響,家具等細作工藝亦出現了樑柱式的榫架結構,這是傳統木作向成熟方向邁進的關鍵一步。轎子之形制,雖然簡單,但它所採用的卻是框架榫卯結構。豎木為柱,聯柱為梁。它是以“四梁四柱”為基礎製成的。主要由轎身和轎桿兩個部分組成,轎身又有轎座、轎底和轎頂(如圖1),內設腳踏、坐椅,座椅上包鑲墊褥(涼轎多以竹藤製作);里外附以夾幔、圍幔;前有門帘,左右兩側各設一窗,視窗雕花。窗有方形、菱形、梅花形等,冬裝玻璃夏裝紗。
打轎子
圖1
官轎(俗稱禿頂轎)、花轎的形制規格一般為:轎身前後長約3尺2寸,左右寬2尺8寸,高約5尺,轎桿長8尺。花轎彩頂比官轎高約3尺,總高近8尺。它一般採用重檐“攢山式”轎頂,坡面和緩,檐角上翹,飛檐畫棟;框架相交處以榫卯相咬合;圍幔多以紅綠綢為底兒,外加平金刺繡而成,其圖案多見如意頭、祥雲錦、團鳳、舞鶴、富貴牡丹等,邊沿處鑲嵌絛子,檐角飾以流蘇;轎頂、抬桿一律採用象徵喜慶、富貴的紅色。花轎之裝飾,構成了一幅富麗、華美的輪廓,充滿了喜慶與祥和之氛圍。
轎子的製作,在選料上非常嚴格。轎子的“四梁四柱”、抬桿,多用紋理性強,富於彈性的壯材,如桑、榆木;腳踏、坐椅,拱形轎頂等部位,則以質地細密、不易走翹開裂的紅松、椴木等。北方的涼轎坐椅、南方的轎子則多以竹、藤來製作。雖各地用料不一,但對於選料卻非常講究。
轎子已基本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如若去廣西、湖南一帶旅遊玩,尚有一種滑竿可以乘坐,是涼轎的一種,專門為老弱年邁遊客備用的代步工具,年輕力壯者亦可享用。如有機會,可親身感受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