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1914年(民國三年)起,徐家匯路以北片劃入法租界。1928年(民國十七年),徐家匯路以南片屬滬南區。淪陷時期北片一度屬第八區、第一區,南片屬南市區、第七區。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12月屬第六區(蘆家灣區)。解放初,曾設第一、第二辦事處。1953年2月為第四辦事處。1956年3月分屬魯班路辦事處、泰康路辦事處、打浦路辦事處。同年7月分屬魯班路辦事處、泰康路辦事處。1958年1月分屬魯班路辦事處、打浦路辦事處,同年12月合併。1960年4月改為魯班打浦街道辦事處,6月更今名。
區劃位置
街道四至:東起肇周路、製造局路與老西門街道、半淞園路街道交界,西至瑞金南路、肇嘉浜路、陝西南路與徐匯區接壤,南靠斜土路與五里橋街道為鄰,北沿建國東路、建國中路、建國西路與淮海中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相依。面積1.59平方公里。轄肇東、建中、錦海、大同、南塘、銀杏、匯龍、蒙西、泰康、建一、建三、建五、徐一、徐二、麗一、麗二、局後17個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設南塘浜路103號,郵政編碼200023。
機構職能
1、根據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制定和實施本街道行政管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工作計畫。
2、對轄區內社會發展、城區管理、
社會保障、社會治安、
社區經濟、
社區服務等工作行使組織領導、綜合協調、監督檢查的管理職能。
3、組織、指導和協調社區組織、社區單位和居民民眾共同參與地區性、社會性、民眾性、公益性的工作和活動。
4、協助區有關職能部門完成政府年度重點工作目標和任務。
5、指導和幫助居民委員會工作,培育和提升社區自治功能,積極推進社區建設。
6、承辦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經濟發展
解放前夕,地區內有工廠16家。1993年有58家。其中1000人以上或歷史悠久、社會影響較大的有太平洋織造廠、中國鉛筆二廠、上海膠鞋七廠、光華漂染廠、織襪九廠等。1958年建立街道經濟,至1993年共有經濟實體47家,從業人員1463人,
年產值5666.69萬元,創利200萬元,上繳稅收144萬元。
解放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環境改造和建設。50年代起,填肇嘉浜,闢築林蔭大道,逐步改造棚戶區。至1993年,共新建多層和高層住宅樓113幢,有商業網點43家,農貿市場1處。區規劃的打浦橋地區,徐家匯路拓寬工程、日暉港填浜築路工程相繼啟動,大型的建設項目已啟動的有海華花園、海興廣場等20多項,建築面積100多萬平方米,進一步帶動地區全面改造和建設,打造為交通便捷、環境幽雅的新型商住小區。至2011年底,建成商品房住宅小區43個,總建築面積166.99萬平方米,占轄區總建設建築面積的73.51%,住宅成套率達95%以上。轄區二級以下舊里建築面積僅為28978平方米,已成為以中高檔住宅為主體的商住型社區。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舊區改造實施,工廠大量外遷、改制、轉型。至2011年轄區內已無生產工廠,代之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新業態。其中有: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10餘家金融證券機構的金融服務業;500餘家企業機構入駐轄區內商務樓宇所形成的商貿服務業;順風、和記、新開元等百餘家特色餐飲企業形成的餐飲服務業。匯集了1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家文化藝術企業形成的AAA級旅遊景區“田子坊”文化創意園區和日月光廣場,構成了打浦社區新的經濟特色。2011年街道完成地級稅收3.5億元人民幣。
社會事業
養老保障
打浦橋地區人口老齡化較突出,據有關資料顯示,60歲以上人口5735人,占總人口14.5%,其中社會孤老或無子女共居的單身老人190人。街道有專業服務隊75支,隊員269人;志願服務隊75支,隊員3835人。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菜上門,理髮、洗澡、接送就診、打掃衛生、婚姻介紹、喪事服務等。街道社區教育、醫療、文體、福利等設施齊全,建有社區生活服務、社區文化活動、社區衛生服務、社區行政事務受理四大中心和托老所、殘疾人康復理療站。街道敬老院住有老人35人。
1991~1993年,地區社區服務工作先後被評為市精神文明百件實事之一、為民辦實事立功競賽優秀集體。
風景名勝
打浦橋,本肇嘉浜上一座古橋,位今徐家匯路、瑞金二路口,首見於清同治《上海縣誌》,初為木橋,1920年代改建為水泥橋,1946年填沒日暉港時拆。1950年代中葉起,先後以打浦路、打浦與打浦橋為街道名。1914年起,轄區今徐家匯路以北部分(簡稱北片)被強劃入法租界,以南部分(簡稱南片)為華界。
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日暉里4號曾為現代著名劇作家田漢住所,20年代革命文藝團體南國社即設於此。新新里315號,是中共黨員素鴻鈞秘密電台舊址。
轄區內有AAA級旅遊景區“
田子坊”。 “田子坊”坐落於泰康路,小工廠、小作坊、石庫門民居集聚,具有濃厚的海派特色市井文化,2000年起利用舊廠房和石庫門民居,引入國內著名的油畫家
陳逸飛、書法家王家俊等知名人士以及美國、丹麥、巴西等13個國家的文化藝術家。經過10多年的建設發展,形成古今文化結合,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園區。
文化教育
打浦橋地區歷史上有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上海法政學院等設於打浦橋地區。1993年有上海教育學院(南部)、區重點中學——
盧灣中學,還有職業學校1所,國小8所,幼稚園和託兒所12所。文化科技體育衛生單位有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絲綢科學技術研究所、上海毛麻研究所、上海皮革研究所、上海腳踏車公司研究所、上海市政工程局職工醫院和區體育場等。街道設有圖書館、少兒圖書館和玩具圖書館。
九五期間,打浦橋地區投資社會事業4億多元,新建了盧灣體育館、盧灣網球館、文化館和工人俱樂部,改建了盧灣高級中學、李惠利中學、海華國小和瑞金醫院分院,竣工面積約8萬平方米,業已成為我區的體育、文化活動中心和教育重點地區之一。第八屆全運會籃球等重要賽事就在這裡舉行。
商圈現狀
至2007年底,打浦橋地區商業商務面積達47萬平方米,占全區的22.3%,已建成金玉蘭廣場.廣發大廈.華侖大廈.寶鼎大廈.海興廣場.園林大廈等26幢商務樓宇,面積47萬平方米,占全區商務樓宇面積25.5%。商業網點面積14萬平方米,占全區商業網點面積14.1%。打浦橋地區地方級企業稅收從無到有,有了飛速的發展,
2007年打浦橋街道引進企業實現地級稅收2.08億元,同比增長64%。另據不完全統計,該地區商務樓宇入駐企業機構達900餘戶。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等10多家金融證券機構聚集在徐家匯路沿線。川國演義、豐收日、天天漁港、和記、避風塘等48家特色餐飲企業入駐其中。十年來相繼建成了海華花園、海麗華園、天天花園、大同花園、復興佳苑、匯龍新城等24幢現代化高層住宅,面積達113萬平方米,占全區高層住宅的44.6%,成為我區高品質住宅樓最集中的地區。
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視窗,1997年5月興建全市第一個市民求助中心,24小時為社區民居排憂解難,已接待市民求助8萬多次,據不定期的抽樣調查,答覆率和民眾滿意率均為100%,解決率為98.5%。
未來規劃
總體目標:以人為本,依託土地資源開發,2001年至2010年,將以舊里改造和工廠搬遷為主,力爭完成地區內70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推動商業商務樓宇和住宅建設的形成和功能開發,完善商業商務、休閒服務和現代居住三大功能,發揮承北啟南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具體有兩大目標:
一是建設區域性商業中心。到2010年,地區商業網點28萬平方米,擁有2-3個經營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商場或購物休閒中心,具備購物功能、休閒功能、餐飲功能、娛樂功能、服務功能、旅遊功能、商務功能等綜合功能的商業中心。實施燈光工程,十五期間率先完成徐家匯路沿線的燈光建設。
二是建設現代化的居住園區。到2010年,人均居住面積達19平方米,住宅成套率100%;新增園林綠地面積10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14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18.2%,社區教育.醫療.文體.福利等設施配套齊全,居住條件達到現代化水平。建設社區鄰里中心,完善社區服務配套,發展居家養老、家政服務、家庭醫療及社區健康、娛樂等服務。加強信息化建設,實施光纖寬頻網進樓工程和光纖寬頻進社區.進戶工程,形成智慧型化大樓和智慧型化小區。